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圣贤文化,切不可忽略圣贤风骨与气节

前几天发的文章,有师兄友情提示删掉,现已经办妥,包括后面差不多快要完稿预备今天发出的续集就直接“格式化”了。

意想不到的是虽然咱们文章阅读量不多,但据说受到有关部门的有关领导高度重视。足以说明一点,他人的公众号读者泛泛之流,而我们的读者可是“卧虎藏龙”。在此特别感谢您的关注!

当然同时也考虑到为了避免掀起“传统文化风暴”,咱们必须上下一心,以民族大义为重,当然更不能“执炬逆风而引火焚身”……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文天祥。当时,文天祥被俘,元世祖忽必烈感其忠、重其能,关押数年并多次派人劝降,文天祥坚贞不屈。他在受刑临死前在衣服上写下的一段话: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以我现在智商能理解的大概意思是说:孔子说成仁,孟子说取义,只有忠义至尽,仁也就做到了。读圣贤的书,到底是学来为了什么呢?我自今以后,可算是问心无愧了……

文天祥这段话,堪称是民族气节之最强音。这绝非偶然的历史现象而是社会进步的逻辑使然,中国古代几乎所有有关文人风骨与气节的典型,既见诸于典册史籍里,又流传于民间传说中,这表明风骨和气节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不因时空迁变游移而减弱消亡,可以说,无论是动荡纷乱年代的叱咤风云,还是繁盛勃兴时期的埋头苦干,须臾离不开风骨与气节的引领和支撑。

风骨和气节是古代文人修身养性的标的、正义凛然的表征、不卑不亢的刻度,解读中国历史,就是在品评文人的风骨与气节,就是在与无数金声玉振的民族英魂交流对话。文天祥不是特例,再看不受司马氏拉拢腐蚀、宁肯在洛阳打铁的“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于刑场上弹奏一曲《广陵散》,完成了人生的精彩谢幕,其风骨与气节常在恒存;菊之君子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视民如子,守志不阿,其风骨与气节峻峭拔俗;在仰天大笑中吟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一代诗仙李白,狂放不羁,桀傲不驯,其风骨与气节傲岸卓群;屡遭贬谪流放但依旧吟咏“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世奇才苏轼,放达率真,疏狂自适,其风骨与气节磊落峻爽……

这些中国古代文人的精英和翘楚,在入世与出世之间以自己光风霁月般的风骨与气节,从庙堂走向江湖,从俗世走向审美,从庸常走向良知。

翻阅典籍检索史书,不难发现危难之际高昂头颅、坚挺脖颈的还是推崇“三不朽”的文人,其主要原因在于文人深受儒家仁义礼智信忠恕等思想的滋养、教化和熏陶,掌握世道人心的症候和趋向,知晓救国济民的策术和路径,更富有理想追求和家国情怀,更具有担当自觉和正义良知,无论何种年代,都是引领时代走势的先进群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

沧海横流,方显风骨原态和气节本色。反观历史,每当国运存续和民族危殆的关键节点,某些心怀苍生社稷之文人士子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发出正直声音,或直言极谏,或奋起抗争,力求以铮铮风骨挽狂澜于既倒,以凛凛气节扶大厦于将倾,希冀成为登高一呼的社会良心和打压不跨的民族脊梁。

风骨和气节几乎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底蕴和基调,是他们“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依凭和标识,是他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根底和源头,是他们于熙来攘往的俗世中保持心灵洁净和人格清白的底座和基石。

如果我们学习圣贤文化旨在于阅读,背诵,理解,哪怕随顺世俗加以运用,那无非只是一个懂得学问或善于运用的“管理工具”而已,若是缺少“使命”与“钢铁意志”,看起来虽具有圣贤的皮肉和模样,但没有圣贤风骨,更没有圣贤的精气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