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清明(下)

说清明(下)

清明必回故乡,这是我外出几十年的坚持,爷爷奶奶虽然陪伴我度过少不更事的童年,等我读书长大时,爷爷奶奶借故离开去了另一个世界。爷爷、奶奶,你们在那边还好吗?几十年了,你们的孙子在外打拼,混的不好。赚的钱不多,但够管家里尽责、给湖边父母行孝、够糊自己一张嘴皮。你们在世的时候虽然没有教我如何有能力助人,但我身上流淌着您们的血液。我记得你们说过,爷爷您帮地主做过长工,奶奶帮地主洗衣、砍柴。把父亲送出去当兵后,父亲为了家里生计,提早一年退伍,没有安排工作,依旧在山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收的做着山里汉子要做的、也只能如此做的工作。把我们四姊妹培养长大、逃离大山。而我现在在外努力做事、为人,朋友也多。他们给我机会尽责、行孝、慈善助人,他们使我坚持绘画助人,2008年在怀化艺术品拍卖,给怀化三中捐款10万。钱不多,也是凭自己能力善行。他们给我机会记得每年清明回来山里看您们,其实,几十年的山外打拼事业的艰难困顿、快乐愉悦,自己慢慢懂得清明节,除了一定回山里祭奠你们,也是回山里感恩你们,感恩你们使我懂得一个人要努力、坚强、善良,有能力的时候一定没有目的的助人。只是,您们在那边不要再帮地主干活了吧,年纪大了,注意身体,人活着,身体第一。

我该是一个特别怀旧的人,爷爷、奶奶陪我长大到十几岁,儿时对情感的感受能力非常薄弱,有时候,看谁买了零食给你吃就是家中亲戚里的好人,嘴巴也甜,经常把对方的尊称挂嘴边。记得少时,家里提了米搞“爆米花”吃、拿鸡鸭毛、凉鞋换“打糖”吃、爷爷摘茶叶、枇杷梨子到集镇卖了,买泥鳅鳝鱼水鱼回来吃,是儿时美美的回忆。随着自己年岁的长大,经历事务的繁复,人事变换的节奏加快,每年清明节我都回到山里,陪老父亲带上祭品、纸钱、香烛、鞭炮、一定不能少了客家米酒。一般是父亲提一竹篮子祭品,祭品面上盖上手帕,母亲腰挂材刀,背上铲或锄头。到了目的,我负责墓土堆的纸钱摆放,父亲则摆放祭品、烧香烛、到米酒,我下来燃放鞭炮,一般父亲会指着墓碑铭文告诉我,这是谁谁谁,做简单介绍。而后弯腰打躬作揖三次,把杯中米酒淋在墓碑前,下一座墓。这个日子,我一般会眼睛发光,特别犀利。看看那颗茶树上有茶耳、茶泡。有就倏地如猴子到茶树上,摘了解解馋了的嘴。扫完墓也到中午时候了,要回家中饭,这个时候,母亲一般会砍挖一些春笋回去吃,多少呢?一般是无法再拿的时候为止。

最后,以诗歌结束:

清明时节雨纷纷,东阳湖上莫断魂;
父母在世常孝顺,胜过死后空祭坟。
山珍海味满灵桌,冥钱烧得满天昏;
如此排场行孝道?分明是在哄鬼魂。
君生一饭知冷暖,君死怎能闻腥荤?
活着不给父母钱,死后烧钱更愚蠢。
世间为人儿女辈,父母健在勤过问;

乌鸦尚知反哺义,羊儿跪乳懂感恩;

为人在世孝为先,奋斗不息报恩情;

莫问酒家何处有,艄公桨指老曾家。

(设计人、画家阿佐,2016、4、1清明节回茶陵山里扫墓到县城会见朋友,住云阳山酒店,早起敲键盘、码文字,发文于故乡茶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