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长篇新作《文城》推出:在那个熟悉的作家身上,窥见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

时隔8年,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活了!他的长篇新作《文城》将由新经典·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这距离余华上一部长篇《第七天》已过去了8年。

《文城》继续在人生、命运、时代等余华曾深刻挖掘的主题上求索,书写一个人在命运浪涛里的寻找,以及一群人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作家余华

长篇新作《文城》

在《文城》之前,余华出版了《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和《第七天》五部长篇小说,作品已被翻译为40多种语言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获意大利、法国等多个国家的文学奖项。

自1990年代《活着》出版以来,从张艺谋改编同名电影,将福贵的经历搬上荧幕,到易烊千玺手写读后感,“随着福贵走在洒满盐的路上”,一代代读者,不分老幼,不分城乡,一遍遍读他的作品,从小说中看到现实,在感动中获得力量。《活着》让每个读过福贵故事的人都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透过《文城》,读者也将在那个熟悉的余华身上,窥见他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余华曾这样谈写作:“一个梦,让一个记忆回来了,然后一切都变了。”也许正是因此,他的许多小说都在书写记忆,不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

在《文城》中,余华继续追寻一段被历史记忆封存的时光,同时,他也突破以往的创作,把故事背景设定在前作少有着墨的年代,上溯至《活着》之前那个更残酷的清末时代。在那个年代,结束的尚未结束,开始的尚未开始。似乎专为与那时的残酷蛮荒相呼应,余华在讲述这段往事时,承续了民间叙事的风格,不动声色地融入魔幻色彩,从不同视角讲述了林祥福、纪小美以及与他们相连的各色人物的爱恨悲欢、颠沛起伏,牵引出军阀混战、匪祸泛滥的时代之殇。在这个故事里,余华写到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纪小美与他笔下的任何一位女性相比,都更加复杂多面,柔软又坚硬。她在命运推动下的每一次选择、她在那个慌乱时代的幸与不幸,都更加牵动读者心弦。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余华曾这样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回到南方。我现在叙述里的小镇已经是一个抽象的南方小镇了,是一个心理的暗示,也是一个想象的归宿。”而在《文城》中,余华不仅书写熟悉与亲切的南方小镇,还描绘种着高粱玉米的黄河北边,在作品中展现了更广阔的地理图景。《文城》也将见证一个我们曾熟悉的余华的回归——那个采用底层视角、关注普通人“活着”的壮美故事、将历史和时代真正融入人物生活的余华,他是一位忠实的叙述者,也是一位耐心的聆听者。

这样的余华有着独特的文学力量,能够令自身经历截然不同的读者,与他的文字产生情感上的相通与共鸣。正如他所说,“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因此,读者能与《活着》的福贵一同感受他与命运最为感人的友情,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与许三观一同试图紧紧抓住黄酒猪肝这幸福的幻影。而在《文城》中,读者将与故事中的各色人物一起,同无处可逃的命运决绝交锋。

至于,“文城”究竟意指那个“心理的暗示”“想象的归宿”,还是那片相对遥远陌生的北方土地?留待读者从小说中获取自己的答案。

长篇小说

-作品节选-

在溪镇有一个人,他的财产在万亩荡。那是一千多亩肥沃的田地,河的支流犹如繁茂的树根爬满了他的土地,稻谷和麦子、玉米和番薯、棉花和油菜花、芦苇和竹子,还有青草和树木,在他的土地上日出和日落似的此起彼伏,一年四季从不间断,三百六十五天都在欣欣向荣。他开设的木器社遐迩闻名,生产的木器林林总总,床桌椅凳衣橱箱匣条案木盆马桶遍布方圆百里人家,还有迎亲的花轿和出殡的棺材,在唢呐队和坐班戏的吹奏鼓乐里跃然而出。

溪镇通往沈店的陆路上和水路上,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名叫林祥福的人,他们都说他是一个大富户。可是有关他的身世来历,却没有人知道。他的外乡口音里有着浓重的北方腔调,这是他身世的唯一线索,人们由此断定他是由北向南来到溪镇。很多人认为他是十七年前的那场雪冻时来到的,当时他怀抱不满周岁的女儿经常在雪中出现,挨家挨户乞讨奶水。他的样子很像是一头笨拙的白熊,在冰天雪地里不知所措。

那时候的溪镇,那些哺乳中的女人几乎都见过林祥福,这些当时还年轻的女人有一个共同的记忆:总是在自己的孩子啼哭之时,他来敲门了。她们还记得他当初敲门的情景,仿佛他是在用指甲敲门,轻微响了一声后,就会停顿片刻,然后才是轻微的另一声。她们还能够清晰回忆起这个神态疲惫的男人是如何走进门来的,她们说他的右手总是伸在前面,在张开的手掌上放着一文铜钱。他的一双欲哭无泪的眼睛令人难忘,他总是声音沙哑地说:

“可怜可怜我的女儿,给她几口奶水。”

他的嘴唇因为干裂像是翻起的土豆皮,而他伸出的手冻裂以后布满了一条一条暗红的伤痕。他站在他们屋中的时候一动不动,木讷的表情仿佛他远离人间。如果有人递过去一碗热水,他似乎才回到人间,感激的神色从他眼中流露出来。当有人询问他来自何方时,他立刻变得神态迟疑,嘴里轻轻说出“沈店”这两个字。那是溪镇以北六十里路的另一个城镇,那里是水陆交通枢纽,那里的繁华胜过溪镇。

他们很难相信他的话,他的口音让他们觉得他来自更为遥远的北方。他不愿意吐露自己从何而来,也不愿意说出自己的身世。与男人们不同,溪镇的女人关心的是婴儿的母亲,当她们询问起孩子的母亲时,他的脸上便会出现茫然的神情,就像是雪冻时的溪镇景色,他的嘴唇合到一起以后再也不会分开,仿佛她们没有问过这样的问题。

这就是林祥福留给他们的最初印象,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

有一人知道他不是在那场雪冻时来到的,这个人确信林祥福是在更早之前的龙卷风后出现在溪镇的。这个人名叫陈永良,那时候他在溪镇的西山金矿上当工头,他记得龙卷风过去后的那个早晨,在凄凉的街道上走来这个外乡人,当时陈永良正朝着西山的方向走去,他要去看看龙卷风过后金矿的损坏情况。他是从自己失去屋顶的家中走出来的,然后他看到整个溪镇没有屋顶了;可能是街道的狭窄和房屋的密集,溪镇的树木部分得以幸存下来,饱受摧残之后它们东倒西歪,可是树木都失去了树叶,树叶在龙卷风里追随溪镇的瓦片飞走了,溪镇被剃度了似的成为一个秃顶的城镇。

林祥福就是在这时候走进溪镇的,他迎着日出的光芒走来,双眼眯缝怀抱一个婴儿,与陈永良迎面而过。当时的林祥福给陈永良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脸上没有那种灾难之后的沮丧表情,反而洋溢着欣慰之色。当陈永良走近了,他站住脚,用浓重的北方口音问:

“这里是文城吗?”

这是陈永良从未听说过的一个地名,他摇摇头说:

“这里是溪镇。”

然后陈永良看见了一双婴儿的眼睛。这个外乡男人表情若有所思,嘴里重复着“溪镇”时,陈永良看见了他怀抱里的女儿,一双乌黑发亮的眼睛惊奇地看着四周的一切,她的嘴唇紧紧咬合在一起,似乎只有这样使劲,她才能和父亲在一起。

林祥福留给陈永良的背影是一个庞大的包袱。这是在北方吱哑作响的织布机上织出来的白色粗布,不是南方印上蓝色图案的细布包袱,白色粗布裹起的包袱已经泛黄,而且上面满是污渍。这样庞大的包袱是陈永良从未见过的,在这个北方人魁梧的身后左右摇晃,他仿佛把一个家装在了里面。

新媒体编辑:傅小平

配图:出版社图

(0)

相关推荐

  • 当福贵归来

    余华 的<文城>,讲述了一个人和他身边人命运的悲剧故事.我的脑海里萦绕着一个问题:林祥福身上俨然有福贵的影子,那么,他是否比福贵幸运呢?表面上看,他比福贵要幸运很多--福贵一生中饱尝不断失 ...

  • 余华、王安忆、陈彦、梁晓声、周梅森……文坛名家为2021年献上怎样的新故事

    新春伊始,文学界一条重磅消息引人关注:写<活着>的余华回来了,携最新长篇小说<文城>回归,这距离他上一部长篇作品问世已经过去了8年.新书虽3月初才正式上市,但各路读者翘首以盼的 ...

  • 睽违8年,那个《活着》的余华回来了?

    新春伊始,文学界一条重磅动态引人瞩目: 余华新作<文城>正式面世. 距离他上一部作品<第七天>已经过去整整八年. 从8年前饱受江郎才尽的批评,再到如今的重磅回归,那个写< ...

  • 读完余华的新书《文城》,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总会有一个地方叫文城." 以前国内文学看的不多,仅有两位作家的作品比较熟悉.一位是王小波,另一位就是余华了. 从<活着><兄弟><在细雨中呼喊> ...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文城”

    有一个地方,因为希望和寻找而存在,又因谎言与真实的碰撞而幻灭,最终因情义与勇气抵达了心目中的家园,这个地方叫:"文城". 余华的新书<文城>写了这样一个"假地 ...

  • 余华的新书到底写得怎么样?| 席地而坐vol.4

    ©网络 "没有哪位作家的新书会让所有出版机构团结起来 ,除了余华."睽违八年之后,余华交出了<文城>.这本首印便50万册的小说能挽回余华自<兄弟(下)>和& ...

  • 读书笔记|远方有文城,咫尺是天涯

    青蛇 七朵组合 - 青蛇 ↑点击上面链接,听<青蛇>看文字,会别有意味 一 首先说明这篇是杂感,不过分剧透.涉及到的书,有兴趣的朋友自己买来读. 用两个夜晚的读书时间看完了余华暌违八年之后 ...

  • 人物|余华:“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

    余华的小说中一直有家乡海盐的元素,或是乡音,或是地名,或是人文风情,仿佛海盐就是余华小说宇宙的一个倒影. 余华近影 几个月前,余华交出了他的第六部长篇小说<文城>.彼时,距离他上一部长篇小 ...

  • 余华的《文城》,到底想说啥?

    通俗点说,余华的新作<文城>,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有点文艺青年气质的小地主林祥福,遭遇了"放鸽子"."鸽子"小美偷了他的钱飞走后,发现怀孕了 ...

  • “干脆一夜看完”,余华新书有多上头?

    本文3133个字,阅读需要7分钟 二十多年前,一位青年作家在自己的一篇小说手稿上画下了最后的句号.很快,这篇小说就被发表在了同年的<收获>杂志上.那时,或许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故事将会在 ...

  • 余华《文城》: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努力活着

    哲学家谈悲剧总是不那么在行.在悲剧问题上求教于哲学家往往是越说越糊涂. 小说家就不同,用文字诉说悲剧.余华的文字就是这样. 喜欢余华的文字.总能用最质朴的文字,让我置身于故事中.让我不是在读故事,而是 ...

  • 《文城》并未重返《活着》的巅峰,仍然很平庸!

    我满怀期待阅读余华的最新长篇<文城>,但却并没有如我所愿-<文城>并未重返<活着>的巅峰,仍然很平庸!   余华把<文城>这本书定义为"非传统 ...

  • 余华《文城》:我们终将放弃对一个作家永远保持先锋的期待 | 新批评

    余华总是一位令人期待的小说家.尽管新世纪以来的两部长篇小说<兄弟>和<第七天>毁誉参半,引发了巨大争议,但读者和文学界对他仍报以极大的热情与期待,<文城>刚一出版, ...

  • 《文城》|时代变了,大人

    作者:Jay 校对:LIT.CAVE 编辑部 配图:Online <文城> 出品方:新经典文化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作者:余华 本书简介 在溪镇人最初的 ...

  • 被骗婚、骗钱后,这个男人变卖家产离乡寻妻

    图| marina weishaupt © 那个写<活着>的余华,又回来了! 时隔八年,他带着新作<文城>,再次掀起了一番热议. 一如既往,余华把目光聚焦在小人物身上,讲述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