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你勤奋努力,实则懒出天际:拯救“低效勤奋”的4个方法

在学生时代,班里总有那么几个同学,平时上课看小说,周末也过得多姿多彩,考试却总能名列前茅,而你挑灯夜读,最后也才勉强混了个及格。

进入职场,部门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同事,工作轻轻松松,绩效排名靠前,而你经常加班到深夜,业绩还不到别人的1/3。

你咬牙切齿,抱怨为什么自己明明很勤奋,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努力,结果却总是不如人意?

答案很简单,努力并不代表高效,没有效率的勤奋,就是懒惰。

1.我曾经就是勤奋的“偷懒者”

我很喜欢读书,但在读书这件事上,我就曾经勤奋地偷懒过。

第一次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是在刚进入职场的时候。因为所在岗位比较新,很多知识和技能需要自己去摸索,而读书是最快的方式。一边读书一边实践,一本书前前后后用了3个月才看完。

看到别人一周读2~3本,甚至还有人一天读一本,羡慕不已,觉得自己看书的效率太低了,想着能不能勤奋一点。

于是买了各种书,2~3天看完一本,一个月下来,能看10本。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3个月,有一天我突然醒悟:看了这么多书,我到底记住了什么?

我努力回想,除了那本花了3个月才看完的书的内容,别的似乎什么也想不起来。看起来很勤奋,实则没有意义,20多本书,还不如一开始那一本来得有效。

读书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是要把书看完吗,显然不是,读书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

而我“高效”的本质,就是想偷懒,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看似勤快,实则低效,我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沦为成为勤奋的“懒惰者”。

想要避免低效地读书,就要学会读书正确打开方式:

问:问自己为什么要读书?

思:思考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记:记录重要观点和自己思考。

述:复述书中的内容。

践:想办法去实践。

2.所有不动脑子的勤奋,都是耍流氓

在开始勤奋之前,你要知道你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然你的勤奋,在错误的方向上,越是勤奋,你离目标的越远。

曾经听过一个故事,有一个外国的科学家来中国参观印染厂,一进厂就看到一群印染工人站在巨大的铁锅前,手里拿着铁棍,用力地搅动,铁棍大力地撞击锅底,发出叮当叮当的响声。

科学家很好奇,问为什么需要如此大的力气,工人答曰,大力地搅动,并撞击锅底,声音越大,制作出来的染料质量越好。

科学家继续追问,为什么非要撞击锅底 。工人答不上来,只好说,老祖宗怎么说就怎么做呗。

后来这个科学家告诉工人,根本不那么用力地搅动,只要加一点铁屑,保证做出来的染料比之前的质量更好。

工人不信,于是找了一个没用力搅过的大锅来做实验,按照科学家所说放了一些铁屑进去,果然,做出来的染料比原来大力敲击锅底做出来的还要好。

科学家告诉工人,你们用力撞击铁锅,无非就是要把锅底的铁锈给撞击出来,从而提高染料的质量。

看完故事的你,可能会会心一笑,笑工人没脑子。但是工作中,我们又比那些工人强多少呢?

更奇怪的是,我们明明知道有“铁屑”的存在,但是我们依旧选择“大力撞击锅底”。

比如在职场中,有些人明明知道用excel的函数公式可以提高计算效率,但却懒得去思考,宁可一个下午都在勤奋地使用计算器。

有些人,明明知道写一个说明文档出来,就可避免每天不断和别人重复讲解同一个问题,就是懒得行动,每天勤奋地重复同样的讲解内容。

他们就是连脑子都不愿意动一动的人,越勤奋,越低效。伯特兰·罗素曾说过:“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3.学会精准勤奋

要让勤奋变得高效,变得有价值,就要学会精准勤奋,我总结有以下4个方面:

①不要重复做一件事

真正的勤奋,从来都不是重复做一件事。很多人工作10年,实际上只有一年的经验。

万维钢老师曾经点评过中国的足球,一直都是在机械式地练习”下底传中”,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变通。

想想你每天给客户发的邮件,是不是这么多年来都是一样的模板,想要有所进步,就要跳出自己的舒适区,针对不同的客户,发不同的邮件。

②学会合作

真正的勤奋,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很多人低效的根源,还在于不会合作。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不可能独自完成所有事情。我们要让更能胜任的人去分担你的一部分工作:我们不会煮饭,可以叫外卖;不会写代码,那就招个程序员......

懂得合作的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人,知道自己的短板,懂得别人的长处,知道如何用人之长,补己之短。

他们懂得向别人请教,既拯救了自己,又成全了别人,会合作,是勤奋者的标配。

③勤奋,要让别人看得见

真正的勤奋,从来都不是埋头苦干。“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们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要勤奋,也要曝光,千万不要误以为所谓的曝光就是发发朋友圈,晒晒自己加班多幸苦。

罗振宇曾说:“未来社会最重要的资产是影响力。影响力是怎么构成的呢?——2个能力:1是写作,2是演讲,这都是让你出一份力,然后能够大规模地复制你影响力的方法。”

想想在你的工作中,工作总结报告是否认真写了,数据、论点是否齐全?每一次会议你是否都提前做好了准备,能否在会议上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让工作成果得到合理的曝光,勤奋才有意义。

④懂得合理拒绝别人

真正的勤奋,从来都不是来者不拒。给自己预留时间,不要做总说“yes”的烂好人。

帕累托的二八定律告诉我们:80%的回报由20%的付出获得,这也意味着,另外20%的结果消耗了我们 80%的精力。

合理的拒绝并不会让自己变得不近人情,反而更能让对方知道,所有的帮忙都是有成本、有代价的,从而赢得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4.海马曰

人生最宝贵的资产:头脑+时间

而人生最大的悲剧,在于将一辈子的勤奋都耗在那些无头无脑、浪费时间的事情上,终将一无所获。

真正的勤奋,是深度思考以后的高效行动。


我是@飞翔的海马,80后知识猎人,专注知识管理与认知升级。欢迎关注我,一起终身学习,用学习活出100种可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