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军为什么要进行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南京城破之前,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鸠彦王的情报参谋长勇给攻入南京的日军各师团传达了一道命令,命令之残忍,近代史上闻所未闻:杀掉所有俘虏,命令阅后即毁。

于是长达6周的大屠杀就这样降临在了古城南京。

至于到底是谁下的这道命令现在已经无从考证,连长勇的事情也是在东京审判时日军情报军官田中隆吉供述的,而长勇的尸体早就在冲绳烂成了一滩泥。

所以,真正是谁下的命令,所有的迹象都指向了当时的司令官朝香宫鸠彦王,只是他没受审,并且对此时间保持缄默,所以,也造成了南京大屠杀这个事件中的一个谜团。

松井石根作为当时的最高司令官,是并没有下达此项命令的,而在战后,作为负有领导责任的他,在背下这个黑锅的同时,也没有供述出来朝香宫鸠彦王(更多内容可以看我的文章),因而真正的罪魁祸首真的逍遥法外了。

PS:笔者的话:松井石根在南京的表现都是外界所说的不作为,因为他本人直接下达命令的证据找不到,但是我相信他在背后有纵容即默许。

南京大屠杀的原因

南京大屠杀真正的原因非常的复杂,简单说一两个恐怕也是概括不全。

日本国民性的深层次原因到淞沪会战的伤亡巨大都有涵盖,更有因为俘虏人数众多以及粮食不足无法供给俘虏的原因在里面,当然了,压迫国民政府投降这个原因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分析南京大屠杀的原因,还得从两个方面来看,即士兵自下而上的行为和上级下达的有组织屠杀行为。

1.士兵角度

从士兵的角度来看,那就是士兵日记以及战犯受审了,很遗憾,因为南京大屠杀而在战后降罪的日本士兵和低级军官少之又少,出名点的就是田中军吉以及百人斩那两个畜生,但是还是留下了大量的阵中日记,其中以《东史郎日记》最为出名。

我自己收集了好多日军在占领南京期间的日记,内容无外乎都是恣意妄为的零星屠杀,其中对于这些零星屠杀,很多都是因为前期战斗过程过于艰苦,其实屠杀从淞沪会战结束后就开始了,日军在向南京进军的路上就开始进行报复,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一个特征:没有宪兵进行管制以及长官纵容。

而在占领南京后有多少宪兵呢?总共17人。

南京大屠杀中包括着海量的强奸案件,这些案件都与屠杀是同步进行的,从淞沪会战到南京城破,总共4个月的时间,日军伤亡巨大,且补给困难,士兵疲劳,再加上攻占了首都南京,多重情感交织在一起,从而开始了屠杀行为。

日军第16师团士兵增田六助在日记里是这么写的:14日,扫荡,目的是揪出残兵游勇。仅第四中队就揪出四五百人,在玄武门旁,把他们全部枪杀了。据说,别的各队也基本都是这个数.........去难民营进行扫荡,第二小队联络员前原伍长等人在一幢建筑中发现清一色的壮年残军,把他们从角落里揪出来,然后用电线串着绑上,骂道:“因为你们,不知道牺牲了多少战友,因为你们,害得老子们这样辛苦”.......在玄武门附近全部枪毙了。

这样的内容数不胜数。

以下图片来自于《南京大屠杀史料集》中关于日军阵中日记的记录。

其实士兵的行为很好解释,军纪糟糕,反人类,所以能干出来这些兽行。

2.上级命令

我在前面说了,命令是长勇下的,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是间接证据不少,因为各师团几乎都是同步开展有组织屠杀行为,而松井石根下达过“扫荡”残兵的命令,所以除了对平民和散兵的零星屠杀行为外,在下关,草鞋峡,鱼雷营,幕府山等地的有组织屠杀行为极为的血腥。

对于这些命令的背景,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扫荡”残兵,为12月17日举行南京入城仪式做准备。

第二:俘虏太多,包袱太大,粮食问题解决不了,也看管不过来,于是进行有组织的屠杀。这里面最重要就是田中隆吉的供述:

朝香宫鸠彦王的情报参谋长勇对田中隆吉承认,是他自作主张伪造了命令,当时得到报告,大约有30万中国军队被切断退路,但是“要安置这么多俘虏,给他们食物,这是个大问题。”长勇想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权宜之计:“我立即命令所有部队,必须全部杀掉所有俘虏。”于是他以指挥官的名义,用电报发出命令,命令的文本要求阅后即毁。

以上原因,就是构成南京浩劫中有组织行为的直接原因。

根据当时第16师团若松联队的相关人员回忆说:“上级安排我们给俘虏寻找食物,真是非常辛苦。”他们饿得“出了收容所的院子后就拔草来吃”。实际上我们非常担心“因此而万一引起暴动的话,我们联队能否镇压得住呢”。15日和16日也好像都没有充足的粮草供应。司令官的入城式于17日举行,不允许有任何的闪失,所以上海派遣军方面向第103旅团长山田旃二少将下达了'处置俘虏'的命令。并且还频繁地督促这项处置任务。

以上就是造成南京大屠杀的直接原因,当然了,日军心理原因即所谓东亚“优等民族”的谬论内容太多了,再写又得写好多了。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也希望读者们能够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也一样大家能够真正的明白国家公祭日的由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