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2021年6月14日,是父亲离开我整整十一年的日子,这十一年来,父亲的音容笑貌一直萦绕在我的脑际,绵绵不断的思念如雨打窗棂一直敲打着我的心坎。父亲出身贫寒,生前是一名人民教师,从教四十多年来,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桃李满天下。他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和一辈子的心血都献给了党的教育事业,也把最深沉的父爱和无尽的思念留给了我。回忆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光,有件事让我终身难忘,记得我考上沁阳一中时,是父亲骑着自行车把我送去学校的。由于学校来自济源的人寥寥无几,父亲怕我孤独,临走时特意把我叫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你已经长大了,要学会照顾自己,一定要和同学们搞好关系。要好好学习,不要荒废学业。生活上要节俭,该花的钱一定要花,不该花的钱不能浪费。凡事要三思而行,该做的事情一定要做好,不该做的事情千万不要去做。”总共四句话,有嘱托、有关心、有告诫、有希望。其实,平时父亲和我聊天很少,可以看出来,这四句话是他深思熟虑过的,饱含了对我深深的爱和期望。这四句话,在我之后的人生道路上,每每响彻耳边,鞭策我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虚度光阴的人,一个无愧于良心的人。高中异地求学,两地相距三十多里,每次回家必经过沁河。当时沁河还没有架桥,回家都要坐沁河边上的小船才能过去。记得有一次,由于学校有事突然放假,我给家里打过电话后就骑着车子往家里赶。不想天突然下起了雨,我害怕天黑到不了家,就冒着雨往家里赶。一路上,又饥又累又冷,此时才真正体会到了异地求学的艰难,此刻多么希望有人能给我送把雨伞啊!到了沁河边时,我刚把自行车推到船上,就听见河对岸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顺声音望去,那不是父亲吗?只见父亲伫立在雨中,瘦瘦的身影,微微弯曲的背,眼神急切地朝着河对岸方向张望着,手不停地挥着。也不知他在雨中等了多久,好像半截身子都淋透了。我一边应答着,一边也向他招手,不争气的眼泪却不住地往下流。穿上父亲给我拿的雨衣,瞬间温暖了许多。我说,下这么大的雨,谁让你来送的?看你淋的。父亲没说话,只是对我笑笑。事后还是满自责的神情,好像我遭雨淋都是他的错似的,让人看了好心疼。可那时的我,当着他的面连一声感谢的话都没有,现在想起来,真是好自责啊!记得我刚上班时,由于资历浅,经验少,再加上性格也较内向,不能很快融进工作大环境中,时常觉得孤独委屈,心灰意冷。秋收时节,正赶上收花生,我请假回家帮忙,父亲见我闷闷不乐,问缘由,我一股脑儿向他道出了心中的烦恼和困惑。父亲听着,一边拔花生,一边和我聊起了许地山写的《落花生》。他说,花生朴实无华,不爱炫耀。它只是把果实埋在地下,无声无息,默默无闻,不急于表露,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看花生就是这么低调,能放低姿态,把自己置于卑微的泥土中,一点点壮大自己。它本本分分,老老实实,从不挑三拣四,安于自己的环境,不抱怨,不气馁,不喧哗,不管生活赐予的是灿烂阳光,还是一地风雨,它都照单全收,顽强地活出自我。最后才能结出珍贵的果实。父亲的话让我豁然开朗,一下子释然了。做人,何尝不是这样啊!一个人千万不要太看重外表这个玄虚的东西,只有内心丰盈,足够强大,你的人生路才能走的更加充实。父亲没有讲大道理,但他用生活中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事例教育了我,让我彻底走出了那段阴影。父亲常年在外教书,没有时间顾家。但每星期天和节假日,家里都能看到他勤劳不知疲倦的身影。家里和地里的活他都抢着干,总想着多干点事为母亲分忧解难,替家里减轻负担,本该身心休息的时间成了他最繁忙的“劳动节”。此外,为改变居住环境,他省吃俭用起早贪黑率领儿女们修房盖屋,一生为儿女操碎了心,两座高楼是他一生勤俭持家的见证。退休后,辛勤耕耘一辈子的父亲本该颐享天年,好好休息一下。但为了儿女们能过的更好,又不辞辛苦地帮忙看店经商,打揽生意,呕心沥血,费尽心思。由于积劳成疾,不到70岁就身染重病。生病后一边吃药一边还时常惦记儿女们的生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就是父亲一生的真实写照。十一年了,这一桩桩,一件件,父亲慈祥的面容、清瘦的脸颊、疼爱的眼神依然时常在我眼前浮现,宛如昨天发生一般。父亲的一生,是教书育人奉献的一生,是为儿女们辛苦操劳的一生。他一生命运多舛,文革期间曾被打成“臭老九”,受尽了人间磨难。他没有过上多少舒坦的日子,也没有享受多少天伦之乐。但他的正直善良,坦荡磊落,诚朴敦厚,勤劳节俭的优秀品质,深深的在我身上刻下了不灭的烙印,成了我一生最好、最大、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受益终身。亲爱的父亲,您在九泉之下安息吧!如果有来生,我还要做您的儿子!
作者简介:郭红文,河南济源人,宁安市作协会员,就职于济源五龙口镇人民政府。有文散见于《济源日报》《济源文学》《大河文学》《金石文学》《宁古塔作家网》《当代精英文学》《中州作家》等媒体。其中《情系黄河滩》获得济源市首届“黄河情”征文大赛一等奖。闲暇之余,喜欢读书,喜欢用文字思考人生,喜欢用手中的笔杆去敲醒每个人的黎明,去温暖每个人的心灵。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手机:13849531938;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