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比尔博姆(1872-1956),英国散文家,剧评家,漫画家,
曾侨居意大利二十年左右。
有《马克斯·比尔博姆文集》传世。
马克斯·比尔博姆
马克斯·比尔博姆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且充满慈爱的大家庭,没有压力迫使他随父经商,也不必在贵族阶级中力争立足之地。事实上,他在作品中写到上层阶级时,总带着专为人喜爱的老古董留的那一丝嘲讽。
雷金纳德·特纳先生
史文明先生,1899年6月。
费奇
海滩上的蛇与骷髅
大企业首脑
劳埃德·乔治先生
比尔博姆在描绘花花公子,通常会为他们描绘一只优美弯曲的手臂,但是却没有肘关节。他描绘特定的某一人时,习惯把手画得巨大,用来表现这位人物的充沛精力。
比尔博姆漫画作品线条优美、真实、干净与坚实。在这些画作中,有着最干净和最真实的线条。每一处弯曲的线条都富含着自己的意义,可能与人物有关,也可能与整幅画面的效果有关。
诗人角
在马克斯·比尔博姆创作灵感具有持续性。他着迷于他年轻时喜欢的事物。他在1913年时所感兴趣的东西,在晚年仍然能够挑动他大脑中的某个神经。在《诗人角》中有这样一幅漫画,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斜靠在壁炉台边,嘴角带着笑意。一个穿着深红色衣服的小女孩双手轻轻地扣在背后,抬头望着他。那个女孩就是他的外甥女,后来的汉弗莱·瓦德夫人(Humphrey Ward)。
比利时诗人 1908年7月22日
敏感的读者,别以为你见鬼了!牛津是个包罗万象的地方。这两位年轻人(尽管你可能觉得这很奇怪)都隶属于同一所大学,就读于同一个学院,受到同等的规则约束。是啊!尽管其中一人继承了十座高贵的城堡,城堡每年的维修费就达几千英镑;而另一人却顶着一小块卑微的铁皮屋顶,从那里得以眺望水晶宫每周四绽放的烟花。在牛津,两人住在同一个屋檐下,而且,他们的关系甚至还有些近。公爵心血来潮,屈尊亲近诺克斯,对其他的人他可不那样。他觉得,诺克斯与他截然相反,正好可以衬托他,所以他提出至少每学期一次和他一起在高街上散步。诺克斯对公爵的感情则混杂着对偶像的崇拜和不满。
她正端详着墙上的水彩画,似乎看得很陶醉。他则看着她。她看起来比记忆中的还要可爱;确切地说,她的可爱与之前有了质的不同,但这种差别很细微。她身上似乎多了一种更高贵、更典雅的美。昨晚的仙女今天早晨变成了圣母玛利亚。尽管她身穿一条难看的格子裙,但她身上还是散发着淡雅、纯正的灵性之光,十分高贵质朴。公爵好奇她到底是哪里不一样了,却怎么也想不明白。忽然,她转过身来面对着他,这下,他明白了。她那对珍珠耳环不再是一黑一粉的颜色,而是两颗都变成白色的了!……他心里感到一阵兴奋。
——摘自:马克斯·比尔博姆《牛津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