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舍手记】关于麻雀的几个片段(再续)
6
书房墙角就有个麻雀窝。
装修房子时,师傅特意在墙角钻了个洞,拳头样大小,为安装空调预留下通风口——麻雀窝就筑在通风口里。
对这个房子来说,麻雀是比我更早的居民,在我搬进来之前,它们捷足先登,霸占了通风口,衔来枯草、苔藓、羽毛,填塞进去。
怀着被春天激发的繁衍欲望,麻雀两口子不停地往洞里填塞巢材,而我在书房里看到的情形,是时不时就有枯草和苔藓从洞口掉落,落在墙角的书架上。
得想个办法,把书房里边的洞口封起,不然,说不定哪天新出生的雏鸟也会滚落下来。
想到这种悲剧的可能性,眼前仿佛已经看到小时候见过的场面——光秃秃的雏鸟连同它们的巢穴,整个儿掉落在大门口的样子。
用什么封这洞口呢?对了,抽屉里有一卷透明胶带,可以用上。透明胶带如同一扇门,有了这扇门,我和麻雀就相安无事了。
只是这扇门太薄,并不能阻挡麻雀一家子叽叽喳喳的声音,每年春天,直到夏初,那声音像开了锅的沸水,几乎要把锅盖掀翻。
整个繁殖期,书房里没有安静的时候,麻雀的叫声从天亮响起,天黑透了才歇。也难怪,麻雀太多产了,一次能孵六七只雏鸟,这么多雏鸟挤在那么小的墙洞里,每一只都想往外钻,争取进食的优先权——让亲鸟一回来就能喂上,自然是没个消停的时候。
麻雀的孵化期有12天,出壳后,需要亲鸟喂养半个月才能出巢。雏鸟出了巢就不再回到墙洞——这也是所有雏鸟的共性,一旦出巢就不再飞回。
出巢的麻雀雏鸟仍旧需要亲鸟喂养,跟在亲鸟后面,亦步亦趋,发出稚嫩的乞食声,撒娇似的拍着翅膀,那模样,和小孩儿张开双手,以娇憨的声音求大人抱抱没有两样。
一窝雏鸟全部出巢后,隔不了多久,麻雀又开始了第二窝后代的生育。直到七月盛夏,墙洞里的麻雀窝才算安静下来,静悄悄,没有一点声音,这也意味着,麻雀两口子在这一年的繁殖使命已经完成,可以自由闲逛,享受一段无所事事的时光了。
到了下雪的冬天,麻雀又会想起墙洞里还有一个老巢,可以让它们躲避寒冷这头猛兽的侵袭。麻雀钻进墙洞,挤在一起,把小小的身体缩在羽毛和枯草堆里。当我走进书房,偶尔会听到它们微弱的叫声,一只仿佛在说:好饿啊,好饿啊。而另一只就会给以安抚:忍一忍,风已经小了,雪就要停了,很快就是春天了。
7
每次出门,在楼道口总会遇见两只麻雀,当我看它们的时候,它们也抬起脑袋,看看我,一只蹦几步,另一只紧跟着蹦几步;一只飞到树枝上,另一只也随后飞过去。
很明显,这两只麻雀是一对儿。
它们是住在我书房墙洞里的两口子吗?在门口遇见,心里就会冒出这样的问号。
一定是的。我开启自问自答模式,对自己说,一定是的。
这两只麻雀看我也是一副老相识的样子,不躲避,不慌张,从容淡定,就差跟我打招呼说“你好”了。
两只麻雀在一起也时常会聊天,你一句,我一句,煞有介事,有时还会凑到对方耳朵边上聊,像是讲什么不方便让别人听到的话。
这两只麻雀也时常会飞到我窗口,下雨天飞过来避雨,大热天飞过来躲荫,还会发出“噃、噃、噃”的声音,像是在啄食着什么,啄了几下后,又把嘴喙在窗栏上来回摩擦,像吃完大餐的人用餐巾擦嘴。
可那窗口哪有什么大餐。
苇岸在《大地上的事情》里也写到这种场景:“它们将短硬的喙像北方农妇在缸沿砺刀那样,在枝上反复擦试。”
不止麻雀,多数鸟儿都喜欢摩擦嘴喙,得闲就在树枝上擦,在石头上擦,左一下,右一下。
起初以为这不过是鸟儿的小动作,就像它们抻翅膀、摇尾巴一样,是为了吸引异性的注意,故意搔首弄姿的显摆:看,我的嘴多美,多亮。
没错,鸟儿摩擦嘴喙,确实是为了嘴喙的美观,为了保持嘴喙的洁净与光滑,但这“美容小妙招”并非是臭美的小显摆,而是关乎鸟儿性命的事——对鸟儿来说,嘴喙也起着武器的作用,得时常保持它的锋利,尖锐,才能在关键时候发挥作用,捕捉到食物,抵抗住对手。
鸟儿梳理羽毛前也会摩擦嘴喙,这时,嘴喙的作用就是梳子,先把梳子弄干净了,梳理起羽毛来才更利索。
鸟儿会替自己梳理羽毛,也会替伴侣梳理羽毛,这是它们向对方示爱的方式。我门口的两只麻雀就时常替对方梳理羽毛,看它们那么亲密的样子,会觉得,动物们的情商可一点也不比人类低,甚至比人类更懂得享受情感生活,懂得表达。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