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篇)我有国士,天下无双——郭永怀
他的研究领域横跨了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他是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为“两弹一星”奖章的科学家,他的名字被永远雕刻在212796号小行星上,在那广阔无垠的太空中,点亮属于自己的光。
图片源自网络
1909年,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的一个农村家庭,1938年,他凭借自身的努力,从3000多名参考者中脱颖而出,顺利考取美国庚子赔款留学基金,1941年,他进入了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师从冯·卡门教授,进修空气力学,而接他去学校的人,正是他那位一生亦师亦友的学长--钱学森。
第二排左一为郭永怀
1946年,郭永怀和钱学森经过拼搏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概念并得到了实验证实。1949年,郭永怀为独自提出了奇异摄动理论,在诸多学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由此驰名世界。
1955年,钱学森克服艰难万险回到了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此时的郭永怀,被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被迫搁置回国路程。面临美国情报人员的咄咄逼人和喋喋不休的纠缠,他毅然将自己未曾公开发表过的书稿统扔进了活里,烧为灰烬。
美国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到美国来?”郭永怀回答:“到美国来,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去报效祖国。”
1956年6月,时任中国力学研究所所长的钱学森于致信郭永怀,希望他尽快回国,彼时的大西北,荒凉处却人口攒动、风尘满天。万幸,许是他的决心撼动了美国人,1956年秋,郭永怀返回阔别已久的新中国。回国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接见了他和家人。
新中国给予了他充分的信任和广阔的舞台,他和钱学森一起工作,任中国科学院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副所长,与钱学森、钱伟长并肩作战。自此,北京深沉的四合院院巷中,总有三盏忽明忽暗的灯光在闪烁,引领者这个国家科技的前行方向。
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协定和合同,给刚刚起步的中国核工业给予了重重一击,然见就要胎死腹中。为此,郭永怀临危受命,毅然选择了核研究领域,与王淦昌、彭桓武一道,扛起了中国核工业的大梁。
自此,好消息从西北大漠源源不断的传来,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然而,天妒英才。1968年,郭永怀因飞机出事逝世。当人们找到他的尸体时,他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怀中,是一份完好的文件。而这份文件,就是他才取得的氢弹试验数据。
哪怕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口中喊着的仍然是:“我的文件!我的文件!”
53年后,我们遥望天空,那颗叫做“郭永怀星”的小行星依旧光亮,依旧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