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征(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病变,大多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但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仍无法治愈,只能通过综合治疗来减轻病情、延缓发展。所以正确判断一个有轻微认知症状(如记忆力下降)的患者是否患有前驱或临床前阿尔茨海默病,并在不久的将来发展为阿尔茨海默病性痴呆,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挑战。目前针对AD的生物标志物以及检查点都有不错的进展,其中血浆磷酸化tau181和磷酸化tau217在区分AD痴呆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方面显示出特别高的诊断性能,但无法达到最高的潜在预测准确性,不仅如此,成本较高、有侵入性等问题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2021年5月24日,瑞典隆德大学Oskar Hansson、Sebastian Palmqvist等研究人员合作在《自然—医学》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rediction of future Alzheimer’s disease dementia using plasma phospho-tau combined with other accessible measures”的文章,发现血浆磷酸化tau与其他方法的结合可预测阿尔茨海默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