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用腧穴——足临泣
【穴名释义】
“足”,指穴在足部;“临”,居高临下之意;“泣”,泪也。犹如泪滴从高处落下,穴在足部善治眼病,控制泪水。故名足临泣。属足少阳胆经。
【定位取法】
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小趾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可从丘墟穴沿着足4、5跖趾关节之间向跖移动按压,凹陷处并有酸胀感是穴。
【穴性特点】
足临泣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带脉。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木。具有舒肝熄风,理气消肿的功用。
【主治概要】
1.足临泣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五输穴之输穴,是胆经经气渐盛之所,根据胆经循行路线——侧头部、胸胁部、大腿外侧、足跗部,以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和上病下取的规律,它是治疗头痛、眩晕、足跟痛、胸痛的常用穴位之一。《甲乙经》:“胸痹心痛,不得息,痛无常处,临泣主之。”
2.足临泣穴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带脉。《儒门事亲》:“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故本穴对腰部酸软,月经不调等症有良好的调节扶正作用。
3.足临泣穴为五输穴之输穴,五行属木,肝属木,因此具有平熄肝风的作用,对中风瘫痪等因肝风内动而引起的病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足少阳经筋系于膺乳,本穴具有理气活血的作用,是治疗乳腺炎及其他外科病的效穴之一。《神应经》: “乳肿痛,足临泣。”
5.足临泣穴为足少阳胆经腧穴,疟疾是疟邪(疟原虫)或瘴毒之气,侵袭人体,伏于少阳,出于营卫,正邪相争之疾,故对疟疾有效。
【临床应用举例】
1.偏头痛 是指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以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改变而引起的发作性头痛。女性多见,在青春发育期发病尤多,且与家族遗传有关。发作时先有颅内动脉收缩,出现视物模糊、偏盲等症,继则颅内外动脉扩张、管壁痛阈降低,引起一侧头痛,亦可表现为两侧。疼痛大多位于额、颞、眼眶部,呈搏动性钻痛、刺痛或胀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多汗、流泪、面色苍白等症状。中医学认为与肝胆有关。胆经循行头的两侧,肝经循行巅顶。若肝胆失于疏泄,气机不畅,肝气上逆,血随气上,气血阻滞于头部肝胆经络,不通则痛,故出现一侧或两侧偏头痛。
毫针刺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取双侧足临泣穴,该穴处常规消毒,采用30号1.5寸毫针,对准穴位直刺,吸气进针0.3~0.5寸,采取“实者泻之”的针刺手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捻转频率快、角度大,有强烈针感后留针20分钟,呼气时出针,并摇大针孔,不按压。可配合双侧外关穴,为八脉交会穴的成对运用,上下配穴,且带脉与阳维脉通过手、足少阳经的联属关系,相合于目锐眦、耳后、肩、颈、缺盆、胸膈部,故常以足临泣与外关相配用。两穴之针要持续捻转,促使针感向头部传导。可加电针,用疏密波(2/100赫兹) ,连续刺激30分钟。每日1次, 10次为1个疗程。
2.带状疱疹 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元中。当机体抵抗力低下或劳累、感染、患肿瘤时,病毒可再次生长繁殖,并沿神经纤维移至皮肤,使受侵犯的神经和皮肤产生激烈的炎症。多发生于腰部、胸部,也有在面部出现者。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点,由集簇性的疱疹组成,并伴有疼痛;年龄愈大,神经痛愈重。主要临床表现为疱疹集簇,腰部多发,伴有烧灼样剧痛。中医学称“蛇丹”、“缠腰火丹”、“缠腰龙”或“蜘蛛疮”,认为多由湿热蕴结、热毒内盛等所致,治疗应以清热利湿、解毒止痛为主。
毫针刺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取双侧足临泣穴,常规消毒后,采用30号1.5寸毫针,对准穴位直刺,进针0.3~0.5寸,根据“实者泻之”理论,先深后浅,重提轻插,捻转频率快、角度大,强刺激,有针感后留针40分钟,并摇大针孔出针,不按压。每日1次, 7次为1疗程。亦可配合双侧外关、血海穴。
3.急性乳腺炎 本病多见于生产哺乳期的妇女,尤以初产妇为多。致病菌侵入途径有通过乳头皮肤的破损处入侵。初产妇在婴儿吮吸乳头时,常有不同程度的皲裂、糜烂或细小溃疡,给细菌入侵制造方便之门。细菌可经此入口沿淋巴管扩散到乳腺实质,形成感染病灶,还有通过乳腺导管开口,上行到乳腺小叶,再扩散到乳房间质。属中医“乳痈”范畴,根据中医辨证,此病多系情志不畅,肝气郁结,阳明热毒壅盛,气血瘀滞,乳络阻塞或血热内蕴,复感毒热外邪,为实证、热证。
毫针刺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取双侧足临泣穴,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毫针,对准穴位直刺,进针0.3~0.5寸,用提插捻转泻法,拇指向后向右捻转,重提轻插,得气感应最好向躯体方向放射。有针感后留针20分钟,并摇大针孔出针,不按压。每日1次, 7次为1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