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之相,一计灭敌四十万大军,还创造了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自商鞅入秦后,经过两次彻底的变法,秦国国力和军事实力大幅提高,在职位设置上也逐步向关东六国看齐,比如秦国之前是没有相国这个级别的官职的,自商鞅出任大良造(其实就是实际上的相国)后,秦惠文时引进关东六国的相邦制度设立相国,秦武王时又设立左右丞相(位在相邦之下,后来秦王政免去吕不韦的相邦职务,并废除了相邦,但仍然保留了左右丞相)。
在秦国历任相国(包括商鞅的大良造和其后的左右丞相)中,如果论对秦国统一作出贡献最大的相国谁?首功当属商鞅,商鞅打下了大秦帝国的基础,其次是张仪,他以连横破合纵,解除了秦国的僵局并且在他任上秦国灭巴蜀,使得秦国国土壮大了一倍并且以计大大削弱了秦国劲敌楚国的实力;除了商鞅和张仪,接下来就是今天要说到的范雎了。
范雎的功劳主要在于他制定了远交近攻策略,高屋建瓴的提出了秦国统一六国的纵方针(日后尉缭子提出的统一六国的先后顺序其实就是对范雎策略的完善),并且在关键的长平之战中一计使得赵王临阵换帅灭敌四十万。不过因为早期的经历,范雎为人刻薄,他创造的一个成语睚眦必报流传至今。
范雎是魏国人,是魏国中大夫须贾府上的门客(这种现象战国很普遍,战国四大公子都是门客众多),因为一次随同须贾出使齐国时受到齐襄王的赏识,于是齐襄王赐给了范雎一些礼物和黄金,范雎推辞不受。齐襄王此举不仅惹得须贾恼怒和嫉恨范雎,更使得当时魏国的相国魏齐怀疑他通齐,范雎不仅差点被鞭笞致死还遭到魏齐的百般羞辱。
在魏国人郑平安的帮助下,范雎逃亡到了秦国,逐渐得到秦昭襄王的信任和重用并拜他为丞相。范雎一朝大权在握,凭借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范雎睚眦必报,不仅羞辱了出使秦国的须贾,又千方百计迫使魏齐走投无路自尽。《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说“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说的就是范雎睚眦必报的故事,也是雎睚眦必报这个流传至今的成语的来由。而对于对他有大恩的郑平安,范雎不仅举荐他出任秦国大将,而且日后长平之战后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的时候,还用郑平安出任秦军主将,这种任人唯亲的举动也为范雎自己埋下了祸根:赵国在魏楚两国援军的帮助下击败了秦军,郑平安投降,加上白起的死使得范雎逐渐失去了秦昭襄王的信任。
公元前262年开始的长平之战不仅是名将白起的经典之战,同时也是范雎的得意之作:当时秦赵两军对垒,赵军主帅是廉颇,秦军主帅是王龁,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无计可施,当时秦赵两国其实都面临粮草不济的问题,赵国尤其如此,所以赵国力求速战,这给了范雎施展离间计的条件。范雎使人散布流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孝成王轻易的中了范雎离间之计以赵括替换下了老将廉颇;于此同时秦国密调白起替换下了王龁,结果力求速战的赵军在赵括的主动进攻之下被白起击败,40万大军被白起坑杀殆尽,说i范雎一计灭敌也说得过去。
长平之战的巨大胜利使得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在是战还是和的问题上两人意见分歧自此结怨,后来白起被逼自杀和范雎也脱不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