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
世界遗产委员会: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云冈石窟,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
露齿微笑菩萨~
位于山西大同武周山附近的云冈石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
云冈石窟开辟了石窟艺术“中国化”历程,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不同程度地都受到云冈石窟造像风格的影响。从三个石窟的佛教造像的变化,可以看出佛教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云冈石窟融汇了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形成的“云冈模式”,为此云冈石窟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云冈石窟的造像可以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各具风格。云冈石窟是由高僧昙曜带领北魏雕刻艺术家建造。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昙曜五窟”开凿于公元460-465年,是云冈石窟的第一期工程。五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了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这五尊巨像高13.8米到15.5米。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这个时期的石窟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显示出北魏时期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艺术风格。中期石窟是积极于改革创新的时期,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掀起了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过程。公元471-494年是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加上北魏孝文帝的崇佛,云冈石窟繁华精美的大窟大像就出现这个阶段。“灵岩寺洞”是云冈石窟的第三窟,属于中期石窟,是云冈最大的洞窟,因北魏迁都洛阳,未能完工。主像雕为“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世音(东)和大势至菩萨(西)。云冈最大的佛像在第五窟,主佛为北魏孝文帝的雕塑,高达17米(六层楼的高度),双腿长15.5米,一只脚就能站立12个人。第六窟有“第一伟窟”的美名,石壁上雕刻有完整的佛传故事。第六窟没有主佛,取而代之的是佛母塔。佛母塔起到支撑窟顶的作用,又是构成石窟的主题,是孝文帝拓跋宏为他的嫡祖母文明太后祈福而建。
晚期的石窟是迁都洛阳之后建造的,留守的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信众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时期的石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这些洞窟规模较小,人物形象显示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的显著特点:比例适中、清瘦俊美,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在龙门石窟的北魏时期的作品中也有这一风格特征,可以说,云冈石窟的造像艺术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另外,云冈石窟的佛像风格淳朴,在保留古印度原型的基础上,融入了鲜卑族的文化血脉,有“胡貌梵相”的特色;与后世严肃的造像不同的是云冈石窟的每尊佛的表情都带着笑意的,十分亲切。2001年12月,云冈石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