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与灵魂对话
撰文/伊凡·勒·福尔 翻译/黄一
供图/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 支持/中国国家博物馆
非洲
遥远世界的遗珍
非洲面具是遥远世界的遗珍,从萨赫勒大草原西部的马里、布基纳法索向西南延伸,经过非洲中西部沿海的科特迪瓦、尼日利亚及喀麦隆等地区,到非洲中部刚果河流域的刚果(布)、刚果(金),非洲的面具艺术形成一条西北至东南的狭长分布带。
在这里,丛林的野性世界与村落的人性空间之关联已然被打破,却凭借面具的介入祈福和谐,以“谈判”的方式重建平衡。此外,面具还成为“入社仪式”(流行于非洲部落的一种风俗,相当于一个漫长的成人礼。)重要的传递媒介,使得技艺代代传承。而当人类与超自然力量发生际遇,面具则扮演了通灵的角色。
△
卡瓦特面具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新不列颠岛的加泽尔半岛山区,卡瓦特面具用于男性入社仪式的开幕舞。
△
契威比面具 在刚果(金)的加丹加省及开塞河流域,颂耶人制作的契威比面具着重突显黑白相间条纹,象征了入社仪式所必经的复杂道路。
正因为面具取材于丰富的兽形肖像,或鹞、或蝴蝶、或蜘蛛、或蟒蛇、或鳄鱼、或羚羊,装饰着犀鸟之喙及鸮鹰之眼,唤起人们对自然之灵的想象。瓦坦提面具的风格高度程式化,色彩丰富,纹饰多样。几何纹饰蕴涵着各种象征意义,类似于自然之灵的一种语言,成为一种交流与沟通的媒介。
△
胡杜科面具 此类面具成形于加里曼丹岛的达雅克族群,装饰有精致的蔓藤花纹。
△
杰纳斯面具 在尼日利亚的贝努埃河流域,艾博族和艾格拉族制作的面具。杰纳斯面具恐怖的大口、尖长的獠牙以及高耸的尖角用来象征野牛等动物的侵略性,此面具仅为那些极具权力的人使用。
△
契瓦拉顶饰 在旱季开垦之始,马里班巴拉族人会带着契瓦拉项饰到农田祈福。食蚁兽其长首、尖耳、弓身与利爪的特征颇易辨认,成为契瓦拉顶饰创作的蓝本。
在马里的西南部,有一种被称为“乔”的男性入社组织,该组织被分为6个不同的层级,掌管着班巴拉人一生所必经的仪式。“契瓦拉”是第五级入社组织,类似于一种农耕兄弟会的团体,教授人们耕种的技能。契瓦拉并非面具的全部,而只是顶饰。契瓦拉还包含永相伴随的两性,水平者为男性,垂直者为女性,分别象征着太阳的生命力与大地的繁育力。
食蚁兽不知疲倦地挖土,其长首、尖耳、弓身与利爪的特征颇易辨认,以力量和速度见长而成为契瓦拉顶饰创作的蓝本。它那对刻环的长角让人不禁联想到莫索柯罗妮——班巴拉文化中的羚羊之神,相传她是人类的养母并授予人们耕种之术。
△
亚乌列面具 科特迪瓦亚乌列族人制作的面具。这张面具结合了亚乌列面具的两种典型特征,一是图博杜部族的水牛角,一是罗曼尼部族的犀鸟。它们以7张为一组,使用在长者的葬礼之中。
在科特迪瓦的腹地,居住着博勒族、亚乌列族和古罗族,他们的视觉艺术品归属于封闭的文化共同体,面具制品尤其彰显出相近的艺术风格。他们的面具额头鼓凸,双眉弯曲,两眼微翕,鼻梁纤细,嘴巴小巧,形成一种令人心悸的静谧之美。
但亚乌列面具具有一些文化上的特殊性,它代表一种介于生死两界的超自然之力,被称为“虞”,既恐怖又极度危险。它需要被非常小心地对待,例如不能被女性见到。如果部落因为丧事或其他扰乱被打破平静,它也只能在夜间的仪式上被请出以帮助恢复秩序。
△
皮革面具 巴西中西部的卡杜维奥族,墨西哥恰帕斯州的索西族,皆有在仪式庆典中使用皮革面具的传统。
在科特迪瓦与其邻邦利比里亚边境线的西南端,丹族、托马族、威族和古埃惹族共同创造了另一种风格的视觉艺术。其面具艺术品坚持两种迥异的原则,一是取材于人类容貌的自然主义风格,它是理想化的;一是取材于人兽混合的表现主义风格,它是扭曲的。
这些面具发挥着多重社会功能,蕴含着被称为“格勒”的超自然之力,这些丛林精灵出现在娱乐、律法、葬礼、农事等各种活动中。
△
古斯秘社面具 喀麦隆大草原巴米勒克族制作的面具,这种面具用于秘社成员的庆典或葬礼。该面具中,色彩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黑色唤醒了夜晚,象征生死两界的关联;白色使人联想到骨骼,代表着先人;红色则源于血液,寓意生命、女性与皇权。
△
托马面具 几内亚托马族人制作的面具。修长的造型混合了人类与飞禽的双重特征。
美洲
现世的狂欢
在中美洲以至于整个拉丁美洲的化装舞会和狂欢节上,面具被赋予模仿的功能,这在玻利维亚的狄阿布拉多面具、墨西哥恰帕斯的索西族面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阿拉斯加的艺术家们根据萨满巫师在梦中所获得的启示来制作面具。在公共典礼堂举行的仪式上,面具成对地出现,用来解读祈愿狩猎满载而归的各种神话故事。这些面具象征了一些危险的精灵或是变形的野兽,它们都是萨满巫师潜在的灵媒。海豹、海狸、北极狐、蛤蜊、风之精灵以及诸多来自北方的精灵,都服从于萨满巫师的召唤,在治疗疾病和占卜仪式中助佑他们的法力。
科迪亚克面具呈泪滴形,其富于表现力的容貌意味着某种侵略性,但整体所呈现出的滑稽特征也缓解了萨满仪式的严肃感。
△
科迪亚克面具 阿拉斯加的艺术家们根据萨满巫师在梦中所获得的启示来制作面具。
从阿拉斯加至华盛顿州,美洲西北海岸地区的特里吉特人、玛卡人及其近邻部族海达人、夸加夸人和钦西安人等创建了共同的文化,面具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面具,起源于西北岸最具风情的典礼——冬季赠礼节。
在赠礼节的戏剧表演中,佩戴面具是为了表现与祖先相遇的诸位神灵,反映超自然神灵给予他们的种种特权或与水、陆、空生灵相遇所获的启示。在治愈疾病和与神灵沟通时,萨满巫师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借助于一整套面具,展示其驾驭动物的能力和乘风破浪的本领。
△
苞叶面具 美国、加拿大的奥内达加族有在典礼堂举行假面仪式的传统,这些面具由女性用玉米苞叶编成,由男性在祈求丰收的舞蹈中佩戴。
△
帕斯库拉舞面具 在墨西哥北部,索诺拉河地区的雅基族和高地的欧托密族,有用山羊胡须制作面具的传统。
亚洲
戏剧中的主角
在印度尼西亚,所有的戏曲形式均可称为“哇扬戏”。哇扬,本身即爪哇语“皮影”的音译。面具哇扬戏,是以假面舞者取代皮影戏中的人偶来演绎剧目,其诞生早至11世纪的爪哇岛。
△
赞德拉面具 流传于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哇扬戏面具。
孔剧发端于14世纪的泰国,并在大城王朝的统治区域内流行开来。这一皇室艺术取材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泰化版本《拉玛坚》。神话传说讲述了国王拉玛在猴王的帮助下击毙魔王,夺回妻子悉达的故事,歌颂了正义战胜邪恶,善良击溃强暴的永恒话题。
△
孔剧与洛坤侬面具 这张面具一直被敬奉在泰国孔剧与洛坤舞剧团的供台上 ,并非剧中的道具。
傩俗,是广泛流行于中国的一种民间风俗,傩仪则是其重要的组成。傩仪又包括傩舞、傩乐等部分,其中形成规范化、系统化的戏曲形式,皆可称为“傩戏”。中国至今存留的傩戏剧种约20余种。
贵州傩戏,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种,它分布在贵州省的许多地方,常在每年的不同时间上演,例如春节之后,元宵节之前,农历七月之中,以及整个丰收季节。新年之际,傩戏常常连轴上演,以此保佑村落和乡里幸福平安。
△
傩戏面具 19世纪流传于中国贵州的傩戏面具。
大洋洲
沟通先人之灵媒
巴布亚新几内亚南海岸的阿斯曼族,有着发达的祖先崇拜和悼念仪式。这里的面具与上衣结合成罩衣面具,会在悼念新近亡故者的仪式中使用。面具部分用植物纤维编织而成,罩着头部和躯干,下部则与棕榈叶制作的裙子连为一体。面具制作完成后会被命名,并作为亡者之灵在亲属面前最后一次出现。圆锥形的面具暗含了生殖之意,与悼念舞蹈一起,强调了生命的延绵不息。这种生命的延续性并非局限于象征,由于佩戴者本身在仪式中扮演了逝者,仪式之后他将承担起收养逝者遗孤的责任。
△
吉帕面具 巴布亚新几内亚巴的阿斯曼族,有着发达的祖先膜拜和悼念仪式。面具部分用植物纤维编织而成,罩着头部和躯干,下部则与棕榈叶制作的裙子连为一体。
山芋是塞皮克河流域阿贝兰人的主要农作物,由正值“入社仪式”(流行于美拉尼西亚的一种风俗,与非洲的入社仪式有相近的含义,却不尽相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土著文化中,入社仪式相当于一个漫长的成人礼。男子于五六岁时入门,经过为期2〜20不等的狩猎、耕种、工艺、械斗等考验,排列其在氏族中的地位)的男子耕种,并在收获时比比谁的农作物最长。
在此风俗下,山芋俨然成为人们交流与竞争这一社会关系网的核心。面具也用羽毛、贝壳、蜗牛壳,甚至是色彩鲜艳的水果装点,成为我们现在看到的土著艺术品。在仪式上,面具成为联系山芋与氏族先祖的纽带。它们被陈设在屋前,代表先祖之灵。面具仿佛是双关之语,在阿贝兰人的语言中包含了两种意思,“收获一根山芋,埋葬一位故人”。
△
山芋面具 山芋是巴布亚新几内亚塞皮克地区阿贝兰人的主要农作物,由正值“入社仪式”的男子耕种。在仪式上,面具成为联系山芋与氏族先祖的纽带。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爱尔兰岛,面具被用于复杂而经过精心安排的悼念仪式“马朗根”之中。马朗根作为一种悼念典礼,花费甚巨,以致在死者亡故后的数月乃至数年后才能筹办,并要同时为几个逝者举行。这与整个美拉尼西亚的情况一致。马朗根面具属于有主之物,这不仅指面具的归属权,同时包括面具的式样、风格以及制作版权,连带使用它的仪式一并被人拥有。因此,马朗根面具并非只是与逝者道别,也展示了生者的威望,即谁有能力完成这样一场事关声望的仪式。
马朗根面具可以代表死去的祖先,被称为格斯或马图阿的幽灵替身,也代表各种灌木精灵。格斯面具最惹眼之处是聚焦的眼珠,仿佛观察者在任何角度都与面具产生直视。马图阿面具则涵盖了数张重叠、倒置的面部,由于其体形巨大,只能安置在屋前,供亲人祭拜。
马朗根面具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新爱尔兰岛,面具被用于复杂且精心安排的悼念仪式“马朗根”之中。
本文节选自《文明》2013.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