秦淮最有风骨的女子
(图片来源网络)
崇祯十四年,一场盛大的婚礼引发舆论哗然。两位新人坐着船出现在众人面前时,两岸观礼的人却个个面露鄙夷。
一时间,瓜皮果瓤,石头菜叶,统统砸向了婚船,嘲笑与讽刺接踵而来。
婚船上披着一身红的女子付之一笑,不以为意。她是新娘——秦淮名妓柳如是,娶她的是年近六十的东林领袖钱谦益。
看身份,官员和歌妓,看年龄,老夫与少妻,世人以为不耻。
柳如是曾说:天下有一人知己,死且无憾。
世俗眼光她没放在眼里,她选的知己钱谦益也是一样。
她身陷风尘时,曾言非文人名士不结交。恢复自由身后,说过非才如钱学士者不嫁。
前面小半生的坎坷已经过去,该是苦尽甘来的时候。然而,后面还有更大的坎坷在等着她。
1、突逢巨变,殉国未成
崇祯十四年的六月,柳如是正式成为了钱谦益的夫人。她再也不是身世不详的杨爱,也不是寄身青楼的柳隐。
她曾当过大学士的侍妾,与名士们谈过时势,和过诗,亦有过失败的感情经历。
四年前她女扮男装,以一首《庚辰仲冬访牧翁于半野堂,奉赠长句》得到了与钱谦益结交的机会。
未曾想,两人亦师亦友的情谊会渐渐演变成情意。
声名真似汉扶风,妙理玄规更不同。
一室茶香开澹黯,千行墨妙破冥濛。
竺西瓶拂因缘在,江左风流物论雄。
今日沾沾诚御李,东山葱岭莫辞从。
四年后的今天,她成了河东君柳如是。
婚后,柳如是住进了钱谦益专门为她修建的绛云楼。这里有钱谦益平生所收藏的书籍,二人诗酒作伴,还常常一同出游。
过了几年平静如画的日子后,动荡来袭。
崇祯十七年,清军入关,崇祯帝自缢,国家风雨飘摇。
柳如是有抗清之心,她支持钱谦益做了南明弘光朝廷的礼部尚书。
顺治二年,清军南下。
兵临南京城时,柳如是提议投水殉国,她对钱谦益说: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
钱谦益没有这个打算,他面露难色,伸手试了试那池水,回道:水太冷。
柳如是夺身便要跳入水中,但被钱谦益救下。
这是柳如是第一次“求死”,她想同钱谦益一起以身殉国,但未果。
柳如是没想到自己视为知己的丈夫实则是贪生怕死之辈,她又气又恨。
她与钱谦益志不同,夫妻二人从此生了嫌隙。
2、反清复明,与夫共生死
顺治二年的五月,钱谦益剃发降清。同一年秋天,他上京做了清廷的官员。
柳如是与钱谦益“分道扬镳”,独自留在南京。
几年前她与人谈论时势时说:中原鼎沸,正需大英雄出而戡乱御侮,应如谢东山运筹却敌,不可如陶靖节亮节高风。如我身为男子,必当救亡图存,以身报国!
到了今天,她还是一样的倔强。
或许是柳如是的坚持令钱谦益的心志产生了动摇,钱谦益在京任职半年后便称病。
他辞官回乡,暗中为反清复明活动着。
顺治四年,钱谦益因受黄毓祺反清案牵连被捕入狱。
当时柳如是正卧病,为了营救丈夫,她拖着病体北上入燕京,四处周旋。
她贿赂权要,并上书陈情,表示自己愿意替钱谦益受刑,代替他死,或者和他一起死。
这是柳如是第二次“求死”,危急关头,她选择与丈夫共患难。
顺治五年,柳如是最终将钱谦益救出,钱谦益心中满是感激,作诗道:徒行赴难有贤妻。
此后,柳如是鼓励钱谦益和他的学生郑成功等人联系,夫妻二人一起投身到了反清复明的事业之中。
顺治十一年,柳如是与钱谦益“尽囊以资之”,竭尽全力资助抗清义士,支持郑成功等人北伐。
即使不是男儿身,柳如是一样做到了报国。
3、遭族人凌辱,以死抗争
康熙三年,大势所趋,败局真成万古悲。
这一年的五月,钱谦益病逝。
此时早已国不是国,而家也不成家。
钱谦益生前与族人不和睦,他过世后,钱氏族人聚众闹事,企图分割钱谦益的家产。
钱谦益的儿子懦弱,柳如是便出面。
柳如是安抚钱氏族人,他们以为可以拿捏这个失去丈夫的女人。
但柳如是早有筹谋,为保下钱谦益的家产,她悬梁自尽,并在墙上写道:并力缚饮者而后报官。
同时,柳如是给女儿留下一封遗书:
汝年纪幼小,不知我之苦处。手无三两,立索三千金,逼得汝与官人进退无门,可痛可恨也。我想汝兄妹二人必然性命不保。我来汝家二十五年从不曾受人之气,今竟当面凌辱。我不得不死。但我死之后,汝事兄嫂如事父母。我之冤仇,汝当同哥哥出头露面,拜求汝父相知。我诉阴司,汝父决不轻放一人。垂绝书示小姐。
柳如是死后,钱谦益的儿子去报官,钱氏族人伏法。
这是柳如是第三次“求死”,这一次,她的生命停在了四十六岁。
一个智慧果敢的奇女子,就此香消玉殒。
多年以后,人们称柳如是为“秦淮八艳”之首。
她终究与秦淮河畔那些柔美的女子不同,只因她的心性远比当年人们砸向她婚船的石头要坚硬。
结语
柳如是的一身风骨从不曾被所谓卑贱的出身限制,无所依托,仍傲然独立。
她有才情,亦有豪情。十五岁那一年,她读辛弃疾的《贺新郎》,自号如是。
想必她是希望自己做到那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后世人则说,她的一生更像是: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她短暂的一生有很多名字,杨爱,柳隐,柳如是,每一个名字都像是一次新生。
即使结局不完满,她还是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她不是供人赏玩如货物一般的歌妓,不是依附于丈夫的弱小女子。她在明末清初这样的乱世中,活成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王国维先生曾为柳如是题诗,问“蓟门朝士几须眉?”
陈寅恪先生晚年给柳如是立传,为她“感泣不能自已”,称她是自己心中的“女侠名姝”与“文宗国士”。
她一生三次“求死”,有骨气,有尊严,有独立精神,从未屈服。
她是永远的河东君柳如是。
点击文章上方蓝色“行者周先生”,关注小编。
编辑声明:文章主体来源网络,小编整理与编辑。小编发布此文,旨在传播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