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整理学》所谓创造,不过是思想片段的二次排列组合。

书海泛舟,人间清欢

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681本书

《思考的整理学》

大家好呀~
今天,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思考的整理学》一书的共读。
接上篇:《思考的整理学》像酿酒一样思考,感受、寻找、等待、调和。
01.
编辑的精髓
英国有一位名叫T. S. 艾略特的文学评论家。他也是二十世纪最负盛名的文学家之一。
关于这位艾略特先生,坊间称其「终其一生都未曾著过一部书」。当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书籍非常的多。
坊间之所以会有这些传言,不过是因为以他名字命名的书,都是他发表过的文集的集合。也就是说,他并没有完整地从无到有构思、完成一本书。
纵观他的文集,你却会发现,他一篇篇文章或作品,虽然单独来看并没有那么的卓尔不群,但一旦将它们集结起来过后,就会给人一种不可思议的惊喜。
他的故事,不由想到了一句话:全部并不是部分的组合。
原本独立的一部分,在变成更为庞大的整体的一部分后,它的个性就会因为不同的编排顺序发生变化,给读者带来不同的感觉。
换言之,如果将写作视为「第一次创作」,那么将原作编辑到一个全新的、更庞大的作品框架中去,则可以称之为是「第二次创作」。
当我们留心将收集的一些觉得有趣,但碎片化的知识和想法,放在一起进行排列组合过后,依旧能够绽放出生命力,创造出令你都意想不到的价值。
因此,我们在有所思所想的时候,就可以把脑海里浮现出的思想片段一一写在卡片上,待到卡片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将它们像发牌一样排列起来,直到最终呈现出让我们自己感到满意的结果。
02.
编辑的催化剂
与产生思考碎片一样,我们在这把碎片进行排列组合,创造新的价值,也离不开「催化剂|」的帮助。
良好的催化不仅不会牵强附会地将现存的事物硬生生地凑在一起,还会以一种非常自然的方法让现存的事物之间产生化学反应,就好比灵光乍现。

但是,灵感不会在不毛之地产生,从无到有是不现实的。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将那些已经有的知识、经验、情感给串联起来,再加入自己的个性,产生新的知识、经验和情感。
因而,为了避免被过去的经验给干扰,我们还需给想法们一段沉睡的、忘却的时间,以便在头脑中为他们准备一个自由结合、产生化学反应的环境。

毕竟你要知道,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

03.

意外收获

我们开始过度在意一件事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因为忽略了它周围的事物,而妨碍到思考的自由性与全面性。
因此,便需要我们主动给中心区域的事件降降温,让注意力暂时转移到周围的事情上面去。
举个例子,便是老师讲课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谈论些与主题无关的问题。期间若是有学生因为对题外话印象深刻,而把主题牢牢地记了下来,便成功达到了授课的目的
同理,我们在自主思考时,也可以适度关注中心点以外的话题,通过适当地延伸,来加深自己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理解。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下一篇里,灵遥将继续为你带来将碎片化的知识变成知识树的方法。
敬请期待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