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纳尔·乔林绘画
时机和环境对于艺术家来说,是格外重要的因素,可能因为远离某个艺术中心区域,艺术家就被忽视,因此没有坚持创作。但是也有因为战争而留在一个地方,最后还是有更多人知道了他。艾纳尔·乔林(Einar Jolin)就是一位这样的艺术家。
乔林出生在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相对富裕家庭中。从小,他就有充分的空间在家里三层楼的大房子里玩耍,穿梭在每个楼层之间。
家中充满异国装饰品也随处可见,每每穿过一扇门,乔林就赋予室内的风格和装饰更多想象力。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后来的作品中,经常能看到室内空间的呈现,同时还有大量作品是静物写生,都是他刻意挑选的极具东方艺术风格的装饰物。
这间房子除了乔林一家人居住,还有一位阿姨和他们同住,这位亲戚正好是一位艺术家,所以就教会乔林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
当时,巴黎已经成为众多艺术家向往之地,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无论是寻找群体的,还是前去学习的都汇集在巴黎。没有被过度定义的城市充满着活力,和一切可能性,乔林迎着希望前去巴黎学习。
在马蒂斯学院,艺术氛围让乔林更加充满动力,丝毫没有停歇的想法,一直探索着他艺术的宽度,同时也逐渐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表达方式,感受力也不断增加。
巴黎来来去去的人很常见,大多数人都不会成为下一个毕加索或者马蒂斯。乔林也一样,在1914年的春天回国。不过他依旧抱着希望,和他同期回来的朋友也一心想回国大展身手。
而且他们也没有坐以待毙,行动起来的一件事就是创办了De Unga(The Young Ones)艺术团体,意为年轻的一代。正是他们心之所向,年轻的活力在他们的作品中能有所体现,一直探索着各种可能性。
只是这就意味着乔林一波人要经受当地艺术圈的排挤。由于他们的作品对于当年来讲过于先锋,所以展出几次的效果都是引来非议。他们的先锋艺术在波罗的海艺术展览,结果产生的一片哗然。
大家对这种表现方式有越来越多质疑和不解,另一方面瑞典艺术领域的权威更嗤之以鼻,认为这些年轻人不加深思熟虑的艺术是胡闹。
乔林面对如此大的反对,自然会想到离开,想回到巴黎,那个几乎包容各种艺术形式的城市。只是好事不多,一战爆发,他不得不困在家乡,忍受着冰天雪地的环境,自己独自在工作室里默默创作。
冬季是漫长的,同时战争的阴影也是难以抹去的。乔林等到了战争结束,就迫不及待地前往各地吸取养分。在解开束缚的时候,乔林的创造力和被压制的生命力在自由绽放。他开始在各地举办展览,也逐渐获得不少人的认可。
在作品中,乔林总是有一些东方的影子,这主要是在法国留学时候的耳濡目染。他曾参观过一间亚洲艺术博物馆,其中的装饰风格为他后来的风格埋下伏笔。即便在马蒂斯学院习得的角度是固定的,可是乔林在日后逐渐自我反思,融合了儒雅的坚毅性在作品之中。
曾有人如此评价他的作品:“乔林的艺术魅力源自于对自然之美的崇拜,所有那些来自风景的、女性的、花朵的、动物的、织品的、物件的美。他是一个如植物般和煦的人,内心却是一个坚定果断的守护者。他用一生守护那些单纯的线条,洁净的空白,和诗一般的柔软。逆流而行时的那一份勇气和骄傲,是他最美好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