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辞典》第五百九十一首《平蔡州三首(其二)》(刘禹锡)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作者介绍】
【赏析一~~赏析三】
平蔡州三首(其二)
【中唐·刘禹锡·七言古诗】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拼音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品介绍]
《平蔡州三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第一首写平叛大捷,第二首写平叛后百姓的欢欣,第三首写平叛的巨大影响。全诗写得既平易流畅又雄壮开阔,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注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译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介绍]
壹/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唐王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李愬率军雪夜袭破蔡州,生擒了割据抗命的淮西藩帅吴元济。刘禹锡满怀激情地写作这三首诗,热烈赞颂这一重大胜利。
文学赏析
名家点评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贰/
元和十二年( 817),唐王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李愬率军雪夜袭破蔡州,生擒了割据抗命的淮西藩帅吴元济。刘禹锡满怀激情地写作此诗,热烈赞颂这一重大胜利。
蔡州,天宝时为汝南郡。首句用“汝南”而不用“蔡州”,正好化用古乐府《鸡鸣歌》成句:“东方欲明星烂烂,汝南晨鸡登坛唤”,句中“汝南”两字仿佛专为此诗而设,信手拈来,可谓一巧;平蔡之役原是雪夜奇袭,正好至翌日晨鸡啼鸣而奏功,二巧;雄鸡一唱天下白,隐含官军克复蔡州城、人民重见天日之意,首句因而具备兴句的性质,三巧。细品诗意,其地、其时、其事无一不巧,可谓巧合无垠,深切乐府神理而又全不露痕迹。次句“城头鼓角”四字说到了平蔡州的战事。这次战役是奇袭,叛军猝不及防,在睡梦中就被解除了武装,敌我双方没有经过激烈的厮杀,而李愬又极富于指挥才能,城破以后号令严明,私毫无犯,所以连善悲的鼓角声听起来也觉得十分“和平”了。开头两句用常语写奇袭,而务于字外着力,看似平易,实则笔运千钧,而又能举重若轻,不同凡响。淮西藩愬帅叛乱达三十多年之久,唐王朝发动多次征讨,都以损兵折将告终。李愬出敌不意,攻其不备,一举平蔡。按照常情,“攻城以战,杀人盈城”,平蔡之战,却几乎是兵不见血,简直是个奇迹。刘禹锡不去正面描写奇袭的艰险,也不去正面描写李愬的智勇,而是极力渲染蔡州凌晨雄鸡报晓、鼓角不悲的和平气氛。这样写,把神奇包含在平凡之中,不着“奇”字而奇迹愈显,取径婉曲,全在借端托寓。《艺概·诗概》所谓“本面不写写对面、旁面,须如睹影知竿乃妙”,此话评比,甚当。
接下来两句用速描手法,表现人民对于平叛事业的拥护。说“道旁”而不说“道中”,是暗示读者,“ 道中”正有大队官军在行进。“忆旧事”实际上是一种对比。蔡州老人看到路上一队队雄赳赳的官军,引起了往昔的回忆。他见过天宝盛世,享受过国家统一的`太平,也经历过安史之乱后,蔡州沦为叛军巢穴的痛苦。“忆旧事”,到“皆涕零”,深刻揭示了人民对于国家统一的热烈向往,和平蔡之役的重大意义。
诗的后四句叙老人语,“ 官军入城人不知”一句与开头两句相关合,盛赞李愬用兵如神。最后两句为喜极之语。从天宝末到元和十二载,已有六十多年之久,历史即将翻过这黑暗的一页,老人于迟暮之年而出乎意料地睹此快事,顿觉无比欣慰、满眼光明,对国家的中兴充满着希望。至此,全诗主旨顺势托出,一笔作颂,一笔作收,流吐毫不费力,而不尽之意,仍在篇外。诗中特别标明“元和十二载”,是出于诗人精心安排,他要用史笔将这一重大事件著之竹帛,流传千古。
此诗写得通俗易懂、流走飞动,而又不失之浅近。既平易流畅而又精炼,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清人翁方纲说,刘禹锡此诗“以《竹枝》歌谣之调而造老杜诗史之地位”(《石洲诗话》卷二),一语道出了它的艺术价值。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叁/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唐王朝在宰相裴度的主持下,由李愬率军雪夜袭破蔡州,生擒了割据抗命的淮西藩帅吴元济。刘禹锡满怀激情地写作《平蔡州三首》三首诗,热烈赞颂这一重大胜利。此为第二首。
清晨,汝南城(蔡州城)的公鸡在“喔喔”地打鸣。城内四处和谐,连城头上军鼓号角都不见悲凉,倒是响起了和平的气调。
这不是刚经历战斗的蔡州吗?怎么会如此的平静?
只见路旁一位老者看到行走的官军,止不住泪水地上前拉住他们的衣袖,口口声声地感谢,絮絮叨叨地感慨。他见过天宝盛世,享受过国家统一的太平;也经历过安史之乱,看着自己的家乡——蔡州沦为叛军的巢穴。老人自语本以为有生之年再看不到和平,谁知在这迟暮之年还能出乎意料地重见黑暗六十年后的光明,自是内心无比欣慰,感激涕零。
原来,李愬带着军队雪夜奇袭,几乎兵不血刃,让叛军猝不及防地在睡梦中被解除了武装,并没有让蔡州陷入激烈的厮杀,自是让百姓都不知道官军入城来了。正是如此出敌不意、攻敌不备的一场战役,让和平在距天宝末年的六十多年后的元和十二年到来了,真是让人满眼光明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