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道修行指迷:道家炼气修真的初步法门!

经常会有道友来想我问询关于修行的基本法门,其实之前也发了很多,今天再发一篇很务实的法门,希望大家可以珍惜这份因缘。

有这么一句俗语:“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钱,什么都有,但不能有病。”这句话很实在!在这经济社会里,没有钱是很痛苦的,同时也说明大众对健康的重视,因为生病更痛苦,自己遭罪不说, 首先事业没精力干了,家人也跟着受累,况且,现在的医疗费很高,能赚得了钱,不见得能看得起病,更不见得能买得了命。所以说,健康是评价一个人生活素质的标准,没有健康,也就证明生命已至尽头,你其它所拥有的一切都是人家的,包括自己的妻、子、财产等,可谓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最终还是一无所有。

人其实并无贵贱之分,再怎么金贵也摆脱不了自然生旺墓绝的造化之规,还不是和大家一样经历生老病死,当在力不从心之时,也会怀念往日的刚健,当常觉气虚而懒倦时,这是躯体衰败的标志,你开始老了,青春已成回忆,疾病从此相缠,日暮夕阳,快到时候了!人一生无论过的多么满足,细想起来,都是苦多乐少!生命就象一盏灯,灯油就是生命的原动力精气神,不知节制的消耗,只能最大限度的制造苦乐,灯油过早燃尽,生命从此结束。圣师祖早就发现了这个道理,教导人们遏制性情,去除欲望,保精固气等方法,减少灯油的消耗,这是“道法自然”的思想!同时圣祖师又发现了一棵枯萎的树,通过移花接木,砍掉病根,嫁接新芽,能再次焕发青春光彩,从而达到添油续命的目的,这是“我命由我而不在天”的理论依据及行为手法,也是传说中的神仙之道!你能读这篇文章是你缘分的开始,只要热爱生命,就请放下心来跟我学道,今日下手不晚,炼气修真延年,让时光倒流,让宇宙反演,让疾病康复,让青春再现,愿君立大志,携手炼飞仙。

夫学道,就是要学神仙之道,就是钟吕正统传承,谓之金丹大道,只有金丹大道才能全性命,通幽微,冲破生死关口,入众妙之门,世上无二法,只此为正途!世所谓曲径通幽,不过是旁门小术者以此自慰而矣,徒费光阴,终究无成,虽言金丹大道为天地至尊,非志士莫能行,然天地无亲,常付善人,虽愚夫愚妇也可行之,这就是道不远人,人自远道!道在目前,百姓日用而不知,日用者,精气神也,不知者,不知此乃延命之本,仙家阴阳颠倒由此立基!其法不繁,其诀至简,人人能行,各个可炼,区别在于有无道心道志而矣!祖师慈悲,历劫显化,婆心传教,可惜大多数人只看眼前,不知生死,又有几个人立志全真?!正所谓有缘得之而不炼,无缘欲得而不见,这棵无根树,是缺乏道心道志,故尔天雨不眷恋。

大道至简,不过有无之间!演之极繁,工夫细微,差之毫厘不作丹!其简者,行往坐卧皆可抱元修行,其繁者,功程验证,须师临炉指点,其简之又简者,口诀不过半句,最多不超过三个字,其繁之又繁者,须师传、读经、悟道、以至学贯天人,这就是神仙之道,正因为是神仙之道,所以不同于世间道,它可以从有到无,无中生有,化假为真,变腐朽为神奇,所以“有”是假有也是真有,通过无为来分界,因此,无为不是高层次,只是登堂入室的门槛,是阴与阳的临界点,世上多少修行人,都把无为视为最高的道,这是误解祖师经义,因此世间少神仙!紫阳师祖曰:“饶君聪明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又曰:“上乘修行可依丹经按图索骥,初步入手,必赖师传。”故仙家入手之诀,历代首重心传!所谓:“书上得来终觉浅,求师破迷方为真。”即此也。

我师曰:“吕祖传下逍遥诀,只教凝神入气穴。”凝神者,收念入心也,此心,非血肉之躯,乃中宫心位,居降宫之下,神阙之上,中脘之后,夹脊之前,人体之正中,非一点,乃虚无之圈,大如宇宙等同,小如微末芥子,有形有象,强名曰之黄庭,非世传之中丹田,乃太虚之境,元神所居之舍,能化思虑,锁妄念,生智慧,召百灵,静则元神显现,动则真意收发,乃修真之关窍,入手之根本。其收念之法,先神注中宫,念亦随之,则千种思虑,万种妄念尽聚于此,止行攻守,化其戾气,渐归清纯,在此寂然不动之中,感而遂通,乃本性元神也。所以收念即是凝神,即是炼心,即是全性,是三归三,二归一,一归无,无中生有的逆返之道,是聚万念归一念,一念归无念,无念生真念的仙家不二法门,邱祖曰:“吾宗以炼气为始。”学仙之路,由此起步。

其气穴者,非世传之下丹田。下丹田只是安炉立鼎、烧炼药物、存储元阳之处,其形如海,能纳百川,故曰气海。而气穴者,乃海底泉眼,水火生发之地,救生恶死皆在于此,故曰生死之门。此穴不在脐后,不在肾前,不在体内,不在身外,在北冥极渊之处,会阴穴上二指,乃一虚无圈子,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形无象,又确实存在,经曰:“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因其开合有时,机动而发,故谓之玄关一窍,真气穴矣!此穴居海底极渊,幽暗无边,生杀刑德共存,隐晦莫测难辩,欲探北冥之玄珠,须引太昊破重暗,神精混合,以汞拘铅,则水底火发,元阳复始,玄关机动而开启也,修行由此立基,万法从此开始。

修真以炼气为始,以全性为终,以精为动力,以神为运用,以真水润真火,以真火化真水,至则水火即济,铅汞相投,大丹生!此中有真境,仙家二重天地四个阴阳要分清,不然术语错误理不明,修来修去一场空,初步立基,三炼实功,基础已成,三化之道,金丹修行即是炼与化及三与一的分合过程,三炼者,炼神、炼气、炼精,以后天中的先天补后天,是对躯体进行修复、补漏、调运,达到神全、气旺、精足的三全境界。三化者,精化气,气化神,神化虚,以先天中的先天提纯先天,从而做到由物质到能量的转化、升华。三炼为顺行,讲究道法自然,在后天地里调和阴阳,达到强身健体、疗病延年的目的。三化为逆行,通过盗取天机,在先天地里颠倒阴阳,目的在于征服自然。仙家修行专用的双轮涡旋太极图,正是将宇宙法规中、天罡禹步的正、反、顺、逆四种方式及能量进行合理的应用。

在了解以上基础理论后,就可以下手修行了。

一 、初步修行心法

炼神口诀: 双手环抱子午诀,四门紧闭守正中,万念归一入虚空,感而遂通真意生。

炼气口诀: 吐气三寸纳至踵,绵绵密密闭如瓶, 任凭气机荡脏腑,冲开毛孔人天通。

炼精口诀: 真意为媒两相融,伴随真人潜北冥, 浮游来回调水火,静侯极渊光明生。

二、 行住坐卧随时修行

行者调息至双踵,住者凝神太虚境, 坐者北冥探玄珠,卧者温养待药生。

三 、行持威仪

自然端坐,在中宫部位掐诀,左手在下右手在上,两手心皆向上相叠,先左手拇指掐右手无名指根子位,后右手拇指掐右手中指尖午位,即此内掐子午诀,外呈太极印。

后升腰,挺项,收颌,头如顶物,眼皮下垂,目开一线之光,接之由上至下放松全身肌肉,先由额部逐渐向整个面部放射无限慧笑,存思慈爱、轻松的美妙感觉,后闭目,将以上感觉传遍全身,此即宝相庄严,行持威仪。

四 、荡秽三息三闭气

先嘘一口气,排出体内浊气,随之闭口,以鼻细匀深长吸气至腹部,觉满时,勿作停留,随之口开一缝,将腹中之气从口中吐出体外三寸处,此一吸一呼为一息。如此三息后,待气吸满后不呼,闭气,稍待,如觉气少时,可展肋,再行补气三段,直至不能忍,以口呼出,此为一闭气,如此闭气三息后,再行三息调匀,后逐渐忘掉呼吸,入中宫虚境。

五 、止行攻守四种收心法门

1
其止者

在静坐之时,忽杂念纷纭,心意不知飘移何处,此时须立即警觉,速斩妄念,收拾身心,做到来而即止,生而即断,让其不得再生新念,如此一意守中,久之则无念也,此法以刚利见长,如同快刀斩乱麻,故又称之斩念法。

2
其行者

即用止法难以断其妄念,反而更觉心潮起伏,血涌滚滚,此时不可强加抑制,可顺而行之,任其自然遨游,久之念亦无念,入于虚空,此法以柔顺见长,如同涓涓细流,不拘以行,故又称之顺念法。

3
其攻者

猛药也,不宜轻用!如果各种方法难以收效时,可用移形换景之法,将心意转移到大喜大悲之事中,让其自然宣泄,久之喜亦不喜,悲亦不悲,心如平常,荣辱不惊,则无念矣,此乃紫阳师祖以事炼心法,素已猛烈见长,有以毒功毒,壮士断腕之意。

4
其守者

即庄子听息法,耳听于息,心相随之,久之心听于息,自然心息相依而无念矣,此诀以恒久见长,孤守一处,专注一事,故又称专一法。

六 、静中初步小景,不可迷恋

静坐中,忽有身如虚浮虚无,或身立宇宙或置身维谷,或高大伟岸如山岳恃立,或身在谷壶细小无存,或四肢五官移位,八荒六合难辩,或寂照中,目前如宇宙星空电闪一现而灭透彻心底,或在静中忽一震,有股无形强力向前猛推,至而身体前倾欲倒,等等一切,皆为初入虚境之象,不可认假为真心生迷恋,一意静守即可,否则止而不前。

道教继承了我国古代神仙思想;长生不死,修真成仙,成为道教的主要思想和修炼目的,因此道教十分重视医药和养生之术。本文介绍了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人在医药学方面的成就,并从服食、辟谷、导引、行气、房中五个方面论述了道教的养生健身之术,辨析了其中的科学因素与虚妄夸诞之说。文章认为,道教在医药和养生方面有不少科学的有价值的东西以及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应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加以发掘和整理,剔除其虚妄迷信因素,发扬其科学内容。

生死问题是人生哲学上的重大问题。生必有死,虽是辨证发展的必然规律,但人的欲望总是希望延年益寿,尤其是剥削阶级的最高统治者,总是希望长期保持富贵荣华、骄奢淫逸的生活,贪婪地追求长生不死。春秋时代,齐景公就说过:“古而不死,其乐若何?”(《左传》昭公二十年)战国时,出现了一批方士,为了迎合王公贵族求长生的心理,于是编造出海上有长生不死之药的谎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齐国的方士徐福等上书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许多仙人都住在那里,如能到达,可以求得神仙和不死之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徐福领着数千童男童女入海求仙。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派方士韩终等“求仙人不死之药”。(《史记·秦始皇本纪》)经过几年,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结果一无所获。汉武帝时,方士李少君对武帝说用丹砂可以炼出黄金,以黄金为饮器则益寿,可以见到蓬莱岛上的神仙,于是武帝派遣方士入海求安期生等仙人。齐国的方士公孙卿又对汉武帝讲黄帝乘龙上天的事,武帝听了深为羡慕说:“吾诚得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屣耳。”(《史记·封禅书》)秦皇汉武所迫切追求的就是成仙不死。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继承了古代的神仙思想。

《抱朴子》曰:“生可惜也,死可畏也。”(《地真》)故长生不死,成为神仙是道教的主要思想,也是道教的修炼目的。为了修仙长生,首先得却病延年,而医药的作用也在治病防病,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医药成为仙道修炼的必要手段。《抱朴子·杂应篇》说:“故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所谓“近祸”就是指人们患的各种疾病而言。早期道教如汉末的太平道、五斗米道都是将传教与治病结合起来。由于汉末曾有几次传染病、瘟疫流行,道教徒利用廉价的中草药、“符水”给人治病,使一些人获得再生,因之“百姓信向”,教徒遍布天下。所以葛洪把“延年益寿”,,消灾治病”说成道教的业务。全真道的创始人王喆说:“药者乃山川之秀气,草木之精华。……肯精学者,活人之性命;若盲医者损人之形体,学道之人,不可不通,若不通者无以助道。不可执着,则有损于阴功;外贪财货,内费修真。”(《重阳立教十五论·论合药》)这说明学道之人必须通医术,医药有助于宗教的宣传推广,但不能执着,以医为业,甚至借医药来贪取财货。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当然有损阴功,不可能修真成仙了。

概括起来,道教所以重视医药的原因有二:其一,要想修炼成仙,必须服食炼丹,而医药则是服食炼丹的重要手段。其二,医药可以济世活人,利用医药来治病救人,接近群众,是扩大宗教宣传影响的最好方法之一。

为了修真成仙,道教有种种修炼的方术,如服食炼丹、导引行气、辟谷、存神以及房中之术等等,所以葛洪说:“知玄素之术者,则曰唯房中可以度世;明吐纳之道者,则曰唯行气可以延年;知屈申之诀者,则曰导引可以难老;知草木之方者,则曰唯药饵可以无穷。”(《抱朴子·微旨》)道教的这些修炼方术,虽以修真成仙为目的,具有虚妄迷信色彩,但其中包含着古代医药和养生的科学内容。现就这两方面分述如下。

20世纪以来,环保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瓶颈。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历来十分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老子想尔注》提出了“守中和之道”、“冲气以为和”、“和则相生”等理论。“中和”之气具有“调和万物”的功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重要基础。可以说,“道”的本性就是“中和”的,是自然和谐的,只有天地自然的和谐,才会有万物的生长和成熟。“中和之道”是道教追求和谐生命、和谐自然的重要思想资源。

从“中和之道”的和谐思想出发,道教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教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反映了道教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和合共生的生态建设。

道法自然:中和之道的生态伦理

“中和之道”体现了道教“道法自然”的和谐生态伦理思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本性是自然而然的,以“无为”为法则。道化生万物,皆自然无为而生,不受任何外物所制约。

“道生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天地万物都由“道”所化生,因而“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万物都按照“道”赋予它们的秉性而存在,有自然生存、发展的权利,人类没有权利去破坏它们。人类对待万物的态度应该如葛洪《抱朴子内篇》中所称的“任物自然”,即遵循客观规律,与一切外物和谐共生,以获得人与自然在整体上的和谐。

“道通万物”的生态伦理。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该互相尊重、和谐共处,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道教还认为,道化生万物,但人是道的“中和”之气所化生的,是万物之中最有灵气和智慧的生物。因此,人居于“万物之师长”的位置,为“理万物之长”。也就是说,人负有管理和爱护万物的职责,人的行为要符合“天道”,人应该“助天生物”、“助地养形”,使自然更加完美,使自身与自然更加和谐。

“道贵中和”的生态伦理。道教从“道法自然”的整体出发,十分重视人对环境的依赖关系。道教认为,维护整个自然界的和谐与安宁,是人类本身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要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就要确保天地的平安。“道贵中和”,就是说人类社会与自然要维持一种和谐的平衡。《太平经》强调人类若想长久安宁,就必须使自身赖以生存的地球得到和谐安宁。为此,人类就要认识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去办事,这样才能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天人合一:中和之道的生态智慧

道经称:“天地合和,万物萌芽”,“天地不和,阴阳失度”,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太平经》认为,太阳、太阴、中和三气和谐而化生万物,因此在自然界中,太阳、太阴、中和三气缺一不可。只有阴阳二气相互和谐产生“中和”之气,并共同生养万物,才能有自然界的太平。《太平经》还进一步指出,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也是自然“中和”之气所生,即是说,天、地、人同为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本身就有着共生共荣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道教认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所谓“天地不和,阴阳错谬,灾及万民”,就是说自然生态失衡将直接影响到人类世界的生存。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几乎贯穿在道教思想的各个方面,如在自身修炼方面,道教所强调的是自身的和谐,追求的则是与道合真、长生久视。再如,历代道教徒都能自觉绿化造林,美化道教建筑的周边环境,道观内外的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正是道教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具体体现。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智慧。现代环境科学告诉我们:大自然具有一定的整体相关性,即自然宇宙间没有孤立发生的现象,一切都处在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中。人与自然也是整体关联的,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就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道教并不反对“人化”的自然,但是主张人改造自然应受道德的约束,应对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以谦下的精神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共存于同一个地球之中,又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那么人作为万物之灵,就有责任和义务协调、关照人与宇宙、天地、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

和合共生:中和之道的生态建设

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人类在享有对自然的权利的同时,应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去年召开的生态文明贵阳会议发表的“2010年贵阳共识”明确提出,“绿色发展与应对气候变化,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也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内容”。

道教从“中和之道”的思想出发,进一步阐述了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态伦理。《太平经》指出,人和自然万物的生命都有存在的权利,这就是“天地之大德”。“和合共生”就是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个基本准则,也是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的中国道教界,正在积极阐发和弘扬道教的生态智慧,践行着“和合共生”的中和之道,以全面推进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

积极倡导生态保护,着力推进生态道观建设。道教崇尚自然,历来就十分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早在1993年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的全国道教界爱国爱教先进表彰会上,就积极鼓励全国道教徒“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并对“植树护林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参加了在英国召开的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发表了《中国道教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宣言》,并正式加入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合会。此后,我国道教界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和生态道观的建设工程,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倡导植树造林,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中国道教协会于2003年初向全国道教界发出倡议,计划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立“中国道教生态林建设基地”。目前,“基地”已基本完成了植树造林任务,对民勤县的防沙治沙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提出“生态道观”理念,举办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生态道观就是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实现道教所追求的人间仙境。2006年,第一次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工作间(中国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前身)召开,通过的《秦岭宣言》提出了致力于营建环境友好型道教宫观的奋斗目标。2007年,第二次中国道教生态保护教育工作间举行,提出了7项具体任务,如将宫观的土地使用和管理纳入区域生态保护规划之中等。2008年,第三次中国道教宫观生态保护论坛召开,“生态道观”项目得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关注,也得到了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基金会的支持。论坛发布了《生态道观茅山宣言》,要求各地道观“建立健全生态保护和宣传教育的规章制度,大幅度提升住观道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最大限度地采用节能技术和材料,形成与周边自然环境和社区人群相协调的良性生态圈”。这使营建生态道观的活动走向更为广阔的空间,为道教参与环境保护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积极开展环保规划,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09年,中国道教协会形成了《中国道教界保护环境的8年规划(2010-2017)纲要意见》,向各地省(市)级道教协会下发。《纲要意见》要求各地方道协、宫观进行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将宫观的生态保护纳入创建和谐宫观的目标中,为建设生态道观、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新的贡献。《纲要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在资源使用中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如合理规划建筑设施,倡导文明敬香,最大限度地保护道教宫观周边的水资源等;把环保意识和行动落实到生活起居中,如倡导道教节俭的生活方式,提倡符合环保要求的养生健身方式等;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宣传环保,如倡议在所有道教节日和大型宗教活动中,都要突出生态保护宣传内容等。

积极宣传环保理念,着力推进生态和谐建设。在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笔者认为必须要注重“三个保护”的真正落实。即是说,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强调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生态文明的保护;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对自然生态和谐的保护。

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实现“四个观念”的根本转变。即是说,要实现自然观念的根本转变,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要实现价值观念的根本转变,用人类社会应有的道德伦理去约束无限消费的欲望;要实现伦理观念的根本转变,把伦理的指向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爱护环境;要实现生产观念的根本转变,人类应在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博爱万物的前提下利用自然,使人类与自然万物在高度和谐统一中相互转换物质和能量,最终实现人类与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在自然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方面,笔者认为要坚持“四项措施”的全面实施。即是说,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社会法制建设,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自觉意识。

综上所述,道教的“中和之道”倡导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中和之道的生态和谐理论,强调人与自然和合共生的生存之道,要求人类社会始终要遵循“道法自然”的生态伦理,遵循“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道教的这种生态文明思想,正是人类社会必须要大力提倡和加以推广的。特别是对于现代生态和谐建设,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推进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指导意义。

七 、神全证验

仙家凝神之诀,与世传各家不同,故证验亦不同,世传以无念入定为高,实则已入顽空歧途,谓之心死神死,非正道也,修仙之事,修其心死神活,无念之念!故静坐中,心中空空明明,无我无相,如秋月之照寒潭,如霜雪之凝碧苑,自然散其邪火,消其杂虑,降其动心,止其妄念,妄念止,则真念生,在此寂然不动之中,自然飘出一虚灵不昧之念,谓之真念,乃无念之念,本性元神也。我师曰:“在此不动之中,有其所谓动,丹士之心也。”达此验证,方可开启玄关。

八、神全证验

静中万念俱消,一灵独现,性光一绺,自然下潜,如电闪决破鸿蒙,似昊日洞澈重暗,北冥极渊,海底生烟,天火引发地火,光芒浩然席卷!轰然一声,物我两望,只有光圈层层八极弥漫。稍待不知时,地火二次迸现,一柱光芒冲九霄,天地之间一线连。稍待不知时,地火三次迸现,轰轰之声不断,光明充满大千,只觉朗朗乾坤小,宇宙如弹丸。此即初步阳光三现,玄关开启验证。如此静待,真景渐去,一灵回转,真阴真阳抱成团,外药虚空产。

至此阴精足,阳精满,顺则成人逆成仙,此中颠倒须心传,辨水源清浊,识药物老嫩,体生杀刑德,掌火候消息,牵得白虎归家养,入炉中锻炼,河车运火符,刀圭有增减,小还三百次,赫赫成金丹。

九 、后天三元小成验证

精足现于形体,则齿落重生,身体强健,满而欲泄阳物壮,静心收归勿贪欲,机动生发活子时,霎间转移双吹笛。补得形体盈,自生无穷力,行步轻又快,抖擞人羡慕。气旺现于面部,面有异彩,红光隐现,声音洪亮如敲瓷,日赋万言而不疲。神全现于目,神光清亮视力好,夜行黑路洞纤毫,终日不疲倦,昼夜瞌睡少,头脑清清爽,智慧大提高,举一能反三,因果早知道。

十 、十种心魔不可认假为真

静坐中忽觉心潮起伏,各种景象历历在目,如同真实般的出现在面前,此乃心神受世间“犬马声色”熏污太深,以至“贪、嗔、痴、见”四毒阴神、不甘受清净法门所制,故尔幻化各种景象坏人道行,此即“关口”,又称十步魔关!须以大无畏之清净道心破之,以心制心,以正胜邪,过之则功上一层也。

心魔幻化不过如下之景:或现血淋淋刀兵战场,凶残蛇虫虎狼;或现入住豪宅做高官,美人金钱用不完;或现神怪僵尸来犯,死去亲人泪涟涟;或现恩怨情仇难了,爱恨交缠扯不断;或现美景鲜花无限,秀丽山川奇绝无间;或现古庙幽深,内有神人娓娓而谈;或现花雨纷飞,仙人列队迎请升天;或现宝光万道,仙佛临凡授法指点。此等一切,并非真实!切记不可认假为真,不可心生恐惧,不可贪恋,否则,必入魔道!须不理不问,不为利诱,不为所动,坚信一切皆幻,自能破魔伏魅,经历考验而成真。

十一、 三种不洁之地不宜修行

一是无名野庙,因此处地气回异,或庙中原供奉邪神,或被精怪所占,或邪师在此炼法召有阴兵,此处已非善地,道未成时,不可随意在此打坐,以免感通,而入魔景。

二是古战场、屠宰场、刑场、及传说中的凶险邪地,此处至阴幽怨,杀伐气重,道未成时,不可随意在此修行,以免感通,而入魔景。

三是坟场、乱死岗、暴死过人的房间等,所谓修行人不踏生死案方,道未成时,不可随意在此打坐,以免有感而生心魔。另外医院、监狱、衙门等皆非修行的善地。

综上所述,修道是即简单又复杂的事情,这是因为你干的就是天下头等大事,有什么能比生命更重要的呢?又有什么事情比修道更有意义呢?在自身模拟宇宙反演过程,感知自然万物、探索造化之秘、跨入神圣殿堂,其中美妙的感受,怎能用语言表达呢?当你做完了世上应做的“功课”后,何不放下心来,进行全新的心灵游历,在震撼中,体验由苦到乐的真正愉悦!

作者:终南山碧天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