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蜂群管理方法
大家都知道蜂群越冬,可谓蜂群生存的一大关口。此时,北方地区蜂群停止一切生产、繁殖活动,诸多蜜蜂个体集结成蜂团,靠相互间摩擦产生热量来维持生命。蜂团中央温度一般保持在14°C~ 25°C,低于14°C时蜜蜂便会大量采食,靠增强活动量来提高温度;高于25°C时蜂团便分散开来,因此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对越冬不利。
(一)越冬方式:我国地城辽阔,气候复杂,各地蜂群的越冬方式也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有很大区别。南方地区暂且不论,仅长江以北地区,就有温带、寒带之分,各地的温差也有较大差异,依据寒冷程度的不同,蜂群越冬主要分为室内越冬和室外越冬2种方式。1. 室内越冬 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北部,也就是北纬45"以北及以南部分地区,气候特别寒冷,该地的养蜂人不得不采用室内越冬法。室内越冬需要一定的设施,多以地窖、房屋为主,也有就地借用山洞等避雨防寒等自然条件的。地窖主要有全地下和半地上、半地下2种式样,须得在人冬前提早挖搭建好,蜂群人住前要求室(窖)内清洁干燥,不得有异味和积水,周围不要有较大的震动源,力求背风、向阳、安静。越冬室(窖)的大小,以蜂群数量多少面异。挖蜂窖时,可根据地形灵活掌握地上或地下的高度,般整体高度为2.6~2.9米、宽2.5~3 米为宜,地面墙厚0.3~0.5米。须安装可供开关的通风窗,有条件时可接通电源,因蜜蜂是红色色盲,可用红色灯泡,窗帘当选黑色的,墙壁最好用石灰水涂刷,温、湿度计安放于距室门较远的墙角。入室时间要根据本地的气温情况灵活掌握,以人冬后本地阴暗处的积冰不再融化时为宜。正常情况下,黑龙江地区以11月上中旬人室较为合适,不可过早人室,以防造成“伤热”。人室(窖)时蜂群应摆放在支架上,箱体离室壁留有20~30厘米的空间,上、下可叠放4~5个箱体,强群放在下边,中等群居中,弱群放在上层,排与排之间留有0.5米以上的通道,以方便技术人员进行观察管理。室内越冬蜂群的管理要点,主要是调整和掌握室(客)内的温湿度,既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又须恒定室内温、湿度,设法使室内温度保持在0C左右,不可高于5C,不能低于一3C,蜂箱内空闲处冷不能结冰,热不致蜂球松散,原则上宁冷勿热。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75%.过高导致湖湿蜜虾易惠大肚子病,过低易导致干燥,蜜蜂口渴,饲料容易结山。越冬群不宜开箱检查,但每隔十几天应进室观察处理1次,观察方法与室外越冬的基本相同,也可将一支温度计 从副益插人蜂图中,以观冷、热情况,热时打开通风口收温冷时关闭通风口保温,尽量使蜂球不敢团。冬季老鼠人室危害蜂群.应注意除灭,同时每隔20~30天就应从巢门掏次死邮,一定要保持巢门畅通。
2.室外越冬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实行室外越冬。室外越冬无须特制的设施,也易于检查和管理,简便易行。室外越冬的蜂群,一般在原蜂场就地越冬,也有为了安全起见,特意选择适宜的越冬场地进行越冬的。较好的越冬场地,应具备背风、向阳、千燥、安静等特点。蜂箱应背风,其后方(北面)最好有挡风物,如建筑、山体等,以阻挡北、西方向的风袭,如无自然屏障,也可白行设立挡风物,在蜂样后面用砖块或其他物体,垒一道高出蜂箱半米的围墙,即可较好地阻挡寒风侵袭。向阳与干燥有着直接联系,向阳的地方易于接受光照,一是相对暖和一些,二是有利于保温物保持干燥,这是预防潮湿的先决条件之一。 为了防范雨雪水积存,摆放蜂箱的地方可适当垫高,蜂箱前后也可挖一小条浅浅的排水沟。有条件的也可在蜂箱上方搭一棚顶,以遮雨雪,实践中最为常见的是在蜂群上面苦盖塑料布。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既有利于保温防雨,又有利于翻晒保温物。室外越冬可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及群势强弱,灵活掌握箱内、外保温的强度。正常情况下,东北及西北地区较为寒冷,室外越冬群须得加强箱内、外保温,而中原、华东及华北大部分地区,一般不必要严加保温,蜂群的抗寒能力较强,稍冷一点有利于蜂团集结,有经验的养蜂人信奉“宁冷勿热”的原则,是有一定道理的。长江以北惠冷地区这期间蜜蜂处于休眠状态,生命力低明,加之外界气候寒冷,养蜂人员不便于及时检查和处理蜂群,只他在做好越冬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当时的天气变化,结合蜂群记录进行分析观察,判断群情。
(二)越冬前期的准备工作1.检查调整秋末、冬初蜂群已经结成松散的蜂团,结合保温工作,对蜂群进行一次全面调整检查,非做好蜂群记录。这次检查的目的是确定蜂数的多少,估量饲料的余缺,调整欒内集肿。只有确定了越冬蜂数,才能得出究竟需要多少越冬饲料的结论,对饲料不足的蜂群应用蜜脾补充,此时是不宜补眼蜂蜜或晰浆的因蜜蜂已难以采食或酿造。越冬有困难的弱群,应予以合并。如实在舍不得合并时,可从强样中提蜂补充,处于休眠状态的蜜蜂,生命活力减弱,群味观念淡薄,便于合并蜂群或补充蜜蜂,即使直接合并或补充也不致发生强烈的格斗。巢脾的布置要酌情而定,一般情况下蜜蜂喜欢在蜂箱前方(太阳照射一方)的巢牌中部结团,同时蜜蜂还喜欢在有空巢房的地方结团,根据这特点,应把少数半蜜脾放中部,两侧放整张蜜脾。巢脾之间的蜂路保持15毫米,以利于越冬蜂团聚结。
2.适时保温低温是冬季的主要特点,为了有助于蜂群御寒,对蜂群适当保温尤为重要。保温的时间及保温强度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及降温情况而定。长江以北、长城以内大部分地区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之间进行。过早外界气温不稳,蜜蜂活动波动大,体质消耗加强;过晚蜜蜂需要付出很大的能量御寒,也对蜂群不利。保温分内、外两步进行,内保温可提前10~15天的时间,等外界气候稳定(不再有较热的中午)时再做箱外保温。箱内、外保温的方法与春季繁殖时的保温措施基本相似,所不同的是越冬期可以将蜂箱一条龙形紧靠排列,箱后面最好垒有围墙(或靠近建筑物),以利挡风向阳。巢门前用革帘遮盖,避免阳光直射刺激蜜蜂骚动。冬季如有“小阳春”暖流出现,应及时撤去部分保温物降温,否则易引起蜜蜂不安或提早产卵,对安全越冬不利。强、弱群保温也有差异,弱小蜂群越冬的保温可适当加强,用隔板将蜜蜂固定在蜂箱中间,两边用软稻草塞实,箱外也需塞裹千草,盖好草帘。较壮蜂群的保温可相应差一点,5框足蜂以上的蜂群,中原地区箱外平时只苦盖一层草帘即可(图3-8),遇到寒流时可适当盖厚一点。无论大群还是小群,保温物的多少都应根据季节及天气变化相应地增减,为蜂群创造一个适宜结团的小环境。室内越冬越冬室过于潮湿时,可取晒干的锯末(本月)用大锅翻炒,使之充分干燥,散铺在地面上使之息期,效果较好:也可在通风口安装换气扇,,保持空气流通,有效地调节干湿度。巢门、蜂尸、诊听等方总之,冬季蜂群的管理重点,就是通过巢门、蜂尸、诊听等方式判断蜂群的内情,掌握巢内温度。高温时需要撤去部分保温物予以降温,以防蜂群受热。笔者在养蜂实践中认识到,黄河中下游地区蜂群越冬失败的主要原因,除饲料不足或质量差之外就是受热引起。有的养蜂人员,怀着冬季的主要问题就是低温的心理,唯恐蜜蜂冻死,极力为蜂群保温,即使冬季有小暖流天气也不及时调整保温物,只是一味防寒,结果事与愿违,往往造 成蜂群受热,引起不安,活动加强,大量食人饲料,消耗体质,导致寿命缩短,造成衰垮。实践证明,蜂数达1万只以上的蜂群,只要饲料充足,是有很强的御寒能力的,冬季不可过度强调保温,只能人为协助蜜蜂控制温度,且须得做到科学、合理、适当、及时。科学的方法是,随着气温的波动而适量增减保温物,保证蜂群不致因低温使代谢发生困难,也不能因过热造成散团而使活动加强。为蜂群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和适宜的温度是越冬管理的关键。
(三)对南方蜂群冬季管理的再认识 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方气候与蜜桥源等壹蜂繁殖、生产所必需的条件悬殊甚大,管理方法也大不相同。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南方省(区)冬季气候温和,四季温差不大,蜂群在隆冬季节仍能产卵繁殖。北方众多蜂场在北方经过冬休一段时间 ,再南下进行春繁,大都收到满意效果。然而,南方本地的蜂群常年不休,每到冬季,群势却大幅度下降,工蜂死亡快,蜂王产卵少,给早春繁殖和生产造成极大被动。尽管养蜂人员采取种种促繁措施,如采用新王、加强保温、奖励饲喂等,却得不到理想的效果,繁殖速度和春蜜生产远远抵不上南下的北方蜂群。事实使人们认识到,南下的蜂群已在北方得到一段时间的停产冬休,从北方寒冷的环境中来到春天的条件下,如睡后初醒,情绪高涨,能以勤奋的状态投入早春繁殖。而南方本地蜂群由于全年得不到休息,冬季处于疲劳状态,当遇寒流影响和外界蜜粉源渐少时,正顺应蜜蜂周年活动规律及其生物学特性(蜜蜂有冬眠的特性)的需要,便会出现怠工及产卵与哺育力低落现象。冬季蜜粉源(野巴子、楼树、鸭脚木等)采收期间蜜蜂劳动强度大,蜜粉源过后群内老蜂数量多,子脾减少,蜂蝴危害更加明显。加之此间尽管蜂王产卵较少,但蜜蜂为了保持巢内适宜幼虫发育的温、湿度,却需付出极大的代价,体力消耗大,寿命缩短,从而导致冬衰和早春繁殖缓慢。
事实证明,南方传统的冬季促繁管理方法不尽科学,有违蜂群的周年活动规律及生物学特性,应予以重新探讨或改进。近年来,南方有的蜂场在采完冬季蜜粉源后,搬到高山上或暗室及冷库内实行冻蜂20~30天再进人春繁,效果较好,既便于除治蜂螨,又能使蜂群得到休息,进人春繁后蜂王产卵积极性高,工蜂哺育能力加强。有的蜂场采用扣王等强制蜂王停产冬休的方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试验证明,南方的本地蜂群在12月份强制停产20天以上,早春繁殖期比不停产的多繁蜂106% ~144%,平均节省饲料23.9%,春油菜蜜增产10.7% ~ 28.6%。因此神农千馐建议南方温暖地区的蜂群,应当在冬季蜜粉源期间加强保温,促进繁殖,培育适龄越冬蜂,为早春繁殖打下基础。冬季蜜粉源过后应设祛控制蜂王产卵20~25天(最长1个月),使蜂群得到休息,为早春繁殖做好准备。这样做适应蜂群生物学特性和周年活动规律,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了饲料,避免了此间因繁殖带来的一切麻烦,并有利于蜂群的防病治螨和春季繁殖与春蜜来收。南方蜂群冬季控繁繁殖方法应当予以推广,具体方法应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