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苏联作家的肖洛霍夫的诺贝尔奖作品《静静的顿河》——之五
如果要了解俄国的哥萨克,就看《静静的顿河》。
时年23岁的肖洛霍夫,写出的《静静的顿河》,堪称百科全书,不仅是了解哥萨克,也是俄罗斯民族的巨幅生活画卷。
只要涉猎过俄罗斯文学的人都知道,俄国文学不乏大家,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三部曲都是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品。
而对当代世界影响最大的苏联作品无疑是《静静的顿河》。阅读《静静的顿河》,人的感觉会随着小说情景演进,书中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复杂多变桀骜不驯的格里高利,放荡妖冶的达利亚,忠贞贤惠的娜塔莉雅,狡黠又笨拙的福明,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些人物好像从书里跳了出来,跃然眼前。没有雕琢的真切感,是艺术真实中高贵的“诚挚”,他们不是简单的临摹白描,而是包含生动的笔触,让人物自己活跃起来。这种艺术魅力无法复制,却可以重复,任何时代都可以无障碍地对其艺术形象解读。
当初阅读 《静静的顿河》,我就觉得他与同时代作品不同,我甚至认为《静静的顿河》不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品(当时苏联文学创作基本方法)。小说中没有正面人物没有评价,没有一句说教。。当你读完,总有一种在历史巨大帷幕下个人命运的苍凉感,挥之不去。一个剧烈动荡的年代,普通人的命运往往为涌动的东西所裹挟。
《静静的顿河》是最纯粹的文学,个人认为它的文学价值史学价值大于思想价值。那种认为《静静的顿河》是了解哥萨克也是关于人类生活场景的百科全书的说法,迄今也不过时。
《静静的顿河》被译成92种语言,上百个国家多次再版,发行量超过一亿册。1965年,肖洛霍夫因《静静的顿河》获得诺贝尔奖。
肖洛霍夫,是继托尔斯泰之后最伟大的俄国文学家。
2019.6.27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3LzE4MDUvMjI2NDc4Njc0XzFfMjAyMTA3MTgwNTMwNTk1NTE=.jpg)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