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同光十三绝的十三位京剧名家,你都知道吗?

世界上有三种古老的戏剧:一种是古希腊的悲剧与喜剧,另一种是印度的梵剧,第三种就是中国的戏曲。戏曲是以歌舞表演故事的艺术。中国的京剧正是戏曲诸多剧种中的典型代表。

京剧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从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以后,南方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第一个进京的徽班是“三庆”,由扬州盐商江鹤亭(安徽籍)组织,高朗亭率领。他们以唱“二黄”声腔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拔子,梆子和罗罗腔等,由于声腔及剧目都很丰富,很快便压倒了当时盛行于北京的“秦腔,”许多秦腔班演员转入徽班,形成徽秦两腔的合作。由于西皮调的前身即是秦腔,因此可以说这是二黄与西皮的第一次合流。

后来,另外三个徽班------“四喜”“春台”“和春”也来到北京,京剧的梨园又有了很大变化,盛行多年的昆剧逐渐衰落,昆剧演员也多转入徽班。到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1),湖北演员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进京,带来了楚调(西皮调),在京师与徽班造成了第二次西皮与二黄合流,形成了所谓的“皮黄戏”。

在清朝的同治年间,有十三位演员最为有名,在京剧的行程上起了很大的作用,被称为“同光十三绝”。光绪年间由画师沈蓉圃彩绘了他们的戏装画像,流传至今。

京师里形成的皮黄戏,受到北京语音与腔调的影响,有了“京音”的特色。由于他们经常到上海演出,上海人就把这种带有北京特点的“皮黄戏”叫做“京戏”,戏也是剧,因此京戏也叫“京剧”。又由于京剧的艺术水平在中国戏曲中名列前茅,后来在中国流行,所以也被称为“国剧”

京剧还曾被叫做“平剧”,因北京曾经被叫做北平。在北方还有一个剧种叫“蹦蹦戏”,又叫评剧

,虽与“平剧”的音一样,其实与京剧是不同的剧种。此外,京剧还有过许多名称:“乱弹”“黄调”“京簧”“京二簧”“大戏”和“旧剧”等。

同光十三绝,依次为陈长庚,饰《群英会》中之鲁肃;卢胜奎, 饰《战北原》中之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雪》中之莫成;杨月楼,饰《四郎探母》中之杨延辉;谭鑫培,饰《恶虎村》中之黄天霸;徐小香,饰《群英会》中之周瑜;梅巧玲,饰《雁门关》中之萧太后;时小福,饰《桑园会》中之罗敷;余紫云,饰《彩楼配》中之王宝钏;朱莲芬,饰《玉簪记》中之陈妙常;郝兰田,饰《行路训子》中之康氏;刘赶三,饰《弹琴家》中之乡下妈妈;杨鸣玉,饰《思志诚》中之闵天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