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别人家优秀的娃都在读什么书?(4~6年级)
当当开学大促季,老母亲们又要准备荷枪实弹去抢粮回来,可是常常想买却不知道买什么?家里囤书不少但孩子爱看的不多,这个怎么破?快来看看孩子们自己写的推荐list,孩子们的欣赏点一定是共通的,赶紧照单抄作业吧!
国外经典儿童文学阅读笔记
01
《彼得 · 潘》
分享人:小艾 四年级
人物品读
① 温迪:一个爱当妈妈,心里不愿长大,对永无乡的经历颇感自豪的人。
② 约翰:他很爱父母,但是仍挡不住彼得·潘的甜言蜜语,最终离家出走。
③ 迈克尔:对他姐姐温迪不满意,也敢说,但姐姐不听,到了永无乡之后,竟忘记自己父母长什么样。
④ 叮叮铃:一个嫉妒心极强,有报复心理的仙子。
⑤ 彼得·潘:非常不想长大,他选择不长大,是永无乡小孩的组长,一直与海盗胡克作对,最终胜利,想通过语言把温迪三人骗到永无乡。
故事总结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温迪三人在一个夜里被彼得·潘带去永无乡,经历冒险,最终虽然回家,可他们心里却还想着永无乡。离开永无乡的六个孩子就到了温迪家住下,直到长大。彼得·潘和叮叮铃回到家乡。关于永无乡的传说一代一代传了下去。
自我感想
这一个看起来似乎关于海盗、仙子、永无乡等的童话故事,其实作者詹姆斯·巴里在这童话之下又悄悄地放入了一个道理:童年固然是美好的,可是长大成人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不像彼得·潘一样拥有魔力,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充实并珍惜童年。因为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现在不让自己学习本领,更待何时呢?所以我要好好努力。
02
《鲁滨逊漂流记》
分享人:Angel 五年级
读一本好书如同交一个好朋友,把读过的好书推荐给同学,就像把好朋友介绍给她们一样。今天我要介绍由商务出版社出版,英国丹尼尔·笛福写的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
这本书内容新奇有趣。讲述了一位年轻人名叫鲁滨逊,想去远航,但父母始终不同意,于是鲁滨逊在一个朋友的撺掇下,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次远航。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第一次没有成功。但他并没有气馁,又开始了第二次远航,在这次远航中被一群海盗抓去做了奴隶。两年以后,鲁滨逊和一群难兄难弟乘船逃了出来,可是风浪太大,不结实的船被风浪打翻,其他的伙伴下落不明,而鲁滨逊则幸运地流落到了荒岛上,开始了他离奇的荒岛生活。
这本书充分体现出了人物的鲜明个性。鲁滨逊刚俘虏星期五的时候,为了让自己完全放心和自在,他在房子里设计了很多防御工作,为的就是防止星期五偷袭他。可是慢慢在相处过程中发现,他做这些都是没有必要的,星期五对他是那么忠心耿耿、有情有义、真心实意。整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星期五,他很知足,也懂得感恩,对鲁滨逊从来不耍性子,也不耍花招,始终记着对他的恩情。我也很敬佩于鲁滨逊的勇敢无畏,他为了救下星期五,不惧有可能会被吃掉的危险,冒险将星期五救了回来。
这本书故事情节曲折离奇。鲁滨逊居然能在荒岛上种庄稼,养山羊,建房子......我相信这些都是凭借着鲁滨逊坚韧不拔的意志做出来的,没有人能想到鲁滨逊在成功之前经历过多少次的失败,多少次的磨难。
《鲁滨逊漂流记》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人类文明长久不衰的营养品,也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更是一本能培养一生有用品质的书。这本好书推荐给同样热爱读书的你。
03
《老人与海》
分享人:旎旎 五年级
冰心奶奶说过:“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确,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我爱读书,读一本好书,能让我分辨美丑,明辨是非,不仅中国有好书,还有许多外国好书等着我们,今天我就给你们推荐一本书———《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的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是美国历史上耀眼的传奇作家,在世界文坛被誉为神一般的作家。1954年,海明威也是因《老人与海》而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老人与海》就是海明威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老人与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人独自一人坐在船上钓鱼,84天来,他一无所获,被别的渔夫看成失败者。可他没有放弃,突然好运从天而降,老人的鱼钩被一只超大马林鱼咬住了,大鱼拼命挣扎,老人只得用手紧紧抓住鱼线,两天两夜过去了,老人只能吃生鱼肉,手掌磨出了泡,磨出了血,但他还是坚持着。终于大鱼没动静了,但大鱼的鲜血却吸引来了鲨鱼。又经过了一天一夜的缠斗,尽管鱼肉都被咬去,仅仅剩下了骨架,但老人并未失去信心,他回到家中,准备再次出海……
“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是老人说的一句话。这本书塑造了一个硬汉的形象,那位老人虽然已经老了,但他敢于面对鲨鱼的攻击,面对大鱼的挣扎,毫不退让,坚持下去!他根本没有被打败,这种硬汉精神,我们为什么不学一学呢?
同学们,此时不读更待何时?
04
《借东西的小人》系列
分享人:咚咚 五年级
我用了一个星期多点的时间读完了由英国作家玛丽·诺顿写的《借东西的小人》系列共5本书,分别是《借东西的小人》《借东西的小人在野外》《借东西的小人漂流记》《借东西的小人在高处》《借东西的小人复仇记》。
这5本书是一个连续的故事,讲述了负责给学校看门的德赖弗太太家地板下住着一家小人,他们日常生活的东西都是从德赖弗家“借”的。他们借来德赖弗太太家的吸墨纸做擦手巾,借来针做拐杖,借来大头钉来做爬梯,借来烟盒给自己的娃娃搭建卧室,借土豆来做饭,够吃好几天呢…… 用这个“借”字,显然作者是站在小人们的角度写的。因为对这些地板下的小人来说,人类是因为要为小人族们服务才存在的。而这在人类来看来应该是“偷”吧!
一次小人家的小女儿阿丽埃蒂与一位来学校上学的男孩相识,并成为了好朋友。男孩经常去跟阿丽埃蒂聊天,还给小人一家送东西。这被德赖弗太太知道后,就把地板掀起来。于是,小人们的居所被暴露了,也被迫搬家到了野外,住在一个吉普赛男孩丢了的靴子里。当靴子被男孩找回后,小人们又住进了从人类那里借来的水壶,顺着小溪漂流到了一处木枝堆积处,这在小人看来已经可以叫做“岛”啦。在岛上有一个模型村庄,小人们本以为住在这里不错,不料却被制作村庄的主人发现,把他们抓来当猫养,每天一碟水,一些牛奶和一点面包。还要把他们当作展览品。后来小人们乘坐自造的热气球逃到了教堂,开始了新生活……
这一系列的书最吸引我的是作者那丰富超凡的想象力。地板下可能会有蚂蚁、蟑螂我都觉得正常,怎么还会有一个小人的世界呢!他们的头只有一颗豌豆大小,一颗橡子正好给他们当杯子来用。我们用所生活在的城市来区分你我他,比如大连人、北京人、上海人等等。小人们也用他们居住的地方来给自己划分门第。比如住在客厅地板下的就要比住在厨房地板下的小人门第高,身份好听。说起来就是“客厅家的”,否则只不过是“厨房家的”。每晚读完书入睡时,我都会想:我们家地板下有没有小人在生活呢?我好几次都找不到我贴画用的珠子,是不是被小人们“借”去了呢?呀!我被窝里脚底下痒痒的,会不会是有小人们来捣鬼呢?
我还特别喜欢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这套书的插画,画面精美、生动,画风自然,和谐。每拿到一本书,我都要先把其中的插画先认真看一遍,感觉那些小人们已经在画中动了起来,演绎着属于小人世界的故事。我已经选好了几幅,待我慢慢把它们都画下来。
类似这种儿童文学作品,我读过很多,比如《爱丽丝梦游仙境》《格列佛游记》《绿野仙踪》等等。我认为《借东西的小人》系列非常贴近人类的生活,感觉他们就像真实存在一样。虽然任溶溶老师已经翻译得很好,但我还是希望我能尽快读到它的英文原版,享受那种原汁原味的阅读快乐!
05
《毛毛》
分享人:IIris 五年级
06
《佐贺的超级阿嬷》
分享人:薇薇 五年级
《佐贺的超级阿嬷》是日本喜剧泰斗岛田洋七的作品。他是相声演员,因师从漫才(相声)大师岛田七之助而将本名德永昭广改名为岛田洋七。我给这本书的评分是15分,比十分好看,还要多五分。
二战时期,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岛田洋七(德永昭广)的父亲受核辐射而死去。母亲因工作繁忙无法照顾昭广,只好将年仅八岁的昭广寄养在佐贺乡下的外婆家。小昭广也因此经历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不平凡的幸福童年。
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昭广在与外婆朝夕相处的那些日子里,渐渐明白了幸福的真谛——幸福不是由金钱左右的,而是取决于你的心态。读完这本励志书后,我再次细细品味文中的情节,受益匪浅。
我喜欢第一章《背后被推了一把》,作者在最后说“我的人生,真的是被母亲从背后推了一把改变的……”这让我想到人生也如棋盘,每一步都得选好,不然后悔莫及。母亲忍着骨肉分离的痛苦,为昭广选择了一个利于成长的环境,人生因此而改变。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学习有时会觉得很累很难很烦,此时你可以选择被动地应付交差,也可选择“困难”一些的方式完成学习。每次学习上有困难时,我心里就会想:不把基础打好,万一掉坑了呢?多想一点也好,说不定还能找到更周全的解法。这样我常常能收获很多,虽累点,但很快乐。
小昭广与外婆的生活虽然极度艰苦,但乐观的外婆,却总有神奇的办法让日子过下去,让生活充满创意,让家里始终洋溢着笑声与温暖。
我特别喜欢阿嬷的自信、乐观。她从不认为贫穷是不快乐的。幽默豪爽的阿嬷在穷困面前也保持着应有的姿态和神态,她说“穷有两种:穷得消沉和穷得开朗。我们家是穷得开朗。而且啊,我们跟由富变穷的人不一样,你不用担心,要有自信。”正是这种乐观的精神让她自己在贫穷中享受着快乐,也让她抚养的小昭广虽在艰苦的岁月中成长,却练就了乐观向上的心态,成为了日本喜剧泰斗。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人不一定要有钱才幸福,但做人一定要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像书中的阿嬷,日子清苦却过得很幸福,因为她时时以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一切。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也要像阿嬷那样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开朗向上的心态。学习中遇到困难不退缩,生活中受到挫折不气馁。
读了《佐贺的超级阿嬷》,生活舒适却还经常抱怨的我们真应多学学阿嬷对待生活的态度,明白幸福的真谛。
07
《黑与白的奇迹》
分享人:略同学 五年级
在休息的时候,我的手里总会捧着一本励志书——《黑与白的奇迹》。
这本书写了一个在非洲乌干达卡推发生的事:菲奥娜出生在乌干达最触目惊心的贫民窟卡推。那里地势低洼,暴雨频发,干净的水远在数英里之外,生存条件极为恶劣。卡推人只关心一件事——活下去。有一天,菲奥娜看见一家慈善机构在教贫民窟的孩子们下国际象棋,他们说来下棋,就可以喝粥。菲奥娜在这一碗粥的动力下,开始接触国际象棋,并激发了潜力。在无数次切磋、无数次考验中,13岁的她在国际象棋大赛中获胜,一举成为国家英雄。
《黑与白的奇迹》中的主人公菲奥娜和她的教练卡腾德我非常敬佩。菲奥娜处在整个世界的最底层,身为非洲人,在世界人民面前低人一等。身为乌干达人,在整个非洲人面前低人一等。身为卡推人,在乌干达人面前低人一等。身为女孩,在卡推人面前还要低人一等。菲奥娜在5岁时就每天6点起床,在街头卖木薯,家里没有吃的,国家动荡不堪,在这种弱肉强食的环境中,她始终没有放弃目标。在没有钱去国外的情况下,她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坚持不懈地练习国际象棋。在输棋的时候,她会吸取经验,然后自己下次再也不犯相同的错误。菲奥娜的故事让我懂得了坚持和虚心的重要性。菲奥娜的教练卡藤德也出生在乌干达的贫民窟,他从小就好学,因为家里没钱,他的母亲病死了,他跳了一级,导致成绩很差。于是他就向着第一的目标奋斗,之后每年都是全年级第一。卡藤德也喜欢踢足球,他的天赋非常高,不幸的是,在一次射门的时候,守门员扑了上来,不小心双拳击中了他的脸颊,卡藤德因此进了医院。出院后,他不能踢足球了,一踢就会头痛,但他没有放弃踢足球的梦想,带着孩子们努力向前奔。
这本励志的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很多成功的道理:坚持、虚心听取、勇敢……
中国文学阅读笔记
01
《许三观卖血记》
分享人:晨熙 六年级
02
《俗世奇人》
分享人:煊煊 五年级
人物传记类阅读笔记
01
《安妮日记》作者:安妮·弗兰克
分享人:Elsa 四年级
一个犹太小女孩二战时期在日记中表达了她对日常生活的理解和思考。她生日那天收到的生日礼物有一杯葡萄汁一块表和一本日记,她给日记取名叫“吉蒂”,她对日记“吉蒂”说了很多生活中的趣事,但也诉说了不少在“密室”里的艰苦生活。
在进入“密室”之前,安妮的生活还是十分幸福的,她和其他同学一样,甚至很喜欢学习。但进入“密室”之后她的生活完全不一样了。她在“密室”的食物不多,每天都吃不饱。上午不能出门,傍晚才能打开窗帘一点缝隙看看外面的世界。因为她的犹太人身份,被发现了就会被送去集中营。日记里她提到犹太人不能坐车也不能请医生,这都是非常麻烦的事,她在日记里虽然说这些已经习以为常,但对我的触动却很大,每个民族生来都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受到歧视,更不应该遭到迫害。
在“密室”里安妮并没有放弃学习,她看了很多书,有个一个细节可以凸显安妮很爱学习:在搬到“密室”时她只带了书、日记本和生活必需品,而且书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不管环境如何恶劣,还是应该热爱学习,坚持真理。
相关阅读
《安妮·弗兰克——黑夜中的星光》
分享人:小双 一年级
02
《乔布斯传》
分享人:开心 四年级
关键词:调皮、兴趣、工作狂、脾气爆燥、简单、孩子气
最近我读了一本关于乔布斯的书——《乔布斯传》。我为什么会想到读这本书呢?因为如果没乔布斯,我们就不会有iphone、ipad、itunes,不会有苹果电脑,也不会有皮克斯公司制作的那些好看的电影。
乔布斯虽然制造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但他小时候也是一个调皮鬼。他喜欢和同学们恶作剧,也喜但欢组装机器,并把组装好的机器和同学一起分享。学生时代的他很简单,只喜欢做简单的事。
在创造“苹果公司”期间,他是一个工作狂。他每天早上想做的事就是上班、工作、开会。而我每天早上就想能多睡一会儿。但他也有特别像个孩子的地方,比如,他也和我一样喜欢跪在椅上,喜欢咬手指甲。
他在有些小事儿上脾气特别暴躁,一不留神,就把某个同事赶出了公司。
现在大家每天都要用ipad, iphone、苹果电脑。乔布斯的创造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乔布斯,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呢?
03
《不可贪胜》
分享人:陌上花红 四年级
人生如棋,不得贪胜。这是李昌镐写的一本书,讲述了李昌镐本人在围棋界一路走来的感悟。他有一个外号“石佛”,一旦开始对弈,他的表情永远一样,因此他被称为最接近于神的人。
这本书介绍了他小时候由祖父带着一起下棋,后来祖父为他寻访名师,他得以拜师并且在老师家生活了7年,最后成为职业棋手的一路历程。从刚刚开始时他连复盘都不会,到快速成长。1984年他做为神童入段大赛预选,但被淘汰,神童的初次失利很痛苦。于是他延长了练棋时间,定了3个月升一级的目标。可是越想得到,就越容易失去。不久,他在职业入段时5战5败。老师没有任何训斥,只用棋子传递信息。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扔掉了一定要赢的想法,心态平和通过自己的实力终于成功晋级。
通过这件事我感受到:不论是下棋还是学习,重在过程。有了实力,心态平和,自然就能得到成就。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稳扎稳打、不讨巧、不求速、不贪胜。
家庭共读笔记
01
《海底两万里》
分享人:穿山甲 初一
分享人穿山甲母子采取了共读一本书,然后分享体会的方式来加深对阅读的理解。
孩子的笔记:侧重尼摩艇长人物分析
尼摩艇长是一位身材高大,鼻直口方、目光犀利的人。阿罗纳克斯先生在与他的第一次相见中,便肯定了尼摩船长自信、冷静、坚定和勇敢的特点。
在与“我”(阿罗纳克斯先生)的第一次对话中,“我”对尼摩艇长表达了自己对“野蛮人”与“文明人”的理解。尼摩船长声明自己已经与整个人类社会断绝了联系,不会再遵循人类社会的法则。他眼中闪出的愤怒暗示着他曾经在人类社会中遭到的不公待遇和对人类当时某种制度的憎恶。他对外界的这般态度真是令人难以置信,他究竟曾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在尼摩艇长带领“我”参观他引以为傲的鹦鹉螺号潜艇的过程中,“我”了解了潜艇中蕴含的高端科技,又欣赏到了种类繁多的海洋生物标本,阅读了众多名家所著之书籍。“我”在潜艇上的如此经历,说明了一件事——尼摩艇长不仅知识丰富,富有创造力,而且还非常有钱。
1月18日,海面风大浪急,在水天相接处出现了一些令尼摩艇长大为恼火的东西。艇长强制“我”和同伴们返回舱内,让我们沉入梦境。当“我”和同伴们醒来后,尼摩艇长让“我”为他的一位深受重创的艇员诊治伤情,但眼前垂死的艇员已经无药可救了。尼摩艇长心怀愤怒与痛苦,悲楚之情随泪水滴下。“我”看到了尼摩船长对待同伴心中充满关切,在困难面前敢于与同伴患难与共的一面。
在锡兰岛附近,尼摩船长邀请“我”去采集珍珠,在途中“我们”不幸遇到了一条攻击采珠人的鲨鱼。尼摩艇长举起匕首与鲨鱼展开激烈的战斗,在“我”的同伴捕鲸手内德·兰德的帮助下打败了鲨鱼,救回采珠人的生命。“我”从中推测出尼摩船长仍人性未泯,坚定地站在“受压迫”的人民身旁。
面对长须鲸和抹香鲸的战斗时,尼摩艇长仿佛看到了自己曾被剥削和压迫的场景。他心存怒火,义无反顾地帮助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长须鲸们。他驾驶着潜艇,用其冲角向抹香鲸撞去,直至海上血肉横飞,数头抹香鲸被撞得体无完肤。就连“我”的同伴捕鲸手都认为这是一场大屠杀。
4月20日,潜艇被一群巨型章鱼围困了,艇员们同心协力与巨型章鱼们展开肉搏。在争斗中,艇员们取得了胜利,但又一位艇员被章鱼无情地卷走了,尼摩艇长的泪珠又大滴大滴的从他的眼眶中滚了出来。
6月1日,鹦鹉螺号遭到了一艘未挂国旗的舰船的大炮轰击。尼摩艇长往日的冷静被狂怒所吞没,他向舰船大声斥责,诅骂那个无情的钢铁怪物。他亲自驾驶潜艇,在水下将舰船撞裂。事后,尼摩艇长在一张有一位年轻绰约的女子和两个孩子的照片前跪倒,泣不成声。
尼摩艇长是一名受压迫的人。他对那些弱小、与曾经的他同样受到压迫的人给予同情和关怀,就连险些被鲨鱼吃掉的采珠人也不列外。他对那些仗着强大势力欺压他人的东西有着与生俱来的憎恶,就连要吃掉长须鲸的抹香鲸也不例外。
尼摩艇长是一名有担当的人。他对与他一同冒险、守望相助的艇员们报以满腔热忱,与他们同舟共济,将保证他们的安危视为己任。在同伴遇难后将其庄重地安葬于海底森林中,使其远离鲨鱼的侵扰与尘世的喧嚣。
尼摩艇长是一名有复仇之心的人。他谈起“复仇者”号舰船的光辉爱国事迹时兴致勃勃,面对他所痛恨的、曾压迫或使他回忆起被压迫的事物耿耿于怀。他面对正在沉没中的舰艇时那冷酷无情的面容,便是直接的见证。
尼摩艇长还是一名热爱海洋的人。海洋使他有了一处栖居之所,使他能够在陆地以外自力更生。海洋向他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揭示了许多不为人知的事实,令他在此畅游无阻。
最终,我与文章中的阿罗纳克斯先生拥有着对他同样的期望——但愿他能被海洋中的美景感化,渐渐熄灭心中的复仇之火,实施更加合理的计划维持人类社会的平衡,为真理而深入探究,为美好而不懈努力。
妈妈的笔记:侧重书中的小人物
《海底两万里》中的主要人物有四位:主角尼摩艇长、阿罗纳克斯教授、 随从孔塞伊和捕鲸手内德·兰德。
前两位是左右整个故事发展的大人物,尼摩艇长博学高冷、果断坚毅,心中有复仇的火也有对被压迫者的怜。而阿罗纳克斯教授就是知识丰富又颇具冒险精神的第一人称的法国博物学家“我”。后两位虽然是小人物,却在作家儒勒·凡尔纳的笔下个性鲜明。他们是在关键时刻拯救了“我”的生命的大英雄,并在最终时刻扭转了局面,导向了故事的最终结局。
随从孔塞伊是阿罗纳克斯教授的仆人,生性沉稳,气定神闲。只有在遭到重达二十多公斤的鳐鱼的袭击时才头一次没用“第三人称”跟教授说话。即使这时他半身发麻,仍然不忘给这条鱼分类:“软骨纲,板鳃亚纲,固定鳃软鳍目,鳐鱼科,电鳐属。”场景相当具有喜剧效果。
他忠诚实在。当教授在“独角鲸”的攻击下掉进大海,孔塞伊竟然想都不想就跳入水中救“我”。在历次海底冒险活动中,他忠实地追随在教授身边。在南极,“鹦鹉螺号”潜艇被冰封在海下六天,舱内空气浑浊,氧气已消耗殆尽,“我”脑子发木,软塌塌地躺在那里,几乎失去意识。孔塞伊拉着“我”的手,鼓励“我”,“我”还听见他有气无力地说:“唉!要是我可以不呼吸,留点空气给先生,该有多好!”
他精通分类理论,是个分类狂。当潜艇行至太平洋距离日本海岸约三百海里处的黑水流,孔塞伊乐此不疲地向捕鲸手内德·兰德介绍各种鱼类的分类时,那位加拿大人却固执地把鱼只分为两类,能吃的和不能吃的。于是这两位活宝简直就像在表演对口相声,把我们从枯燥的海鱼分类中解脱出来。
内德·兰德是一位野性十足的捕鲸手,捕鲸技术高超。书中多次描写他“大声”说话,甚至常常让我们担心他的粗鲁行为会挑起事端。他强壮嗜肉,见到珍稀的海洋动物就禁不住大开杀戒,让我们往往要为那些可爱的生命捏把汗。
他酷爱自由。教授和孔塞伊都平静接受了尼摩船长的禁锢,虽然一开始不得不与“鹦鹉螺号”一起开启了冒险之旅,但后来我们都沉浸在美妙的行程里。只有内德·兰德深恶痛绝,时刻不忘找出任何机会逃走。相信他的血液中流淌的都是自由。
只有在潜艇触礁搁浅的当口,他们一行三人登上珊瑚岛,接连两天大快朵颐。他们捕捉了鸽子作野味,还逮了一只贪食豆蔻而醉倒的极乐鸟。最后打了很多袋鼠,还烧烤了野猪。这大概是整个海上冒险中加拿大人最开心的时刻,要不是土著居民的到来,内德·兰德恐怕想要永远留在这个岛上了。
在南极历险中,大家同样面对极度缺氧的危险,教授生命垂危,快挺不过去时,内德和孔塞伊不顾自身,把储气罐里还剩下的一点点空气,自己不吸,留给了教授,把生命一点一点地输入“我”的体内。“我”想推开储气罐,但手却被他俩按住了。真是危难之时见真情!
整个旅程,若没有这两位“小人物”,只是单纯的科学研究,恐怕冒险之旅也会逊色许多。正是有了他们,枯燥的旅行有了欢乐。正是有了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善良和正直。正是有了他们,教授才最终回到陆地,完成了伟大的冒险。有时,旅行中的伙伴才真正让我们的旅行变得有意义。谁说他们只是一些“小人物”呢?
02
《西游记》
分享人:煊煊和妈妈 五年级
这篇笔记是煊煊母女的合力之作,我们可以看到煊煊的思考,也能看到妈妈对于孩子阅读的引导,通过交流让孩子思考更深入,培养辩证思维。也让我们打开了《西游记》的另一种解读方式。
严格上说这不是开年的第一本书,是学校五上的共读书目,突发奇想的想知道她西游记读成了什么样子,所以让她任选角色,写一个角色分析。听说图片显示的是经过努力思考的结果。看完我问了她一个问题,为什么最后只有孙悟空和唐僧成佛了,小朋友一脸懵懵的表情说:“因为他俩最厉害?”就这个问题我俩探讨了一下:
首先,什么叫成佛。佛经讲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人有五毒,也就是人性的另一面,贪嗔痴慢疑。成佛就要修行,离苦得乐,修掉这些。
看看孙悟空身上有这八苦五毒的那些方面。从孙悟空的出生看起,天地灵气汇集,出来没多久就发现有生老病死,想要改变这些就去拜师求艺,在菩提老祖那里修道学会一身本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来孙悟空悟性很高。后来被天庭招安,发现自己被骗,大材小用,大闹天空,被如来佛祖镇压在五行山下,从这些可以看出猴子的傲慢心,嗔恨心。甚至后来刚刚被唐僧救出时依然是个易燃易爆的猴子,所以嗔恨可能是猴子身上仅存的需要修掉的部分(他对人世间其他的凡尘琐事都没有什么兴趣,什么美女啊结婚生子啊钱财啊这些统统没兴趣)。你可以想想在整个取经过程中孙悟空这一点有没有改变,从开始动不动就要一棒子打死谁,到后来他有没有变化。唐僧本身就是一个出家人,什么是出家人,出家是出离红尘,不被俗事牵扯,净心修行,普度众生就是他的理想。
接下来瞎扯一下为什么要成佛,为什么要取经。成佛取经都是为了解救苍生,具体是个啥意思呢,为了理解起来形象一点拿最近看的姜子牙举例子来说明一下。也就是只有心怀天下的人才有可能成佛,他们做事情的出发点不是为了一己私欲,比如猪八戒这种,贪吃贪睡贪图小利贪图美色,所做所为所思所想都是从自己出发。但是孙悟空和唐僧是不一样的,孙悟空哪怕只是当大王的时候都会想着照顾好他的猴子猴孙,他不会只想自己安逸享乐,孙悟空是一个有格局的猴子,取经路上斩妖除魔行侠仗义。
唐僧是一个修行人,去取经就是为了度化黎民百姓,希望他们幸福,离苦得乐。度化不仅指今生还有来世,活着的时候能过的平安喜乐,死的时候也可以去极乐世界。佛经讲六道轮回,根据活着时候的所作所为决定死后去哪里,去西方极乐世界或者下地狱,或者转世为其他,而极乐世界就是最好的去处。关于死后去哪里有各种说法,不同地区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说法,这里又胡诌八扯了一下《天蓝色的彼岸》和《心灵奇旅》。
在格局上孙悟空和唐僧其实是基本一致的。唐僧本身又是金蝉子转世,如来座下弟子,因为犯错下凡历个劫,但是能不能最后修成正果重新回去还是要看个人努力。小朋友说在取经的过程中他们做了很多的好事,帮助了很多人,这些都有助于他们修成正果。孙悟空在取经路上慢慢修掉自己的嗔恨心,非常有契约精神的帮助唐僧,一路上兢兢业业。唐僧肉眼凡胎不辨真伪,但是心志坚定,取经路从师徒间的猜疑不信任开始,经历种种波折,渐渐彼此信任扶持,克服重重阻碍取得真经,孙悟空从妖猴到斗战胜佛,唐僧从凡人到旃檀功德佛。
为什么只有唐僧和孙悟空最后成佛了,是她小时候看西游记问过的问题,当时一起问过的还有佛和菩萨有什么区别(佛和菩萨就是修行次第的差别),不过现在她可能已经不记得当年的问题了,我对西游记仅剩童年记忆,跟娃胡扯完感觉需要重新看一遍,听老师说假期还有关于西游记的阅读作业,寒假跟着她再共读一下。
03
《数理化通俗演义》
分享人:恺 四年级
历时一个多月,终于读完了《数理化通俗演义》这本书。书中有浅显易懂的圆周率、勾股定理、浮力等知识;有细腻温馨的生活描写,如达尔文夫妇、居里夫妇;有晦涩难懂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尽管有些内容没弄太明白,但依然读得如痴如醉,收获颇丰。
通过这本书,我对科学发展史有了一个总体的脉络。同时,科学发展和历史也是息息相关的,很多内容让我们联想到了原来读过的《story of the world》,比如宗教对科学发展的束缚,文艺复兴、一战、二战等背景下的科学发展,就和历史有很大的关联。
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一个个科学家们的人物小传记,科学的发展同样充满了艰辛与坎坷,达尔文环球五年,出生入死;居里夫人不避烟火,炼镭8年;哥白尼终生观天,风霜不避;伽利略屡受迫害,锲而不舍;法拉第寄人篱下,忍辱求知……我们也要学习他们坚韧不拔,永不放弃的精神。读书过程中,我们看了不少初中物理、初中化学的视频,结合视频做完了力学实验和电磁学实验,明白了很多科学知识,儿子觉得电路实验真是比乐高还要好玩。意外的惊喜,他确实自己研究明白不少电路知识,真是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读到化学部分的时候,又重读了《揭秘元素周期表》,还听了很多遍化学生僻字那首歌。感觉这本书为儿子打开了一扇门,而他对这块新领域是那么的好奇、热爱!
篇幅有限,我们把读书笔记分为大童篇(面向4-6年级同学)、小童篇(面向幼儿园-3年级同学)、英文篇(面向小学各年级)和父母篇。此篇为大童篇。
小童篇将在周四发布,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