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话题约二年前谈过,前段时间又见人提起,晒出张张野果美图,每当读到,都是满满的欢乐童年的回忆。今又旧话重提,是因《柴》引起秋玲检松鸡子,摘"紫玲的"吃,吃到满嘴乌乌的笑语,又因过年,想起了多年没吃了的糖梨de,丸de包。其实在写《山花》时,便想把此话题写在一起,题都想好了:《山花野果》,只是写着写着,觉得还是分开讲较好,毕竟是"春华秋实",不同季节。家乡的野果,最被青睐的是当泥de(山棯)吧?!因为记忆中唯它有童谣作介绍:六月六,当泥殺花督;七月七,当泥青吉吉;八月八,当泥乌过铁;九月九,当泥好酿酒;十月十,捡"秋集"。而最不被注意的,我想是茅甲de,因为"茅甲簕,打扮都"吴"出色。 野果除了可吃的,如大家熟悉的当泥de、紫玲de、金樱子、丸de包、茅甲de、簕梅de、蛇 Po de、吊梨de(粒大的是糖梨de,用盐水泡)……或较为少见的火柴头、酸涩de、苖丝瓜、苦"筹"de、竹吉de、牛鼓Ke、油甘de……还有一类,虽不能当生果吃,但很有用,如黄栀子可药用或作为食用染料,家乡的黄豆腐干便是用它染成的;又如山茶子,除了榨油,还用来洗头(我便曾为母亲去山上采过),对了,还有可用来洗衫的"番建子"。说了半天,你没忘了家乡话吧?不是喊做"山果",是"山丁当"呢!山花作者:杨始堃当"淡淡的三月天,杜鹃花开在山坡上……"扬州小调唱起,或看到杜鹃花春天吐芳之时,不由得便会想起家乡的山花,虽然没有漫山遍野,但也开得烂漫美丽。我记得,正如小调唱的,杜鹃花开在榕树下梅河边、窑科仔山坡上,有红色的、粉色的,很鲜艳,很水灵。家乡的山花不少,除了杜鹃花,还有栀子花,金樱花,金银花,簕de花(七姊妹花,属蔷薇花),山茶花,牵牛花,臭屁藤花,Cha de花等等,它们生长在山野,天生天养,一年复一年,坚强的活着。我喜欢栀子花的香,清柔、恒久;我敬畏金樱花的强,带刺、有果;我欣赏簕de花的丽,纯真丶簇拥……花艳的也好,花香的也罢,不迎合不媚俗,静静的花开花落,正是"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努力做好自己就是!柴作者:杨始堃年三十晩交子迎财神,放鞭炮,声如"开柴",热烈非凡!千百年来,乡人爱柴,因为没柴断了烟火,做不了三餐,也因此把用来烧火的,不论是树木还是野草,统统都叫它做柴。细细想来,家乡话里讲柴实也缊含着"财",所以言语中用词都有讲究:上山去割草叫"割柴",砍树枝叫"捡柴",不是"破柴"是"开柴"。割柴多在秋后,这时里萁(芒萁)猫毛草等渐渐干枯。在客家,上山割柴与农活一样都是妇女去做,谁割得多,担回的柴担大,柴把大,便会受到左邻右舍的称颂。因为是"柴",山草也不是能让妳随便割的,因此便常发生被掌山人家(山主)抢走"镰刀的事,若妳与掌山人关系好,则不但能割到㚥柴,还可以就地"晒柴",待几天后才把晒干了的柴担回家,口干了还可要口水喝。到了过年,柴间堆得满满的的柴,年三十晚,都忘不了祖上传下的习俗,掳上二大把柴放到灶公前,祝愿年丰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