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特刊/温暖的棉被
温暖的棉花
搬新居,母亲来家小住,看见餐桌椅上光秃秃的,便去买了布和棉花,晚上看电视的功夫,给每把椅子都做了一个小棉垫。母亲的手艺好极了:细密的针脚,漂亮的小花边。坐垫不仅坐着舒服,无形中也让房间增添了一丝田园气息。完工后,母亲又做了厚厚的一个,她说:“拿你办公室去,你那个估计不暖和了!”抱着厚棉垫,我记忆的闸门一下子打开,想起了从小到大,那些温暖的棉花。
HAPPY
MOTHER'S
DAY
我出生在阴历十月的塞外。胡天八月即飞雪,为了给我准备棉衣,母亲硬是拆了结婚时的棉袄。母亲说:“那时候你爸没上班,家里没有布票,也没钱,我就把我最好的棉袄给拆了。我哪会做小孩衣服啊,让邻居给裁好,自己学做的。光是絮棉花,就捣鼓了一天,我根本没学过啊。不过,你那身小衣服,是我第一件作品。没想到,你生下来一穿,还挺合适,软软乎乎、暖暖和和,可好了!”
母亲就是这样,穷尽自己的所有,也要给孩子最好的。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考上师范那年,母亲将家里最好的一床被子,给我带上了。谁知那年冬天奇寒无比,我写信给母亲:“半夜,常常冻醒了。那床旧被,抵不过新寒。”没想到过了一周,父亲就抱着一床新被子给我送去。那是我见过的最高级的被子:粉色的线缇被面,漂白布的里子,轻轻柔柔,别提多舒服了。一定比我那床又硬又沉的旧被暖和!欢天喜地送走父亲,我全然没问:做被子的钱哪里来的?直到,寒假回家,看到母亲两手冻疮。
原来,为了给我做被子,母亲将父亲单位分的取暖煤卖了。坝上的冬天苦寒难耐,不生炉子,家里会跟冰窖一样。母亲硬是捡了一冬的煤核儿!
每天,当整个小镇还沉睡在梦乡里,母亲就提筐出门了。等物资站第一车炉渣卸车,母亲直接就扑了上去。垃圾堆上热气腾腾,雪光中像刚揭锅的笼屉。母亲拿着一个小铁耙,使劲挠着炉灰,将煤核扒拉到一边,积攒一小堆,就收到筐里。更多的时候,她是用手一边扒拉一边捡,刚出炉的炉渣中有的煤核还冒着火光,一不小心就会烫伤手。可若遇见一块大的,母亲仍如获珍宝!为了不让一家人受冻,那个冬天,母亲捡了满满几大袋子煤核,那是一个孱弱的母亲凭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能力,捡拾到的最朴素的温暖。是岁月,也是希望!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可惜我那时候年轻,觉得捡煤核丢人,觉得母亲也很丢人,偶尔去一次,只远远地看着,直到我做了母亲。我的女儿体质不好,幼时一次次住院,我得扔下工作,在大小医院跑来跑去;女儿小学时学琴,我晕车吐得七荤八素得冒着大雨带孩子去上课;女儿高考,我不顾天热守在考场外捧着一颗砰砰乱跳当妈的心不知所措……为了孩子,我舍弃过自我,放下过尊严。母亲啊,也只有在那些时候,我才知道成为一个母亲,要经过多少艰辛和磨砺,而母爱,又有多么沉重和神奇。
我至今还留着那床被子,有时候,我会拉出来盖盖。裹紧棉被,裹紧妈妈的味道,我会觉得,温暖我们一生的,是棉花,是感恩,是生我养我的母亲。
母亲节快乐
2018.05.13
作者简介
若兰: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唐山诗词协会理事。2008年出版文集《蕙兰芳引》。
纫秋兰以为佩,裁紫云以属文;驾明月以为舟,展素霜以写心。
亲爱的妈妈‥
您的艰辛,让我学会珍惜;
您的勤奋,让我读懂努力;
您用尽责,让我敢于担当;
您的的宽容,让我知道博大;
母亲节到了,
谢谢您让我心里充满阳光,
祝福您幸福万年长!
1、投稿邮箱: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投稿标题:作者+题材+标题。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月发放一次。
顾问: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
诗歌主编:王翠红
诗词主编:田玉竹
评论主编:梁淑艳
动态主编:陆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