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老师治疗反复外感验案一则 -- 马氏妇科
黄素珍
初诊:2018年11月30日。李某某,42岁。因“反复外感8年余”就诊。
患者诉反复外感,外感愈后2-3天又患外感。今外感3天,身冷,盗汗、流清涕、打喷嚏、鼻塞、双耳闷胀。胃纳可,寐欠安,每日最多安睡4小时,常有右侧太阳穴刺痛,揉按后疼痛减轻,外感时疼痛加重。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诊断:外感(卫阳不固)。
治则:调和营卫,固表敛汗。
方药: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6g 炒白芍6g 炙甘草6g 龙骨20g 牡蛎20g 生姜3片 大枣5个,7剂。
二诊:2018年12月7日。流涕、喷嚏、鼻塞、身冷、盗汗均除,寐短。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柏子仁30g,5剂。
三诊:2018年12月12日。寐可,睡眠时间可达7小时,微倦。舌脉如上。
方药:中药守上方加党参15g,7剂。
四诊:2018年12月19日。精神稍见好转,舌脉如上。
中药守上方,加生黄芪15g,7剂。
按语:感冒是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引起肺卫功能失调,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发病。以感受风邪为主,但在不同的季节,往往夹时邪相合而侵入人体。感受外邪是否发病,取决于感邪轻重和人体正气的强弱。其证候表现也与四时六气、体质差异有关。阴虚感邪,邪在肺卫,则为阴虚感冒。《金匮要略论注》:桂枝、芍药,通阳固阴;甘草、姜、枣,和中、上焦之营卫,使阳能生阴,而以安肾宁心之龙骨、牡蛎为辅阴之主。《医方集解》:桂枝、生姜之辛以润之,甘草、大枣之甘以补之,芍药之酸以收之,龙骨、牡蛎之涩以固之。柏子仁养心安神,党参补中益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