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 你好,我的“李焕英”!
作者张强先生:60后,江苏高邮人,曾就读于江苏石油技工学校、淮阴师范专科学校。站过讲台、做过秘书、管过宣传。曾在《江都日报》《扬州晚报》《扬州日报》《北京青年报》《江苏石油报》《中国石油报》《中国石化报》《中国石化》等报刊发表新闻、散文作品若干。现落职赋闲,操旧业,日码千字有余,乐此不疲,不知老之将至。
快进校门的那一刻,母亲突然严肃认真地讲:“从今天起,你就是小学生了,要好好读书,认真写字,不能再贪玩了。”
“每一位母亲都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书,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下自己的母亲。静下心来想一想母亲的言谈话语,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无处不在的母爱,无论何时何地,“李焕英”就在你身边。”我的一个位朋友在哭泣着看完春节大片《你好,李焕英》后,提示经常写散文的我也就此话题写点什么。
“静下心来想一想母亲的言谈话语,闭上眼睛感受一下无处不在的母爱。”这样的“语音”提示,使我想起52年前,“李焕英”为实足年龄不到7岁的我准备入学的场景。
同龄的孩子都准备去小学读书了,我怎么能例外呢?
可是我是腊月的生日,年龄是不够入学的,母亲为此,跑前跑后找了几次校长。
入学问题解决了,接着就解决装备问题了,书包呢?书包在那里,我不能“赤手空拳”去上学吧。至今清楚地记得我的“李焕英”从家里一堆碎布中找出了比较合适的黄颜色的,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李焕英”一针一线地缝着,我睁大眼睛盯着,当“李焕英”用牙齿咬断最后一针的线头时,我迫不及待地把书包挎在了肩上。
有了书包,书包总不能是“空空如也”吧。“李焕英”又拿起家里砍瓜切菜的厨刀,削起铅笔来,一刀一刀,用厨刀削铅笔多少有些别扭,但是“李焕英”削得很是专注仔细,力道拿捏得恰到好处。
铅笔削好后,“李焕英”又找来一本薄薄的练习册。我的小手握着铅笔,“李焕英”握着我的小手,在练习册写上了我的名字,我的曾用名“张凤翔”。写着那三个七歪八扭的字,费了好大的劲,好在“李焕英”很有耐心,我也很是听话,很是配合。
这一切都做好以后,“李焕英”拉着我的手向离家不远的学校走去。那条曾经走过多少个来回的路,突然感到庄重起来,仿佛街道上的每一个行人都在审视着我。快进校门的那一刻,母亲突然严肃认真地讲:
“从今天起,你就是小学生了,要好好读书,认真写字,不能再贪玩了。”
是的,无论从那个角度看,挎着书包的我都有小学生模样了,因为“李焕英”在为我准备上学所必需的物件的时候,还把她自认为长得标致的儿子打扮了一番,头发梳了,脸洗了,衣服换的刚刚洗干净的,鞋子也一样。
我进校门后的一刹那,回首看了看我的“李焕英”,此时此刻的“李焕英”也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的刚刚入学的儿子。
“要好好读书,认真写字,不能再贪玩了”。
日月如梭,一晃52年的光明过去了,我职场生涯的40年无论是站讲台还是当秘书,几乎天天与写字打交道,天天与自已的懒散懈怠作斗争。
在我准备向“懒散懈怠”投降,彻底放飞自我的时候,“李焕英”用厨刀为我削铅笔,要我好好学习,认真写字的话语就会时不时地从脑海里闪现出来,就仿佛我又回到了当年,就好像“李焕英”还一直注视着我、鼓励着我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