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月,大概是近几年来距离写作最远的一段时光,心绪纷乱,提笔困难,不仅仅是因为被无尽的琐事所扰,一个月前岳父的溘然辞世,似乎也让自己忽然淡退了部分提笔的热情。尽管我和他没有血缘关联,尽管“死”对那个在病痛中苦苦煎熬近两年的老人来说,也算是一种解脱,但是,这些时间以来,那个看起来有些肥胖的身影总会不时在眼前浮现,还有那慈祥而又憨态可掬的笑容,耳边那始终对我充满热情且带着无限宽容的话语,以及他与两个孩子之间建立起来的血脉联系……让我在他离开之后的这一个月里,不时萌生真切的怀念,偶尔于猝然间在心头涌上悲伤与遗憾。
或许是性格使然,抑或是总觉得来日方长,我和他之间,从来没有过一次完整的推心置腹般的交谈,也没有过格外温馨而又亲近的时刻。如今,他离开了,关于他在病中的呻吟与痛苦,在回想的画面中仿佛被自动过滤掉了,或者已被压缩成时光相册里薄薄的几帧,而关于他的慈爱、宽容、憨厚、温和、善良,却显得愈发清晰,愈发厚重。从中年到老年,生命最初的风景不可避免地逐渐变得脆弱,变得不堪一击,仿佛光阴的指头轻轻一摁,就会像易碎的镜子一样,裂出一道无法修复的缝隙,或者无端地残缺出了一角。于是,慢慢地,我理解了一些人的小心翼翼,理解了一些人从暴躁到平和的蜕变,也理解了原先认为不必要的唠叨、担忧与热情。“目光里,不想错过,就用尽全力的活着,不计后果的爱着 ”,用尽全力地活着与爱着,终究不可抗拒生命中的失去,只不过是让自己在风景破碎的时候,少一些遗憾与痛悔罢了。因此,老人们的唠叨与日俱增,且如出一辙,从衣食住行到日常天气,总会延伸到同一个终点,那就是要好好的,不要冻着,不要饿着,不要摔倒,不要生病,不要争吵……用同样的语气,对同一拨人,不厌其烦说着,叮嘱着。从曾经的不耐烦到如今的习以为常,我们也逐渐理解这唠叨的背后,是一个老去的人在经历过太多失去之后,心里堆积起了越来越多的忧虑与惧怕,他们生怕自己的一次不经意的疏忽而导致新的不可挽回的破碎,所以,要更加用力去爱。而人到中年的我们,也一样慢慢地,对老人和孩子诸如头疼脑热的风吹草动,保持一分格外的警惕之心,甚至,言行里多了很多顾虑与小心,对体检单上亮起的红灯,不再像过去一样满不在乎。生命里接连到来的失去,不是在将我们的内心锻造得更加坚强,而是,在让我们变得愈发脆弱,让我们担心下一个失去更早或忽然地到来,或者,担心因为自己的忽然缺席或离开,那因“失去”而生的悲痛去长久地折磨至爱的人。
冬至日,久违的阳光重新铺满大地,空气中还吹拂着冷冽的风,远山和河流在阳光下,面目还有些冷峻。我们牵着孩子的小手在明亮的河岸漫步,看着她欢笑、跳跃,扮各种各样的鬼脸,而老人紧跟在我们的身后,脸上泛起涟漪般生动的微笑,阳光像一只温柔的手抚摸着那沟壑纵横的皱纹。
温暖就悄悄地弥漫开来,这一刻,不需要任何文字来赞美和描述,我们的影子,就像是阳光在大地上写下的,动人而美好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