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综述
《汉字文化》2018年第23期 何二元
2018年11月17日,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七届学术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胜利召开。在开幕式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王庆华教授致辞,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中文指导委员会主任张福贵教授发表讲话,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杨建波教授代表学会作大学语文40年工作总结报告,协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领导及北京《汉字文化》杂志社莫笑牛总编也到会表示祝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王庆华教授在致辞中说:大学语文学会自成立至今已走过了三十八年的发展历程,现今,大学语文课程在全国各类高校中已普遍开设,大学语文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大学语文的地位得到了保障,这些成果的取得,与全国大学语文学会成员们的共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他还向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今年的四月份民政部对我们学会进行评估,前不久评估结果已经公布,我们学会被评为三星级学会,这是学术类社团的最高的星级。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教育部中文指导委员会主任张福贵教授在讲话中说,他认为大学语文既是课程也是学科,既要做好课程研究,也要开展学科建设研究,在国家的评价体系中,在学科目录中应该获得我们应有的位置。他承诺今后一定要尽自己的努力,在国务院学科组和教育部中文教指委中,为大学语文争取更大的空间。
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副会长杨建波教授代表学会作大学语文40年工作总结报告,她回顾了40年来大学语文走过的光荣历程,同时指出大学语文遭遇的困境与挑战,她呼吁全体大学语文同行:我们必须以优质的教学和良好的口碑,守住大学语文教育的阵地,上好课才是硬道理!
复旦大学汪涌豪教授做了“语文的出路与人文养成”专题报告,他以自己孩子为例,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提出批评。他还讲到大学语文,说大学语文在一些高校被弄成了应用写作,在一些本科院校被弄成了通识教育,但是大学语文有其本身的特殊性,不是其他课程可以取代的。
下午是分组讨论。本次大会的主要议题是:1.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大学语文教育;2.“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语文教材教法创新研究;3.新媒体时代的母语阅读与写作;4.大学语文课程发展历程与经验借鉴;5.大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交流。各组围绕这几个议题进行充分讨论。参加说课比赛的老师也在各自小组进行预讲。
11月18日上午各小组继续讨论及进行说课,然后集中大会交流。每个小组各选出一名老师进行说课汇报。第一组说课的老师是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的何英,她说课的题目是“语言交流与修辞艺术”,选择的课文是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第二组说课的老师是江西农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的孙尊章,他说课的题目是“神奇的汉字”。第三组说课的老师是沧州师范学院文学院王桂宏,她说课的题目是大学语文课程学习导言“为自己的生命立传”。第四组说课的老师是石家庄幼儿师专的王颖,她选择的课文是《黛玉葬花》。第五组说课的老师是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的张瑞,她说课的内容是《高职实用语文》“在实践中学习、在提升中感悟”。5名老师说课之后,由陕西省大学语文研究会吴宝玲会长和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何二元作点评,最后会议评选出一等奖两名(孙尊章、王桂宏),二等奖三名(何英、王颖、张瑞)。
本次年会收到78篇论文,经学会评选,评出一等奖3篇,获奖者及获奖论文为:韩建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视域下的大学语文课程性质与定位》、何立明夏慧敏《湖北“大学语文”四十年历史回顾和检讨》、秦朝晖《<大学语文>经典文本细读教学模式探析》。王桂波、赵淑莲、沈芝霞、李瑞珩、廖泓泉、卫小辉等6人获二等奖;刘颖、郭孔生、刘妍、南瑛、朱凯、张文秀、陈艳及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高职语文教研组(集体)获三等奖。
闭幕式上,谭帆会长宣布:经第十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讨论,增补秦朝晖、苏爱凤为理事;增补陈世杰、廖泓泉、王桂波、彭书雄为常务理事;增补陶然、何二元为副会长。
笔者和《汉字文化》莫主编在年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