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重启分封制,最终导致八王之乱,司马炎为什么要这样做?

家天下的王位同样不好坐

西周确立了分封制,实际上是建立起了,以周王室为核心的“家天下”体制,当然分封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完善,传统意义上的分封诸王体制,已经在不断走向瓦解了。

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即郡县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起来,秦朝一统天下之后,在政治上做出的巨大改变之一,便是推行郡县制。

可以说秦始皇这种,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的方式,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其变得过快,甚至没有一个缓冲的阶段,直接将原来的分封制废除,这难免有些操之过急。

后来西汉建立之初,便是吸取了秦朝的教训,采取了郡国并行制的模式,这有助于维护同姓王和异姓王的利益,缓和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从而从长远来说有助于王朝顺利发展。

而到了西晋时期,开国皇帝司马炎则将这种分封制进一步恢复,甚至有一种历史倒退的味道。

但也不能说司马炎,分封数十个同姓王的方法就不对,他也是从当时西晋以及司马家,所面对的现实情况,做出的政治调整和安排。

毕竟司马家是从曹氏家族中夺权的,曹氏覆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自身家族势力过小,不得不依靠其他的世家大族来维持统治,而司马家必须要吸取这一教训。

如此一来,司马炎便开始依靠自己至高无上的皇权,来为司马家族谋权全方面的利益。

分封大量的同姓王,就是重要的方法之一,起初司马炎分封的目的,与西周时期“以藩屏周”的思想并无二异。

但是随着司马炎时代的结束,即位的皇帝司马衷智商又堪忧,原来的藩王们自然也就没有了控制。

如此一来,中央皇帝的宝座,也就开始受到地方同姓王们的威胁,八王之乱实际上,就是在争夺西晋最高统治权的内部动乱。

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失衡

如果说司马炎当初为了维护司马家的统治,所以才分封了大量的同姓王,那么在司马炎去世之后,这种天真的想法似乎就走向了破灭。

任何事情的发展,都不可能按照本人意愿进行下去,这其中存在着内部和外部的多方面因素,每一个因素如果没有考虑周到的话,随时会改变事情的走向,甚至改变事情的性质,西晋初期的分封同姓王便是如此。

今天我们能够想到,大量同姓王的存在,很有可能会威胁中央的统治,这一点司马炎自然也能想到,况且还有那么多的前车之鉴存在,司马炎肯定是对同姓王的控制,做了一些举措,只不过这些举措,随着司马炎的去世逐渐失效。

比如司马炎在位期间,就严格控制地方同姓王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的权利,杜绝他们私自做大做强。

像封王在本封地内,每年只能收取整个封国经济收入的三分之一,剩下的都要上交给中央。

军队数量上也有严格安排,大的封国不超过5000人,中等的不超过3000人,小国则只有1500人。

而当司马炎去世之后,这些对藩王们限制的规定,也就逐渐失效,封王们开始在自己封国内大肆扩张,逐渐控制了本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大权,俨然破坏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平衡关系。

继任皇帝难堪重任

八王之乱的爆发对于西晋王朝来说,是一次致命冲击,虽然司马炎时代所分封的诸多同姓王,尚且能够处于中央政府的管控之下。

但是随着开国皇帝司马炎的去世,继任皇帝司马衷难堪重任,无法实现对众多诸侯王的威慑力,这其实也是比较致命的,也是造成八王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

当初能够被选为司马炎继承者的,实际上不只有嫡长子司马衷一位,还有一位继承者是司马炎的弟弟司马攸。

从两位继承者的资质来看,显然叔叔辈的司马攸更加具有优势,再加上司马衷存在智力缺陷,这就使得当时人们对于继任者的选择,更加倾向于司马攸,一时间司马攸的威望和势力快速发展。

但是依照司马炎的性格和意愿来说,虽然同为司马宗族,并且从血缘关系上来说也不远,但他本人自然还是想要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嫡长子司马衷了。

为此司马炎也顾不上自己儿子的智商,认为只要帮助他选择好辅佐大臣,便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然而这一决策,一下子令日后即位的司马衷,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和傀儡,皇帝不行,自然也就在治理国家上存在严重问题,众多的诸侯王自然也就开始愈发膨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