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安山文学】梁国政 || 老尹回乡 (散文)

 主编:非   
尹廷勇离开县一轻领导岗位后,虽然离开县城随子女到宜宾市区居住,依然“身在曹营心在汉”,心里仍然牵挂着珙县建新村那片热土。在他的心里,乡亲们用水用电、公路改造危房住宅改造、青少年思想教育,统统都装在自己的脑海里,一系列问题还需要他去帮助解决。为了尽快落实尚未解决的问题,虽已耄耋之年,却不顾年事已高,在居住地与家乡100多公里山路上来回奔波,20多年从未停止过。
他从解放前的一个看牛娃,成为国家干部人民公仆,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他的。纯朴的思想感情,使他永远不忘党的教导,不忘对党和人民的那份深厚感恩之情。有生之年,有机会参加脱贫攻坚战,在攻坚战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夙愿与向往。他曾经是五十年代县里的老劳模,有着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老干部,初心不忘牢记宗旨,决心将暮年献给希望的田野,献给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
为了使乡亲们深入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尹廷勇自费订了大量报刊,将脱贫致富文献资料分类后打印成册,搬回老家挨家挨户送到每个家庭,并且认真组织村民学习党中央指示,使党的方针政策深入民心,迅速落实到基层,落实到每个农户家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指导村民走向致富之路的智慧库。老尹按照自己计划与思路,购置了大量书刊,在老宅辟出一间屋子,打造成《玉堂书屋》,专门提供给大家学习、查找资料。
书屋内,法制宣传《警示录》,以及《家训》张贴、悬挂于墙上。窗明几净的书屋内桌椅俱全,窗外视野开阔空气清新。新做的书架上,摆放着各种类型图书和少儿读物,党的方针政策精选复印资料。引导村民走向致富之路的图书,像指路明灯和精神食粮,满足了村民的求知与欲望,起到了潜移默化,增长知识的重要作用。也使少年儿童们在假期内,有了增长知识,阅读健康图书的学习场所。
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劳动模范,尹廷勇坚持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英雄模范人物、法律知识和乡规民约对村民进行宣传教育。20多年来,建新村村民能够做到路不拾遗自觉遵纪守法,在清洁无暇的土壤里不断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正是受到了正确思想的引导和教育产生的结果。
功夫不负。在党的富民政策和扶贫攻坚政策引导下,村民们用勤劳与汗水,换来了一幢幢崭新庭院与楼房。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在建新村蔚然成风。党的政策,带给了村民幸福美满的新农村,新生活。
建国70余年来,全村数百户人家,包括已经搬迁到村外各地居住的近百户村民,上百名外出务工和工作的人员,没有出现一例违反党纪国法的案件。
勤劳朴实的村民十分自豪地说:“我们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全靠党的富民政策。同时,更少不了尹老前辈20多年来,为我们无私的奉献与辛勤付出。”
……
正在“玉堂书屋”看书的少年儿童们(作者提供)              
作者
简介
梁国政,宜宾市人,市作协会员。八十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作品散见报刊及网络,收入《文华杯全国小说征文选》《相约北京征文精品选》《那一片云》《蜀南新闻选》《山南圣地》《从这里进西藏》《我们的保护野生动物故事》《宜宾百科全书》《宜宾市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等。
(0)

相关推荐

  • 桓公五年(7):大雩(一)

    ---   01   --- 原文: 桓公五年:大雩(yu读鱼) ---   02   --- 唐代名臣魏征编写<北史·源师传>时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源师是北齐的重臣,有一次农历夏四月,他 ...

  • 【草庐书屋·周纪合散文】历史留声

    点击"草庐书屋"免费订阅 历史留声 文|周纪合 2012年8月26日,秋风阵阵,细雨绵绵.范家镇雷北村哀乐低回,所有人都沉浸在悲恸之中--雷北人民的好儿子张有耀与世长辞了!听到消息 ...

  • 新村靓影

    作者:习吉2020年12月22日20:38 浏览:243 觉得不错,我要赞赏 新村靓影 山青水绿鸟飞旋,玉宇琼楼映碧田. 舞炫村场歌亮美,观光叟妪笑开颜.

  • 尹生海||西沟新景象

    2021年第88期 总第394期 4月7日 星期三 点击音频,欣赏音乐 西沟新景象   群众赞扬篇:西沟新景象 文/尹生海 又是金秋季节,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庆典之际,我们西沟全村村民回顾新村变化--洛 ...

  • 【望安山文学】梁国政 || 江南轶事(散文)

     江南轶事  作者:梁国政      主编:非   鱼 杭州的交通秩序良好,早已成为全国学习的典范.一位网友发自内心感慨,在网上赞叹道:杭州交通秩序治理的成功经验,应归于市长的魄力.因此他建议,这位市 ...

  • 【望安山文学】梁国政 ||山乡夜色(散文)

     主编:非   鱼 山村傍晚很美,特别是秋收以后.当天边收尽最后一缕彩霞,忙碌于田边地角的农家,或肩挑,或大背小背冒着尖儿的包谷穿梭于田野,将黄金般的棒子和再生稻谷堆放在宽敞的院坝里,擦着额上的汗珠, ...

  • 【望安山文学】梁国政 ||感谢岁月(散文)

     主编:非   鱼 岁月像催生的铧犁,像九湾十八拐的江河,像五光十色的霓红灯把整个世界打扮得炫丽多彩. 岁月使每个人从呱呱落地牙牙学语,到步履蹒跚满头白发. 岁月无情地记录人生,记录历史与环宇白昼黑夜 ...

  • 【望安山文学】唐锦禄||煎饼油条(散文)

    煎饼油条 作者:唐锦禄     主编:非   鱼        在我屋后不远处有一家早餐摊,卖煎饼包油条.经营这家早点摊的是一对老年夫妇,老太姓张,老头姓周.       我几乎每个星期日早晨都要去买 ...

  • 【望安山文学】洪梅||宣传队(散文)

    宣传队 作者:洪   梅     主编:非   鱼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电影<芳华>主题曲一直萦绕耳边.这是一部以舞蹈为元素题材的影片,主要讲述了上世 ...

  • 【望安山文学】张国臣||误解(散文)

    误解 作者:张国臣     主编:非   鱼 "误解"释意为"理解得不正确"或"不正确的理解",说白了就是错误的理解.天长日久,错误的理解总 ...

  • 【望安山文学】唐锦禄||夏夜流萤(散文)

    夏夜流萤 作者:唐锦禄     主编:非   鱼       一个人在黑暗中看电视时,不知从哪儿钻出一只萤火虫,在眼前闪闪烁烁,飞来飞去.我欣喜地看着它,好像面对久违的老朋友,思绪随着那点萤火,回到从 ...

  • 【望安山文学】唐锦禄||黄河放歌 (散文)

    黄河放歌   作者:唐锦禄     主编:非   鱼        远望一团黄云,近看一片黄雾,在黄河上横扯起一道黄色的帐幔,在峡谷中横架起一座不灭的虹桥.        自从1997年6月1日柯受良 ...

  • 【望安山文学】唐锦禄||一路铃声(散文)

    一路铃声 作者:唐锦禄     主编:非   鱼       邻居王师傅开出租车,一日我乘他车去县城办事,刚坐在副驾驶位置上,″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引起了我的注意.循声望去,我惊喜地发现,在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