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不是你不好,只是距离不够美》
在家这几天,我教小外甥女学习。她各种磨叽,不是头晕,就是肚子疼,或者又饿了、渴了......
我问她,“你在学校也是这样?老师一说学习,你就开始闹脾气?”
她看着我,嘟着嘴,表情甚是“不忿儿”!
有一小会儿,她说,“那是老师!你是姨姨!”
这欺软怕硬的家伙!一听她说的话,我小苹果一般地火火火火火起来......没等我再开始讲道理,她跑开了!(这要是我亲闺女,重要的道理打三遍!打、三、遍!)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我忽然想起我小时候,也是这么一副鬼样子。老师说的话,除了讲课的内容,其它部分我总是记得很清。回到家便开始口若悬河地和我妈辩论,“老师说这不对!”“老师说要这样!”“老师说要那样!”我妈忍不住牢骚,“你老师的话都是圣旨!”
在幼儿园里,再调皮不驯的孩子都会在老师面前变成乖顺的小花猫。因为Ta们从心理上就知道家人和老师的区别。任自己再耍赖,家人总归是家人,而老师则不同,没了那层血缘关系,自己就少了一层可依赖的宠溺与放纵。
令孩子惧怕的,是老师会张口骂人、动手打人?
不!家人的打与骂都不比老师的批评更为严重!
孩子对严厉的家长或许有惧怕,而学生对老师,则是心底里的“敬畏”!
敬和畏,往往是并行的。它们都是从距离的土壤中生根发芽的。
亲密之里是倚赖,距离之外则是敬畏。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