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慎檀:《道德经》第五章释义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槖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这章继续讲“道”的作用。刍狗就是祭祀的时候用草扎的狗,在祭祀之前这个东西很重要,祭祀的时候把它摆在重要的位置,但祭祀之后随手就丢掉,毫不珍惜。槖籥就是风箱。虚而不屈,屈是枯竭。动而愈出,越拉动它风就越多。老子拿风箱作比喻,风箱中空的,但是却好像没有枯竭,越拨动它风就越多。
这里老子仍然是从天地而引申到人,用两个比喻来说明无为的道理。天地并没有特别的“仁”,所以万物都是刍狗,当用则用,当弃则弃,自生自灭。圣人治国,同样是“不仁”,对百姓没有特殊的“仁”,说是特别的重视谁,不重视谁,或者特别的照顾谁。而是任百姓自生自灭,当用则用,当弃则弃,让百姓自己按自己的命运生活。
所以他举了个例子,天地之间就好像是一个大风箱一样,它是中空的空虚的,但是它却是不穷尽的,你越拨动风就越多。所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多言数穷指政令频出。政令频出就难免会互相矛盾,就难免会越说越与真正的道理相违背。所以,多言数穷的时候,不如守中。守中就是守冲,就是守空虚,守虚明空净的道的本体。
这一章可以和儒家思想相参照。儒家思想是讲仁,是讲君王爱民等等。而老子的思想则是指出,即无所谓爱,也无所谓不爱。大家注意,不仁,不是就要残忍的意思,而是不刻意的去仁爱。在中国的道法智慧里头,仁爱或者不仁爱,这个是“两末之法”。也就是说,执着事物的两边都是不对的,而要执行中虚空明的中道。儒家也讲中庸,其实中庸在当时是一个智慧的观点,并不是只有儒家在讲。
老子很明确的反对刻意的去“仁”,所以说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佛教在思想层次上讲得比较清楚,就可以把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参照梳理了。佛家的思想在初期的安乐道,是很讲要为善仁爱,不要为恶的。等到更高一个层次,解脱道的时候,就已经讲到善恶都是虚妄的,应该归于空寂。而到最高的层次,到最高的实相印的时候,则明确指出,空有同时,空有不碍,这是不二法门。所有这些都是因缘分别,所有的万法都圆融无碍。
可见在哲学的高妙处,老子的道和佛家的实相印是相通的,“不二法门”和“无为无不为”妙处相应。当然讲这些是有层次问题的,对于第一个层次,不管儒家还是佛家,都是要讲行善,“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老子的《道德经》对应的是佛法最高的实相印的哲学层次。
举两个社会的例子就可以明白。父慈子孝,父母爱儿女,竭尽全力。但是父母用自己的方式去规划儿女的生活,并不一定是对儿女最好的。而是父母给孩子慈爱的心,同时做好基础的保障,剩下的让孩子自己按着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其实反倒是最好的方式。同样,管理公司,我们把每个员工的个人激情调动起来,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同时不用限制员工每天的时间表,让他们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和职业方向,可能是企业和员工都能最大受益的。
这种思想就是无为而治的思想,就是这里头说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好,我们下面把这一章再读一遍: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好,今天的国学经典每天读就到这里,大家明天见。
(温馨提示:由于我和徐老师第一次合作发布这种音频作品,难免在剪辑、调音上出现不尽如人意之地,盼见谅。微信公号“丹阳论道”自即日起开放投稿,文章言之成理者皆有薄酬,另:文章赞赏全部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