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帝王留给我们的修养及用人智慧

中国古代帝王的
个人修养、用人智慧和管理之道

01

帝王的个人修养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
他的很多方面都是一般皇帝所难以企及的,比如在个人素质、品德修养、雄才大略、远见卓识等方面。
唐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立国近三百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唐朝的繁荣昌盛,直到如今都让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人们生活得富足安乐,路不拾遗;外族争相朝贡,无人敢来侵扰。这段历史被历史学家称为“贞观之治”。
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领域,还是在文化、民俗方面,唐朝都给当时的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唐朝初期的繁荣景象,以及对周围国家的号召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唐太宗的个人素质和修养。
唐太宗是一个目光敏锐、修养深厚的难得的帝王,深厚的个人素养和修养既来自于他的天赋,也是他通过后天努力取得的成果。
他认为国君要像山岳一样,虽然要高峻雄伟,但是却又岿然不动、稳若泰山;
国君应该拥有包容万物的胸怀和宽大的志向,面对任何事情都能临机制断,而且做到公平至正;国君应该树立起自己的威严,否则就无法震慑远方;
另外,要拥有慈爱之心,获得安抚民众的力量;帝王仍然要用礼数去对待大臣,懂得尊重和安抚各种势力;尤其重要的是,君王应该勤于政事,而且要克制私欲。
这些都是成为贤明君王的重要原则,如果没有深刻的体验和认知,他是无法说出这番话的。
一个国君要坐拥整个天下,就需要有气吞宇宙的志向和胆识。
秦朝末年的项羽年轻时曾和他叔叔一起目睹过秦始皇的风采,当他看到巡游江南的秦始皇时,曾出此豪言:“我可以来取代他!”也正是这过人的勇气和志向才使他一步步走上秦末的政治舞台,成为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
三国蜀主刘备,布衣出身,以贩履织席为生,但是他争霸群侯的志向使得“三分天下有其一”。
然而,一个国君想要安安稳稳地坐拥天下仅仅拥有志向和气量是远远不够的,他还必须有海纳百川的气量、德高望重的威信、翩翩君子的礼仪等。
历史上的楚庄王不但是一个有壮志雄心且深谋远虑、居安思危的人,还非常谦虚谨慎,而且很宽容大度。
有一次,楚庄王宴请群臣,在高兴之余让他的爱妃为众人倒酒,席间烛火突然熄灭。
有一个武将因垂涎王妃美色,便趁黑用手去摸她。王妃急中生智,一把将那名武将帽子上的缨饰扯了下来,并悄悄对楚庄王说了这件事情。
楚庄王听了,并没有要找出和处罚那名武将,而是下令让所有官员把帽子上的缨饰取下来。
于是,等到烛火重新被点亮的时候,已经分不清是哪位武将调戏王妃了。
楚庄王贵为一国之君,却以海量容忍了调戏自己爱妃的武将,这也赢得了那位骁勇善战的武将对他的誓死效忠。
楚庄王“绝缨得士”也成为了广为流传的故事。
齐桓公和管仲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
齐桓公为王之前,管仲在为齐桓公的对手做事的时候,曾射过齐桓公一箭。
然而,后来齐桓公知道管仲是个人才,就不计前嫌地重用了他。
事实证明如果没有管仲,齐桓公也难成春秋五霸之首。
三国刘备三顾茅庐方得军师诸葛亮,这个故事家喻户晓。
时年刘备已经47岁,声名远扬;而27岁的诸葛亮却默默无闻。
而刘备听说诸葛亮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后,就放下自己的身份和骄傲,屈身三顾茅庐,这才打动了自恃清高的诸葛亮,最后成就了“三国鼎立有其一”的伟业。
三国时期的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陈寿评《三国志·袁绍》),也正因为他缺乏海纳百川的气量,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在这一点上,同时期的曹操却比他做得好。
事实上,不仅仅是那些帝王将相要有远大的志向、非凡的度量,作为普通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也必须做到如此。
就某一个行业来说,如果不能海纳百川的话,也是很难出类拔萃成为领头羊的。

02

帝王的用人智慧

纵观历史,哪一个名垂千古的帝王身边没有几个能文能武的高人在出谋划策,商有伊尹,光启殷朝;
周有姜尚,承启七百多年的江山;
秦始皇若无蒙恬、李斯等人,统一六国大业怕是也难以完成;
刘邦有张良、萧何、韩信等人为其出谋划策,才能打败项羽,而项羽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他不能知人善任。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一个皇帝往往因为得到一位贤良之士而能够安邦定国;一位有才能的人又往往能够通过一位仁君贤主来实现自己的抱负。
一种独特的政治结构的形成,要么是由明君贤臣来造就,要么是由昏君奸臣来完成。
像周武王与姜太公、齐桓公与管仲、刘备与诸葛亮,这都是明君贤臣的关系;
像秦二世和赵高、唐玄宗和杨国忠,这都是昏君奸臣的组合。
唐太宗作为一代贤明的帝王不仅深知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且指出对于人才要“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也就是说“不拘一格降人才”。
而且对于真正的人才,还要以礼相待,虚心纳谏。
就这一点来说,唐太宗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大概算是一个模范人物了,因为他特别注重听取臣下的意见。
贞观之初,他一登上皇位,就屡次提醒大臣们如果发现皇上的决策有误,一定要敢于直谏。
为了提倡这种进谏之风,只要大臣进谏有理,唐太宗都会给予赏赐以资鼓励。
大臣魏征就是以敢犯龙颜直谏而闻名于世的。
为此魏征和唐太宗被世人赞誉为“明君直臣”,有许多关于魏征和唐太宗进谏、纳谏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而在尊重人才、重用人才方面,刘邦也是古代帝王中的优秀代表。
在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战争中,在刘邦的汉军中,制定大政方针和战略思想的有张良;
规划经济、负责战时军需问题的有萧何;军事的最高指挥官是韩信,他负责南征北战;
甚至屠狗者出身的莽夫樊哙也屡次救过刘邦的性命。
正是这些人各尽其才,才成就了刘邦的丰功伟业。
的确,刘邦可以什么都不会,只要他能用好手下的人才就行了,知人善任,这是领导者成功的必备素质。
反之,声称“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西楚霸王项羽:谋略他信不过范增,以致在鸿门宴上优柔寡断,纵虎归山,最终酿成大患;
带兵打仗他又信不过手下的众多大将,总是身先士卒;
对待下属方面,虽然脾气暴躁也能体恤士卒,遇到伤残的士兵,在难过之余,甚至还会黯然流泪,并亲自给他们送饭、喂汤,但是在打了胜仗,该封赏功臣的时候,他却不知道论功行赏。
也正因为项羽不爱惜人才,韩信、陈平等人才会离开他投靠刘邦。
其实何止是治国,做任何事情都存在人才的竞争。
比如你经营一个大公司,想要在这个行业中成为佼佼者,那么你就一定要招贤纳士,不断为公司注入活力。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事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
繁荣发达的地方,必然人才济济;落后愚昧的地方,必定缺乏人才。
我们要学会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尊重人才,这也是当今社会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所必备的素质。

03

帝王的管理之道

历朝历代,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着。
而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了统治者最为关心的问题。
一代帝王唐太宗用他睿智的头脑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可供参考的见解。
唐太宗这样分析历史:周朝的分封制使各封国承认了周王的权威,并愿意承担各种义务,加强了西周各封国与王室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对外的防御能力,使得周朝的江山延续了八百年之久,算是比较成功的。
东周末年至秦朝,诸侯列国纷争愈演愈烈,秦始皇不得不思“变”,他总结经验教训,决定放弃封建亲权,改用郡县制。
这一制度虽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却因中央权力过于集中,酷刑太多而导致秦朝的最终灭亡。
至汉代,刘邦吸取秦朝教训,实行了三公九卿制,以至于分封王族太多,酿成了“六王怀叛逆之志,七国受斧钺之诛”的悲剧。
至三国,因目睹了汉代的下场,又不搞分封制了。
鉴于这些事实,唐太宗主张效仿周朝,任用亲信来稳固国家。
他认为,个人的智力有限,不足以保证国家安定,只有依靠大家的才智才能把国家治理好。
所以帝王不能一人专权,权力应该分封皇亲,这样被分封的人才会来维护国家的安定。
但是又不能让这些皇亲的实力过于强大,要让他们势均力敌相互制约,这样才不会给中央造成威胁。
综上所述,在封建社会,中央和民众是一种对立的关系,统治者时刻需要压迫民众捍卫自身权力,而民众时刻在反抗着统治者的压迫。
因此,统治者之间就需要联合皇亲建立同盟,共同对付人民,维护自身利益。
这样,他们的皇权越来越根深蒂固,以至于百姓在短时间内无法动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