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上鎏光】承德避暑山庄楹联(一)
楹上鎏光
第六期
责任编辑/张志强 张儒刚
图文制作/林看云
承德避暑山庄楹联
康熙皇帝将避暑山庄作为塞外夏宫,他以简洁质朴的文字,将避暑山庄及外八庙园林建筑景观的精华浓缩在短短的几个字间,正可谓“山庄咫尺间,直作万里观”。
将清帝“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宏伟气魄和设计意图,见之于园林艺术实践的是那些从事设计的“样式雷”后裔们,以及全国的能工巧匠们。但工匠们受到文化技术所限,有时并不能完全实现帝王的意愿,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而匾额楹联却可以任由帝王挥毫泼墨,恣意挥洒。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匾额楹联是避暑山庄园林艺术的点睛之笔。
就避暑山庄匾额楹联的内容,可以简单归纳为如下几种:
1.有的被赋予深刻的政治内涵。
历史上,凡帝王起居理政场所的命名,前朝部分都代表着一个朝代的政治理论基础或理想追求。避暑山庄的宫殿区是帝后在山庄起居理政的主要场所,正宫的前朝部分的命名也同样是清代帝王的政治理论基础或理想追求。避暑山庄的正殿等题名,如澹泊敬诚、奉三无私、无暑清凉、丽正门、勤政殿、戒得堂等等,就明显的代表这两位帝王的治国思想。“澹泊敬诚”仅四个字的题名,却代表了康熙皇帝修身、齐家、治国的理想追求。澹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之意,是中国儒家文化“俭以养德”,志存高远的修身原则。康熙皇帝以澹泊宁静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根本。“敬诚”则作为治国的根本。
2.赞美所题景观。
水心榭,避暑山庄因水造景的杰作,界水为堤,跨堤为榭。康熙为水心榭题额“晴霄虹亘”,赞美水心榭象雨后的彩虹一样,横跨塞湖两岸。乾隆曾用“宸藻犹云日,崇情至古今”的诗来赞颂其皇祖的题额,犹如彩霞与太阳,光辉夺目,其中所表达的崇高思想感情,定能千古长存,并将其纳入乾隆的题名。由于帝王题名的缘故,使这些景点闪耀着某种品格的光环,如此“景以名显”的例子不胜枚举。
又如康熙题月色江声莹心堂内楹联“自有山川连北极,天然风景胜西湖”,明白晓畅,歌颂了此组景观。
3.借自然环境纳入景观题名。
在山庄的山区设计者和建造者们,依山就势,借自然环境建景,借树造屋,其中就松为室的建筑很多,诸如“万壑松风”、“松柏室”、“古松书屋”、“就松室”、“松云楼”、“松鹤斋”。追求宁静之美,是建筑山庄的指导思想之一。为了突出显示山庄的宁静,湖区和平原区选择幽静处造景并命名为:“静好堂”、“宁静斋”、“颐志堂”、“澄观斋”、“清舒山馆”、“静寄山房”、“碧静堂”等等。这些建筑或滨临湖水,或藏于深山,而它的匾额将其幽静的建筑特征突显出来,使置身其中的人们更能获得静谧与舒适的感受。
避暑山庄的最大特色是山中有园,园中有山,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
康熙朝定名36景:
烟波致爽、芝径云堤、 无暑清凉、延薰山馆、 水芳岩秀、万壑松风 、松鹤清樾、云山胜地、 四面云山、北枕双峰、 西岭晨霞、锤峰落照、 南山积雪、梨花伴月、 曲水荷香、风泉清听、 濠濮间想、天宇咸畅、 暖流暄波、泉源石壁、 青枫绿屿、莺啭乔木、 香远益清、金莲映日、 远近泉声、云帆月舫、 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 石矶观鱼、镜水云岑 、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
乾隆朝定名36景:
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 如意湖、青雀舫、 绮望楼、驯鹿坡、 水心榭、颐志堂、 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 、观莲所、清晖亭、 般若相、沧浪屿 、一片云、萍香泮、 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 宿云檐、澄观斋 、翠云岩、罨画窗、 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矶 、涌翠岩、素尚斋 、永恬居
遗存三十六景:
东宫遗址、清舒山馆 、戒得堂、汇万总春之庙、川岩明秀、碧峰寺、味甘书屋、有真意轩、鹫云寺、秀起堂 、西峪、静含太古山房、龙王庙、眺远亭、珠源寺 、绿云楼、笠云亭、瀑源亭、食蔗居、创得斋、星津 、同福寺、写心精舍、瞩朝霞、积霞亭、清溪远流、仙苑昭灵、水月庵、旃檀林、斗姥阁、山近轩、翼然亭 、敞晴斋、含青斋、碧静堂、玉岑精舍
参考:
1、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李树美篇)
2、《中华名胜对联大典》(常江 编,1993版)
3、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避暑山庄的匾额楹联
烟波致爽殿
康熙三十六景中第一景,是皇帝的寝宫。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殿阔七间,卷棚歇山顶,前廊厦,两侧以半封闭走廊与门殿相通。因殿“四围峰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是消夏避暑胜境,而起名“烟波致爽”。庭院中,遍地散缀山石、野花、野草,疏致淡雅,殿内陈设各代金、银、玉器挂屏等古玩达1000多件。
烟波致爽殿的最西间,门上悬的匾为“抑斋”,里面靠北放置着紫檀龙床,南边有御炕。人们把这个房间称为“西暖阁”。
三秀草呈云彩焕;
万年枝茂露香凝。
康熙题
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
兰芽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
乾隆题
树将暖旭轻笼牖;
花与香风并入帘。
乾隆题
鸟语花香转清淑;
云容水态向暄妍。
乾隆
乾象正持不息义;
康强欣共介龄增。
乾隆
雨润平皋,桑麻千顷绿;
晴开远峤,草树一川明。
东暖阁,皇帝议事处
香袅金炉春昼永;
兰芳玉砌晓风清。
康熙题
暇当绨几身聊憩;
景入纱疏境与存。
乾隆题
西暖阁,清帝寝宫
雨过琴书润;
风来花木香。
乾隆题
无暑清凉
康熙第三景,位于如意洲岛前,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是岛上一组三进院落的门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这里四面环水,绿树成荫,即使在盛夏时节,也有习习凉风,异常凉爽。
三庚退暑清风至;
九夏迎凉称物芳。
康熙诗句
松鹤清越
康熙第七景:松鹤清樾,位于榛子峪内,环山游始发站西百余米处,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为门殿与后殿各三间的院落,院北有殿五间,题名“静馀轩”,周围奇花异草类似彩缎。在松涛声中不时听到白鹤清亮的鸣啼,是康熙为皇太后修建的颐养之所。后来,乾隆为其母后修建了松鹤斋后,这里便成了乾隆的书斋。
《热河志》说:山庄内西偏为榛子峪,殿门五楹,南向,圣祖御题额曰 “松鹤清越”,联曰“奇花文石娱朝夕,白鹤苍松永岁年”,每岁驾幸山庄,奉宁寿宫于兹殿。其地窈然虚旷,青盖垂阴,九皋振响,丹丘福庭,无以逾斯。
青松蟠户外;
白鹤舞庭前。
乾隆题,位于烟波致爽殿东侧
奇花文石娱朝夕;
白鹤苍松永岁年。
万壑松风殿
康熙第六景,位于松鹤斋之北,湖区南部高岗之上,建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此处是宫殿区最早的一组建筑,是康熙批阅奏章,召见百官和眺望湖光山色的地方。乾隆帝幼年时常在此聆听祖训,即位后改名为纪恩堂。
云卷千峰色;
泉和万籁吟。
乾隆题,位于松鹤斋北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彭元瑞、纪昀题 。
八十:即“木”。 十八公:即“松”
延薰山馆
康熙第四景,位于如意洲岛上 “无暑清凉”内的正殿,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面阔七间,前出廊五间,东西朝房各五间。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施彩绘,颇具山野情趣。
在正宫建成前,这里是朝房,是康熙接见少数民族首领和处理朝政的主殿,之后改为后妃寝宫。
此殿现在是按乾隆年间的布置风格所复原,北墙上方“敷畴丰泽”横匾为康熙御題,意思是让皇帝的恩泽遍布全国,让传统的道德文化陶冶百姓。
中楹:
石剑攒青,千林天杖合;
水衣索碧,一鉴月槎横。
乾隆题
篆袅猊垆知日永;
风清虬漏报情深。
乾隆题
云移溪树侵书幌;
风送岩泉润墨池。
乾隆题
西窗联
云标金阙迥;
树妙玉堂悬。
杜审言诗句
水芳岩秀
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五景。此景建于1703年,是早期为康熙皇帝的寝宫,是皇帝读书、静养之所。《热河志》说:烟薰山馆后,殿十五楹,在如意洲最深处,镜波绕岸,瑶石依栏。圣祖尝以几暇,读书其中,额曰 “水芳岩秀”。盖山庄内泉水甘冽,位于塞外诸泉之首,饮之少疾而体质敦厚,故康熙诗有“岩秀原增寿,水芳可谢医”之句,因题此名。明间正中面南悬康熙题“水芳岩秀”匾,面北悬乾隆题“奉三无私”匾。“三无私”是指“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三无私”为乾隆皇帝的自勉和规诫。
此殿曾为康熙帝寝宫,后为皇太后寝宫。乾隆年间,皇太后搬进松鹤斋,改水芳岩秀为乐寿堂,乾隆为此殿题匾“乐寿堂”。皇帝每驻热河,逢七月七日,皇太后带领皇后、妃嫔、公主在此举行乞巧盛会。
左壁联:
经书同杲日;
词赋和卿云。
后楹联:
波漾书林,来自九天甘雨;
花浮墨沼,长看四季祥云。
山月满庭,影疏横藻荇;
松风绕壑,韵远叶笙簧。
九夏生风,六月无暑;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
云山胜地
康熙第八景,位于烟波致爽殿后,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为面阔五间两层楼,正宫区最高的建筑,是皇帝与后妃们观景赏月的地方,也是皇帝与后妃在宫中早晚拈香礼佛的地方。
《热河志》说:烟波致爽之后,高楼特起,八窗洞达。俯瞰群峰,夕霭朝岚,顷刻变化,不可名状。圣祖御题额曰“云山胜地”。楼之西楹,奉佛像,圣因净业,秀揽青蓉,高宗御书榜曰“莲花室“ 。
地灵延昼永;
峰秀蔚云兴。
春归禹甸山川外;
人在尧天雨露中。
云影澄观,妙悟太空参合相;
山光悦性,静园常住识真如。
四面云山
康熙第九景,位于梨树峪、松林峪与西峪三条峡谷交汇的制高点上,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为一座十六柱大型方亭。是清帝重阳时节登高处。《热河志》说:山庄西北隅最高处,一峰拔地,构亭其上,圣祖御题额曰“四面云山”,联曰:“山高先得月,岭峻自来风”。是亭切汉凌霄,群山拱揖,各开生面。东眺天桥,云垂檐际;南则玉冠诸峰,望如屏列;北则金山,黑山屹歭;广仁岭迤西诸峰,盘礡案衍,络绎奔赴。凭虚纵览,万景天全。此亭为1977年修复。现存方亭为1982年复建,与原址有异。
山高先得月;
岭峻自来风。
康熙题
西岭晨霞
康熙第十一景,位于如意洲西北、沧浪屿西侧,原为建在澄湖岸边的一坐西向五间三层楼阁。每当朝霞泛彩之时,临楼西望,山岭披辉,晨烟带露,气象万千,故康熙題额“西岭晨霞”。此景现只存基址。
云卧天窥无不可;
风清月白致多佳。
乾隆题
窗外远山如黛色;
槛边列树作涛声。
莺留花下立;
鹤引水边行。
白居易《春暖》诗句
锤峰落照
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十二景。此景约建于1703年至1708年,是清帝登高远眺之所。位于榛子峪北边山冈之上,有座面湖而立型敞亭,卷棚歇山顶,康熙皇帝题额“锤峰落照”。每当夕阳西下,东方诸山一片苍然,唯有磐锤峰矗然倚天,呈金碧红紫,光彩夺目,令人称奇叫绝。康熙、乾隆、嘉庆曾在近黄昏时率文武百官及少数民族王公贵族,登亭举行蒙古风味的野宴,并观看磬锤峰落日余下的雄奇俊秀的景象。此亭与“北枕双峰”、“南山积雪”、“四面云山”三亭均位于山庄岗峦之巅,遥相互应。
岚气湿青屏,天际遥看烟树色;
水光浮素练,风中时听石泉声。
康熙题
风泉清听
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十六景。此景建于1711年,位于松鹤清樾西,原为康熙看望母亲时的休息处,后做乾隆的书斋,景名取自孟浩然诗“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的意境,康熙为门殿题额“风泉清听”。乾隆为后书斋题额“秋澄斋” 。
《热河志》说:松鹤清越之西置三楹,曰“风泉清听”,有泉出两山间,注溪穿窦。风来涧谷,则听益清远,与松声鹤韵相应答。清代,在这组建筑物之前有清溪流出,水滴石板,叮咚作响,如鼓瑟弹琴。
素影写波,澄境原无暑;
清风拂林,爽气最宜秋。
乾隆题
青枫绿屿
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二十一景。此景约建于1709年,在北枕双峰亭与南山积雪亭之间的山鞍部,为一处庭园,下为悬崖绝壁。此处多枫树,叶茂荫浓完全可与江南的梧桐和芭蕉相媲美。庭园南部是半圆形的篱笆墙,进月门,东侧有殿3间,面西额题“霞标”。每年中秋佳节,乾隆皇帝策马登山 ,临此听鸟观山,登高赏月,吟诗诵赋。篱笆门的正面有南向殿 3间,额题“青枫绿屿”,殿后粉墙横隔,墙根山石疏点,过月亮门,便是正殿,殿额为“ 风泉满清听”。院西有吟红榭殿 ,每当霜秋,锦树分丛,丹霞沉彩。乾隆帝常临此殿,透窗欣赏。
笙簧响入疏松里;
锦绣云从翠壁来。
疏幕几重当昼卷;
遥山三面送青来。
香远益清
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二十三景。此景建于1706年,取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之句而得名。院内每当荷花盛开之际,雨过风来,荷香四溢,芳菲袭人。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曾多次在此与大臣、蒙古王公饮酒赋诗。1780年乾隆皇帝还在这里接见了六世班禅。
乔木拂窗连岭翠;
澄波映槛接天光。
远见波光来玉涧;
近临山翠入书窗。
远近泉声
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二十五景。此景建于1705年,整组建筑由南至北依次排列三进殿堂,最南为门殿,康熙题额为“招凉榭”,榭后为主殿,康熙题额为“远近泉声”,东侧为“聚香斋”。斋后面建有一座凉亭,康熙题额为“听瀑”,当年这里既能感受到山谷中水势的奔腾,又能聆听到瀑布的叮咚声。
四围山色连云汉;
一径林边去暑风。
听瀑亭
四面浮青开日景;
一泓澄碧见天心。
云帆月舫
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二十六景,建于康熙四十二至四十七年。一年夏天,康熙皇帝在离宫的延董山馆里接见蒙古的王公大臣后,在一片云举行了一场歌舞晚会,有一个舞蹈是“龟蛇闹海”。金蛇银蛇如练腾挪,金龟银龟似盖翻滚,博得皇上及王公大臣的阵阵热烈掌声。入夜之后康熙梦见自己乘船到了东海上的蓬莱仙岛,殿堂,庭院立于白云之上,与云帆月舫烟雾蒙蒙,舒适异常,真有飘飘欲仙之感,正高兴时,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康熙皇帝大惊,但脚下之舟未动,他仔细一看,见有灵鳌驼舟沉稳如山,康熙皇帝醒来很是高兴,便建了此处景观。
疑乘画棹来天上;
欲挂轻帆入镜中。
乾隆题
秋心宛在水精域;
晴色遥呈罨画天。
照涧波萦青雀舫;
轻桡香趁木兰堂。
石矶观鱼
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三十一景。此景建于1706年,亭子依山临溪,溪边有巨石,石平如砥,是清帝借余暇之机,到石矶处边休息、边观鱼、边垂钓,从中体验庄子知鱼之乐的雅趣。
《热河志》说:由远近泉声而下,略彴(zhuó)斜通,清溪一曲,有石矶焉。俯仰澄波,潜鳞涵泳,噞喁(yán yǒng)瀺灂(chán zhuó),悉可指数,如浮空际,如在镜中,石平如砥,可以坐钓。作亭其上,东向,额曰“石矶观鱼”,联曰;“柳嫩牵诗舫,鸥眠稳钓矶”,可以想在沼之文游、仰在川之圣悟矣。
柳嫩牵诗舫;
鸥眠稳钓矶。
镜水云岑
康熙三十六景之第三十二景。在澄湖东面的金山岛西侧,有一座倚靠高耸的假山而建的大殿,康熙题名为“镜水云岑”,意思是“如镜的湖水、云雾缭绕的山峰”。此殿坐东朝西,长5楹,进深两间,殿周围有回廊环绕,殿前有7间敞厅门殿。此景三面临湖,彩绘鲜明的回廊倒映在水中,栏杆的阴影错落地印在地面和建筑上,景致十分幽丽。殿外远眺可见湖区的烟雨楼,山区的南山积雪等景,湖山相互映衬,显得多姿多彩。而波光和远处山峦间云烟的变幻更是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如同在欣赏镇江金山岛的佳景。门殿前有石阶通向水滨,游人可在此处乘船,游览澄湖。
双涧常流月;
千峰自合云。
乾隆题
翠接东山浮柳嫩;
泉连西苑泛花新。
双湖夹镜
康熙第三十三景,位于西湖岸边,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西湖上用石条垒砌的一座山庄内最大的堤桥,两端各有一座宝坊,南侧为“长虹饮练”,北侧即为“双湖夹镜”。
《热河志》说:湖水自东北入南,汇山泉为小湖。山口石堰横亘,堤岸天成。南北卧长桥,水从西而东泛衍为大湖。跨桥宝坊二,其北额曰“双湖夹镜”,南额则“长虹饮练”。盖堤桥左右,分一湖为二也。石稜沙觜(zuǐ),迤逦连延。每曦光散晓,魄影澄秋,如玉镜新磨,冰奁(lián)对启,凫鹥(fú yī)水鹤,顾影飞翔。天水空明,烟云演漾,双湖胜境,难画难书矣。
野静山气敛;
林疏风露长。
乾隆题
窗间树色连山净;
户外岚光带水浮。
乾隆题
避暑山庄
承德避暑山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
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避暑山庄以朴素淡雅的山村野趣为格调,取自然山水之本色,吸收江南塞北之风光,成为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整个山庄东南多水,西北多山,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园林史上一个辉煌的里程碑,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
1961年3月4日,避暑山庄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同时公布的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4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