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之相,一计灭敌四十万大军,还创造了一个成语流传至今

自商鞅入秦后,经过两次彻底的变法,秦国国力和军事实力大幅提高,在职位设置上也逐步向关东六国看齐,比如秦国之前是没有相国这个级别的官职的,自商鞅出任大良造(其实就是实际上的相国)后,秦惠文时引进关东六国的相邦制度设立相国,秦武王时又设立左右丞相(位在相邦之下,后来秦王政免去吕不韦的相邦职务,并废除了相邦,但仍然保留了左右丞相)。

在秦国历任相国(包括商鞅的大良造和其后的左右丞相)中,如果论对秦国统一作出贡献最大的相国谁?首功当属商鞅,商鞅打下了大秦帝国的基础,其次是张仪,他以连横破合纵,解除了秦国的僵局并且在他任上秦国灭巴蜀,使得秦国国土壮大了一倍并且以计大大削弱了秦国劲敌楚国的实力;除了商鞅和张仪,接下来就是今天要说到的范雎了。

范雎的功劳主要在于他制定了远交近攻策略,高屋建瓴的提出了秦国统一六国的纵方针(日后尉缭子提出的统一六国的先后顺序其实就是对范雎策略的完善),并且在关键的长平之战中一计使得赵王临阵换帅灭敌四十万。不过因为早期的经历,范雎为人刻薄,他创造的一个成语睚眦必报流传至今。

范雎是魏国人,是魏国中大夫须贾府上的门客(这种现象战国很普遍,战国四大公子都是门客众多),因为一次随同须贾出使齐国时受到齐襄王的赏识,于是齐襄王赐给了范雎一些礼物和黄金,范雎推辞不受。齐襄王此举不仅惹得须贾恼怒和嫉恨范雎,更使得当时魏国的相国魏齐怀疑他通齐,范雎不仅差点被鞭笞致死还遭到魏齐的百般羞辱。

在魏国人郑平安的帮助下,范雎逃亡到了秦国,逐渐得到秦昭襄王的信任和重用并拜他为丞相。范雎一朝大权在握,凭借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范雎睚眦必报,不仅羞辱了出使秦国的须贾,又千方百计迫使魏齐走投无路自尽。《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说“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说的就是范雎睚眦必报的故事,也是雎睚眦必报这个流传至今的成语的来由。而对于对他有大恩的郑平安,范雎不仅举荐他出任秦国大将,而且日后长平之战后秦军围困赵国都城邯郸的时候,还用郑平安出任秦军主将,这种任人唯亲的举动也为范雎自己埋下了祸根:赵国在魏楚两国援军的帮助下击败了秦军,郑平安投降,加上白起的死使得范雎逐渐失去了秦昭襄王的信任。

公元前262年开始的长平之战不仅是名将白起的经典之战,同时也是范雎的得意之作:当时秦赵两军对垒,赵军主帅是廉颇,秦军主帅是王龁,廉颇坚守不出,秦军无计可施,当时秦赵两国其实都面临粮草不济的问题,赵国尤其如此,所以赵国力求速战,这给了范雎施展离间计的条件。范雎使人散布流言说秦军不怕廉颇,只怕赵奢的儿子赵括。赵孝成王轻易的中了范雎离间之计以赵括替换下了老将廉颇;于此同时秦国密调白起替换下了王龁,结果力求速战的赵军在赵括的主动进攻之下被白起击败,40万大军被白起坑杀殆尽,说i范雎一计灭敌也说得过去。

长平之战的巨大胜利使得范雎妒忌白起的军功,在是战还是和的问题上两人意见分歧自此结怨,后来白起被逼自杀和范雎也脱不了关系。

(0)

相关推荐

  • 宣太后其人 之二 范睢离间

    小编语:因为我住院,这一期的小编工作由小夏的先生小田代劳了.从上一期开始,老夏已经开始自己做文字录入工作了,用的设备是家里一台闲置Ipad,感叹老夏的行动力(其实主要是由于我更新太慢),今天他又把宣太 ...

  • 秦国商鞅变法后的七位外客丞相的悲惨结局:...

    商鞅:卫国人,也称卫鞅.公孙鞅,公元前356年被秦孝公任命为左庶长,开始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0营建咸阳新都,任大良造(丞相),开始第二次变法.曾率兵击败魏国,收复河西之地,变法功成为封为商君,封地在 ...

  • 成语集锦(二)

    芋头讲成语 第二集 "与张仪有关的成语" 连横合纵 "连横""合纵"都是战国时期伟大的谋略,用之于世.瞬息改变国家的战略形势.连横合纵是战国 ...

  • 《资治通鉴》通俗故事 白起 与 范睢 远交近攻

    范睢是魏国人,出使齐国时接受了齐王的馈赠,被须贾告发.魏国宰相魏齐下令鞭打范睢,肋骨和牙齿都被打断.范睢只好装死,被抛到厕所.范睢悄悄对看守说:"你放出我,我必有重谢."范睢逃走后 ...

  • 智比商鞅、吴起、文种三雄,他是战神白起唯一不可战胜的敌手!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冠以"战神"称号的军事奇才屈指可数,战国时秦军大将白起可称得上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史书上记载白起其人,习战阵之事,使秦无敌于天下,立威于诸侯.楚国地方千里,持戟 ...

  • 秦国封侯有多难

    公元前362年,那位结束"四代乱政",带领秦国从混乱中走出来的秦献公嬴师隰病逝,太子渠梁即位,是为秦孝公. 秦孝公即位之初,秦国因此前"四代乱政"而大损的国力尚 ...

  • 战国 234 荀子说秦王——他成功了吗?

    在赵国拼命犯糊涂,齐国采取"鸵鸟政策"的时候,秦国在干什么呢?秦昭襄王和他的国相范雎,那正处于"蜜月期",两个人一唱一和,打得火热,激情四射.基本上都是六十岁的 ...

  • 睚眦必报而著称,远交近攻而出名,几次用人不当,功成后及时隐退

    战国时的魏国是一个人才荟萃的地方.不仅因为他是第一个崛起的中原诸侯国,而且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还是处于中原的中心地带,更包括名存实亡的周朝,人才由汇聚再到分流自然是纷繁芜杂.见多不怪了. 从魏文侯算起,魏 ...

  • 如果不用此人,也许秦昭襄王早就统一了六国,可惜为时已晚

    秦昭襄王,又称秦昭王,在位56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王.他在位期间,六国中有五国都已俯首称臣,只剩一个燕国还在苟延残喘. 秦昭襄王剧照 那时,天下的基本形势已经确定,可以说是秦昭襄王奠定 ...

  • 对汉人感情最深一民族,灭国后,十万大军替汉人复仇,后消失不存

    契丹这个民族很特殊,它所建立的辽国,曾经繁荣程度不亚于中原政权,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契丹对中原也有一定感情.首先契丹属于鲜卑的一支,鲜卑在对待汉人上最为宽容,也是汉化最彻底的一个民族,他们十分仰慕汉人文 ...

  • 秦将白起坑杀降敌四十万,史书是怎么记载这件事情的

    战国时期秦将白起几乎参加了秦昭王时期所有秦争夺中原,开疆拓土的所有战争,伐魏.击赵.征楚,为奠定统一六国的基础立了大功.在<千字文>中将他与廉颇.李牧 .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 ...

  • 假如梅西来到国足,杜聿明能不能把三十万大军拉出来?

    淮海战役前后,国共双方的计划和前后的应变中,解放军方面是粟裕指挥,国军方面则是杜聿明在实际上指挥.虽然名义上的徐州剿总总司令是刘峙,但其实国军上下都清楚,真正负责指挥作战的并不是刘峙,而是杜聿明.国军 ...

  • 西周古国——邿国,夹在齐鲁之间,鲁国以平乱为由灭邿

    西周东方小国邿国,也叫诗国,出土铜器铭文为"寺".邿国的地理位置有多种说法,古籍记载的有两种,<左传>杜预注"邿,小国也,任城亢父县有邿亭."亢父县 ...

  • 《隋唐300年》第70篇:三计灭萧铣,李靖料敌如神​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资治通鉴>这本书中所记载的,1300多年的历史书写下来. 最近半个月出差,太忙了,只能抽出时间改文章,所以,不一定会准时发,但 ...

  • 三十六计第七计:敌战计—无中生有

    三十六计第七计:敌战计-无中生有 原文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译文 无中生有是运用假象,但不是弄假到底.而是使假象变真相,大小假象,掩护真相. 注释 ①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 ...

  • 三十六计第八计:敌战计—暗渡陈仓

    三十六计第八计:敌战计-暗渡陈仓 原文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译文 故意向敌人的某一方向进行佯攻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然后利用敌人已决定在这一方面固守的时机,悄悄地 ...

  • 三十六计第九计:敌战计—隔岸观火

    三十六计第九计:敌战计-隔岸观火 原文 阳乖序乱,阴以待逆,暴戾恣睢,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 译文 此计正是运用本卦顺时以动的哲理,说坐观敌人的内部恶变,我不急于采取攻逼手段,顺其变,&quo ...

  • 三十六计第十计:敌战计—笑里藏刀

    三十六计第十计:敌战计-笑里藏刀 原文 信而安之,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 译文 使敌人相信我方,并使其麻痹松懈,我则暗中策划,充分准备,一有机会,立即动手,使他来不及应变,这是暗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