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丽十五位中医名家的专病绝招,都是干货

1.萧龙友:伤食腹胀用糊米

萧氏家中经常备有炒黄黑的糊米,小儿伤食饮用。成人腹胀,常用砂仁一粒,以针穿其孔中,在火上烧焦,取下,纸包捻碎,去纸嚼服,甚效。又疰夏不思食,用荷叶粥宽中解暑,妙用非常。

2.蒲辅周:童便治诸血证

童便对阴虚痨怯,吐、衄、咳、唾诸血病,皆有效,且不妨碍其虚。蒲氏云:“凡骨蒸劳热,内热入血诸证用之皆效。惜乎世人以秽浊视之,殊不知乃浊中之清,真良药也。产后服之,诸恙皆息,百病不生。又治跌打损伤,单服此一味即愈。”

其回忆1934年悬壶成都时,友人之妇年30余岁,患内热病两载,服药数百剂未获一效,诸医束手。求治于蒲氏,教以服童便,次日早、午、晚每服一碗,服20余日见效,60余日痊愈,童便滋阴降火之功,于斯可见。

3.章次公:凤凰衣、木蝴蝶治胃溃疡

章氏治疗溃疡病有独创方,药用凤凰衣、木蝴蝶各30克,马勃、象贝母各20克,血余炭、琥珀粉各15克,共研细末,每服2克,每日3次,食前服。

这张验方之制,既不效仿古人,又不同于流俗。凤凰衣可用于治疗淋巴结核、溃疡不敛,它是先生治疗溃疡病常用之药。木蝴蝶善治肝胃气痛、疮口不敛,还有补虚、宽中、促进食欲之功,与凤凰衣同用,起协同作用。

马勃既能止血,又能疗疮。象贝母具有清热泄降、医疮散结之功,对于溃疡病之胃痛吞酸,尤为适当。琥珀不仅镇惊安神,而且有化瘀止血、疗疮治痈作用。血余炭主要有消瘀止血作用,与琥珀同用,治溃疡病出血极佳。

4.祝谌予:当归六黄汤治甲亢

处方: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各等份,黄芪加倍,共为细末,每服15克,水两盏煎至一盏,食前服,小儿减半。

此方为祝老在临床治疗甲亢之首选方剂。口渴、自汗、肌肉痉挛时加生牡蛎、木瓜、五味子;手颤甚加用白头翁;甲状腺肿大加橘核、荔枝核、夏枯草。

5.岳美中:四神煎治关节炎

关节炎,亦称鹤膝风,膝关节红肿疼痛,步履艰难,投以《验方新编》四神煎恒效。药用生黄芪240克,川牛膝、远志肉各90克,石斛120克。先煎四味,用水1000毫升,煎至2碗,再加入金银花30克,煎至150毫升,顿服。历年来,岳氏和几位同道用该方治此病,多获良效,很值得推广。

6.颜德馨:生半夏、水蛭粉治哮喘

生半夏化痰之力甚著,颜氏治哮喘习用之,一般用9克,加生姜2片,无副作用。水蛭粉能改善缺氧现象,每服1.5克,一日2次,其效亦著。

7.关幼波:牛皮胶升血小板

牛皮胶系民间验方,其制法如下:取新鲜牛皮(不拘量)去毛洗净,用绞肉机搅碎后,用清水煎熬成稀胶状,以无皮渣为度。功能养阴补血,效如阿胶,通过实践,对于提升血小板有一定效果。

服法:成人每日服100-200毫升,小儿每日服50-100毫升,服时可加入少许香油、食盐或白糖以调其味,可以单服,亦可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配合汤药同服。若有的小儿单服出现烦躁者,可另用白茅根、小蓟各30克煎水为引同服。

8.朱小南:芫荽(香菜)熏气治恶阻

有些严重的妊娠恶阻患者,往往药入即吐,甚至见药闻味即吐,长期厌食,以致影响营养吸收,形体消瘦。对此类患者,朱先生采用祖传熏气法:取鲜芫荽(俗名香菜)1把,加苏叶、藿香各3克,陈皮、砂仁各6克,煮沸后倒在壶内,壶嘴对准患者鼻孔,令其吸气。

因芫荽性辛温,含挥发油,有强烈的异香气,功能宽胸和胃,定逆顺气,悦脾醒胃。病人闻此芳香之气便会顿感舒适,数分钟后即可进易消化的食物,一天熏气数次,熏后可少食多餐。此法对于严重妊娠恶阻,甚至尿酮阳性,药、食难进者,亦可应用。

9.刘绍武:调心汤治疗冠心病

刘先生用调心汤治各种心脏病,尤对冠心病更宜。调心汤:柴胡15克,川椒10克,紫苏子、党参各30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黄芩15克,百合30克,乌药10克,瓜蒌、丹参各30克,郁金15克,牡蛎30克。

此方是刘氏从医60余年悟出的,以小柴胡汤作为协其之总方,宣其表里,疏调三焦,充其津液使五脏戴泽,调其阴阳使气血衡常,该方坚持久服,其效颇彰。

10.孙重三:推天柱骨治各种呕吐

天柱骨穴,是指项后中间入发际一寸处直至第7项椎。以示指或拇指自上向下推800次以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均有很好的止吐作用。

曾治疗一例2岁的患儿,病儿反复呕吐,滴水不进,中西药无法投入,靠输液维持生命,加西药滴注无效。孙氏云:“本症是胃气上逆,需降逆止呕,推天柱骨一穴可止。”

当即推此穴千余次,稍息10分钟,以水滴患儿口内,已不恶心,但饮之仍吐。再推千余次,休息10分钟,可饮水1小杯。二诊能进少量流汁,共推4次而愈。

11.夏度衡:四味芍药汤治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夏氏提出应重视“动用静药”的规律,认为治疗此病以生牡蛎、石决明为上品,惟此二药平肝潜阳之力专。选用白芍、甘草,取其酸甘化阴之用,缓急止痛之功。久病入络,当择味苦性微寒的丹参以佐之。

夏氏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经验之方——四味芍药汤(白芍、生牡蛎各30克,丹参、甘草15克)。方中重用白芍、生牡蛎以柔肝潜阳息风;白芍配甘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丹参养血通络,合具柔肝潜阳、和络息风之功。

在通常的情况下,夏氏治疗三叉神经痛均首选此方,其疗效远在一般方药之上。

12.黄一峰:鼻渊散外用治鼻窦炎

一峰先生,苏门之老医,曾传一方治鼻窦炎甚效:土藿香15克,苍耳子15克,青木香15克,鱼脑石15克,辛夷15克,鹅不食草9克,共研细末,用棉花包,塞鼻外用。

13.刘奉五:瓜石汤治疗闭经

刘老创立“瓜石汤”治疗阴虚胃热型继发性闭经,通经率达67.3%,用于临床,屡获良效。

瓜石汤的适应证为:闭经、月经愆期、错后,恶心,善饥,咽痛口干,口舌生疮,头晕头痛,低热面赤,鼻衄倒经,急躁易怒,心胸烦闷,乳房胀痛,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腰部酸痛,性欲减退。

方药组成:瓜蒌15克,石斛12克,玄参、麦冬、车前子各9克,生地黄、瞿麦、益母草、牛膝各12克,马尾连6克。方中瓜蒌甘寒润燥,宽胸利气;石斛甘淡微寒,益胃生津;马尾连清胃热,护津液,益母草活血化瘀,瞿麦、车前子、牛膝清热通经,引血下行。

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润燥、宽胸和胃、活血通经之效。若胃热者,可加黄芩、枇杷叶、大黄、生石膏;肝热者,加胆草、栀子、竹茹或芦荟、木通、桑叶、菊花。

血热者,加旱莲草、藕节、白茅根;气滞者,加柴胡、川楝子、枳壳、木香;血瘀者,加泽兰、红花、川芎、赤芍、桃仁;阴虚者,加沙参、枸杞子、白芍。

14.叶橘泉:单味鲜蒲公英治黑疸

叶老生前治黑疸有一案,颇有效验:某中年妇女,病由黄疸后变成黑疸,面目青黑色,胸满腹胀,大便顽固秘结,邻人悄悄说:“黄病变成臌胀,怕是不治之症了吧!”患者呻吟病床已年余,家中典卖一空,寡妇孤儿,情殊堪怜,叶老予以免费诊治,并送了几剂药,稍稍好转。

后教给他十多岁的儿子,自挖蒲公英,每天大量(90-120克或更多)煮汤喝,喝了一个多月,不花分文,竟把这迁延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慢性肝胆病治愈了。这对叶老触动很大。蒲公英过去也常用,而这次鲜草大量单独用,未料竟有如此威力。

15.吴佩衡:使君子壳治使君子仁中毒

吴氏用使君子壳治使君子仁中毒,颇具妙思。病例:张某,四川人,住昆明市,有子10岁,常患蛔虫腹痛,面黄肌瘦,纳呆食少,夜卧常咬齿流涎。其在药店购得使君子60克与子服食,意欲驱杀蛔虫。

然不知该服何许剂量,随其子剥去外壳而食之。因使君子仁味香甜,小儿于一日内服食达30克之多,遂发呃逆不止,心烦欲呕而不思饮食,无法止住,来院求治。

早年从师习业,曾闻师言,服使君子仁致呃逆作呕者,其壳可解。当即介绍此法以试之。病孩返家后,照法用使君子外壳30克,煎汤与其子服,一日内连服数次,次日呃逆得除。

趣味中医——那些传说中的“海外”延寿方

打老儿丸——冻龄母亲与年迈儿子

【出处】《万氏家抄方》。

【组成】川牛膝(用黄精自然汁浸,漉出,酒浸一宿;若无黄精,酒浸三日,漉出,细锉焙干)、石菖蒲、干山药、远志、巴戟天、续断、五味子、楮实子、杜仲、山萸肉、茯神、小茴香、熟地、肉苁蓉、枸杞子各等分。

【用法】上为细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或白汤下亦可。服五日便觉身轻,精神爽快;二十日语言响亮,手足轻健;一年白发转黑,行走如飞;久远服之,百病消除,面如童子。

【功用】滋阴补阳,强壮筋骨。

【主治】五劳七伤,阳事不举,真气衰弱,精神短少,小便无度,眼目昏花,腰膝疼痛,两脚麻冷,不能行走。

【方义】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精能化气,肾精所化之气称为元阳。元阳是全身阳气之根本,为人身一切机能活动的原动力。且肾主骨,肝主筋,若肝肾虚损则可出现腰膝酸楚、筋骨软弱等症。故方中用巴戟天、肉苁蓉、杜仲、续断等补助元阳,强壮筋骨。方中熟地可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熟地佐以菖蒲能宣导而臻太和,辅以山茱萸、山药能补肝益脾,补充精血。《本草正》:“山药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是以有金玉君子之称。枸杞、五味补阴收涩、补肾填精。牛膝入肝肾,可壮筋骨,利腰膝,益精强阴。远志、茯神为宁心安神之品,茯神抱根而生,有依守之义,故魂不守舍者用之;远志可定心补肾,水火并补,殆交坎离而成既济。楮实子健脾益气,小茴香理气和胃。诸药合用,以共奏滋阴补阳、强壮筋骨之功效。

【方名释】相传,古一妇人,家藏秘方,并自制为丸经常服用,所以这一妇人虽年逾百岁,却青丝黑发,步履矫健,看上去只不过象一中年。妇人有数子,均遵老人服药之法,因此这些儿子虽都年过古稀而“面如童子”。只有她的小儿子性格乖僻,说什么都不服用老母配制的药丸,所以这个儿子还没有七十岁就老态龙钟,弯背弓腰,白发苍苍。有一天,母子俩因用药之事发生了争执,气得妇人拿上鞭子追打“老儿”,这样就有许多人围观过来,都十分奇怪,怎么一个中年妇人去欺侮老头儿?故不少人过去责问妇人,妇人说:“此余之幼子也,年未七十,已伛腰曲背,老态龙钟,家藏良药,令其长服,而彼辄违忤,遂衰弱至此,余因此责之。”围观者方然醒悟,真相大白。这样妇人所制之药丸,求者甚众,遂将此药称为“打老儿丸”。

孔圣枕中丹——孔子聪慧的奥秘

【出处】《医方集解》

【组成】败龟板、龙骨、远志、九节菖蒲各等分。

【用法】上药为末,每次1克,食后用酒和服,一日三次。

【功用】滋阴降火,重镇安神。

【主治】读书善忘,久服令人聪明。并可用于思虑过多,阴虚火旺,健忘多梦,心悸怔忡,头晕失眠,遗精盗汗等。

【方义】读书易忘,是因心血不足、痰火相结扰乱神明所致。故方中用龟板滋阴降火,龙骨镇心安神。龟者,介虫之长,阴物之至灵者;龙者,鳞虫之长,阳物之至灵者。借二物之阴阳,以补人身之阴阳,借二物之灵气,以助人心之灵气。而且人体精与志,皆藏于肾,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心、故迷惑善忘。方中远志性味辛苦,是以苦泄热而辛能散郁,亦兼通肾气上达于心,强志益智。菖蒲性散,为水草之精,故能散肝舒脾,又能开心孔,利九窍,而去湿除痰。诸药共用,即使痰火散而心肝宁,聪明开而记忆强。

【方名释】“孔圣”,是对孔子的尊称,“枕中丹”谓珍秘的丹方。因为枕中丹方可延年却病,令人聪颖,但其方又被人视为“枕秘”。无人能知,而唯独孔圣可知,故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又有“孔子大圣知枕中方”之名。

孔子(公元前551~479年),春秋时鲁国陬邑昌平乡阙里(即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人。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和大政治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无常师,尝问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后为鲁国司空,又为大司寇,摄行相事,从此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四年,年六十八岁返鲁。删《诗》《书》订《礼》《乐》,赞《周易》,作《春秋》。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后世称孔子为至圣先师。传说,孔子生资聪明,容貌奇特,头顶中间低四周高,牛唇狮鼻,海口辅喉,虎掌龟背,身高九尺六寸,堪称天生异相,故而天禀聪明。孔子三岁时牙牙学语,父母教以称呼说话,一遍即会又久而不忘,这是平常人所不能冀及的。五六岁时,其母教他认字一日能熟记三百个科斗字,教他看书,孔子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后来孔子跟从他的外祖父颜襄学习,颜襄是一位博古通今的学者,看到孔子特别强固的记忆力,尽管众多的卷帙,只要经孔子随手翻阅。默读一过,就能永远不忘。故此得到他外祖父的喜爱,颜襄将胸中的学问都传授给了孔子。由于孔子聪明过人,至于枕中丹的奥秘,也就只有这位圣人能够揭开。《汉书·刘向传》曰:“上(宣帝)复兴神仙方术之事,而淮南有枕中“鸿宝”、“苑秘书”,神仙使鬼物为金之术,及邹衍重道延命方,世人莫见。”这里所说的“鸿宝”和“苑秘书”,是两篇道术之书,如果看了这两篇,就能使物变金,使人聪慧,让人延年益寿。可惜,像这样神奇的丹方,却藏在枕中,没有泄漏,故言“世人莫见”。

本方主要功用是治疗读书善忘,如果久服又可使人聪明,其效与枕中“鸿宝”类同,然而枕中丹方“世人莫知”,只有至圣孔子,以其天禀聪明方能揭晓。故此,立方者冀希服用此方后,能像孔圣那样资生聪明、文思超伦,读书万卷、过目不忘。故将该方命名为“孔圣枕中丹”或“孔子大圣知枕中方”。

观音梦授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出处】《普济方》

【组成】洗净夜明砂30克,当归30克,蝉壳30克,木贼(去节)30克,羊肝120克。

【用法】前四味共碾为末;用羊肝煮烂,捣如泥,入药末拌和为丸,梧桐子大。每服50丸,食后温水下。

【功用】退翳消障。

【主治】肝经风热,眼多赤膜及障翳。

【方义】本方主治翳、膜、障等眼科疾病。翳和膜是外障眼病的常见证候,二者均可遮蔽黑睛或瞳神而影响视力。内障则是从内而蔽,有如薄纱笼罩,但眼睛表面却无特殊病征,只是自觉昏蒙。外障多由于六淫邪毒外侵,内障则因七情内伤。目者乃肝之窍,故肝经病变所引起的眼病,在眼科疾患中占多数。方中夜明砂,乃蝙蝠之砂屎。李时珍曰:“砂乃蚊蚋眼也”,故可明目,“治目翳盲障”。木贼治风热所致翳膜,羊肝者能补肝明目并常用于肝阴不足之内障。蝉蜕以其善退之能为退翳之要药。眼病虚者多兼肝肾气血俱噬,是以用当归补血活血。诸药合用,既可清肝经之风热,又能退翳消障,使眼复明。

本方名为“观音梦授方”,又名“羊肝丸”。其功效,在于除翳消障,使旨者复明。《类说》中载:“定海徐道亨患赤眼,食蟹,遂成内障五年,忽梦一僧以药水洗之,令服羊肝丸,求其方……遂复明也。”

由于本方为僧人梦中所授,且有观音使盲者复明之宏力,故托名为观音梦授方。

还少丹——返老还童的效方

【出处】《洪氏集验方》

【组成】干山药、牛膝各45克,山茱萸,白茯苓,五味子,肉苁蓉,石菖蒲,巴戟,远志,杜仲、楮实,舶上茴香各30克,枸杞子、熟干地黄各15克。

【用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用温酒盐汤送下,空腹,日进三服。

【功用】温补脾肾,养心安神。

【主治】虚损劳伤,脾肾虚寒,心血不足,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眩晕倦怠,小便混浊,遗精阳痿,未老先衰,疲乏无力。

【方义】本方主治诸证皆由命门火衰、肾阳不足所致。肾阳乃人身之根本,若不足,势必未老而身先衰。肾阳衰微则生土无权,脾胃因之虚寒;由于肾阳温煦无力,气血就会生化不足而神失所养。所以本方旨在温补脾肾,养血安神。方中枸杞子、杜仲、牛膝能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山萸肉、巴戟、肉苁蓉可补肾以助阳事;熟地补精益髓、养血滋阴;五味子滋肾涩精;山药脾肾两助。因脾胃虚寒,方中除温补肾阳外,又用楮实、茯苓、小茴香健脾益气、理气和中;方中远志、菖蒲有宁神开窍之功效。是以肾阳温、脾胃暖,心神安而诸症自除。

【方名释】本方名为“还少丹”,意谓返老还童之丹药。还,即返还的意思。《尔雅·释言》:“还,返也。”《广雅·释诂》:“还,归也。”道教《大智度论》:“如是耆老相,还变成少身。”就是指通过修道,可以达到还少的目的。道家认为,成仙修道之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保精气;二是服食丹药。内保精气,首先就须学会行气,葛洪在《释滞》中说,行气“久久可以至千,至千则老者更少,日还一日。”服食丹药,葛洪认为主要是服食还丹和金液,他在《金丹》中说:“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焉,然则此二事盖仙道之极也。服此而不仙,则古来无仙矣。”《西升经》亦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所谓还丹,是道家将丹砂烧成水银,积久又还成丹砂。这种还丹,道家认为服后即可“白日升天”。

由上所述,说明“还少丹”之名,取有道家。还变成少身”“老者更少,日还一日”以及“还丹”之意,意谓服用本方后,有“返老还少”之效,故名“还少丹”。

“还少丹”一方,历沿多年,屡用屡验。现摘录验例二则于后,以示“还少丹”之神效。

1.《折肱漫录》载:泉州黄伯宗,讳汝良者,年九十余,犹然精神不衰,饮啖如故,平日服补中益气汤、还少丹二药,故是佳品,宜其得力。

2.李克蕙《药理篇》载:湖南刘叟,为中央国医馆理事,每来京赴会,必偕一丽人与俱。人窃谓红颜白发,殆有其所以御之之术乎?或曰:安知丽人也者,非其儿辈行耶?曰:不然。人有清晨谒叟于旅邸者,见丽人高卧未起,而室无两榻,其非儿辈行也必矣。人于是审之确,某日宴会,群扰叟发表其健身之道,叟亦乐道往事,掀髯谓人曰:予年四十许,患阳痿证,不知人道者近十年,一日齿牙浮动,摇撼欲脱,因以还少丹药味,改为汤剂,煎服四五剂效大显,继续服之十剂,则枯杨生梯,源泉竟得复活矣,至今欲海波澜,非双宿不快,虽在短促之旅行期间,亦必与小妾偕行也。言罢,众始恍然,然终疑还少丹药味平淡,未必有若许功效也。

刘叟再度莅京,人复以还少丹为言,谓他人曾否实验。叟曰:余每年须服二、三十剂,经介绍友人服用亦多效。言时,目视吴叟谓曰:君可否作一实验报告也?吴叟者亦长沙名医也,闻言,大呼刘叟害人不置,众异之,诘其所由,第笑而不言。嗣转询刘叟,始知吴病齿牙浮动,因介绍服用还少丹后立上。不期其时新赋悼亡,服药后元阳无制,辗转床子,大是苦事。所谓害人也者,盖即指此。群闻言,为之绝倒。

草还丹——安全的道医还丹

【出处】《圣济总录》

【组成】生干地黄(净洗)、石菖蒲(节密细者)、牛膝(酒浸,切,焙),菟丝子(入盐少许炒,乘热捣末)、地骨皮、肉苁蓉(酒浸一宿,细切,焙)各等分。

【用法】上六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为衣。每次40丸,早晨空腹时用温酒送下。日午再服20丸。一月内百疾俱退,一年内白发俱黑,身体有力,颜色如童,睡少欲薄。

【功用】补益气血,悦颜乌发。

【主治】气血两虚,髭发早白。

【方义】本方证治气血两虚所致的髭发早白等症,治宜补益气血。“肾其华在发”,故方中又多选肾经药,用肉苁蓉、菟丝子壮肾阳以补气,用生地黄,地骨皮滋肾阴以养血。石菖蒲养心健脑,丹砂为衣,又可补养心血。诸药合用,共奏补益气血,悦颜乌发之功。

【方名释】还丹,是指道家炼丹时,使丹砂烧成水银,积久又成为丹砂,谓之还丹。《抱朴子·金丹》:“余考览养性之书,鸠集九视之方,曾所披涉,篇卷以千计矣。莫不皆以还丹、金液为大要者也。又曰:“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即化为还丹,一刀圭,即白日升天”。

本方名为“草还丹”者,是指方内不加金石,只系草药为用。这样,燥热无加,五脏不伤,全在制度之妙,可夺丹砂烧炼之功。有补益气血,悦颜乌发之效,故名为草还丹。

蟠桃果——天地同寿的愿望

【出处】《景岳全书》

【组成】芡实500克(炒),莲肉(去心)500克,胶枣肉500克,熟地500克,胡桃肉(去皮)1000克。

【用法】上药研末,以猪腰6个,掺大茴香,蒸极熟,去筋膜,同前药末捣成饼,每日服2个,空腹时用滚白汤或好酒送下。

【功用】补脾滋肾。

【主治】遗精属脾肾虚弱者。

【方义】遗精之证,多由用心过度、伤及脾肾,以致肾虚不藏,精液自遗。故当补脾滋肾。方中熟地滋阴补精;胡桃肉补肾助阳;芡实,莲肉益肾固精,兼以补脾;枣肉补中养血,缓和药性。诸药同用,以成补脾滋肾之功效。

【方名释】本方名为“蟠桃果”。蟠桃,为传说中之仙桃,系取“王母蟠桃”之说。言服之补益,可以长寿,故后世多有以“蟠桃庆寿”为题材的故事传说。果者,草木之实皆曰果,方中用药大都为草木之果实,且王母称蟠桃为桃果,故张景岳依本方之功效,喻其名为“蟠桃果”。

蟠桃之名,出自汉·王充《论衡·订鬼》引《山海经》云:“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至于蟠桃与西王母的关系,则见于汉·班固《汉武帝内传》,其云:“王母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则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迄明,王世贞在其《宛委余编》中,又叙及其事,并说:“洪武时出元内库所藏蟠桃核,长五寸,广四寸五分,前刻'西王母赐汉武桃宣和殿’十字。”以上两种传说,经后世不断加工,就逐渐产生了“王母蟠桃”之说。

旧题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八中载:“西王母居龙月城,城中产黄中李。花开则三影,结实则九影,花实上皆有'黄中’二字,王母惜之,过于蟠桃。这便是蟠桃一词见诸载籍较早者。

清胃散

《脾胃论》

【组成】生地黄 当归身各三分(各6g) 牡丹皮半钱(6g) 黄连六分,夏月倍之,大抵黄连临时增减无定(9g) 升麻一钱(6g)

【用法】上药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放冷服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牙痛。牙痛牵引头疼,面颊发热,其齿喜冷恶热,或牙宣出血,或牙龈红肿溃烂,或唇舌腮颊肿痛,口气热臭,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

【方歌】

清胃散用升麻连,

当归生地牡丹全,

或益石膏平胃热,

口疮吐衄及牙宣。

【证治机理】本证乃胃有积热,循经上攻所致。足阳明胃经循鼻入上齿,手阳明大肠经上项贯颊入下齿,胃中热盛,循经上攻,故牙痛牵引头痛、面颊发热、唇舌腮颊肿痛;胃热上冲,则口气热臭;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每致血分亦热,血络受伤,故牙宣出血,甚则牙龈溃烂;口干舌燥、舌红苔黄、脉滑数,俱为胃热津伤之候。治宜清胃凉血。

【方解】方用苦寒泻火之黄连为君,直折胃腑之热。臣以甘辛微寒之升麻,一取其清热解毒,以治胃火牙痛;一取其轻清升散透发,可宣达郁遏之伏火,取“火郁发之”之意。黄连得升麻,降中寓升,则泻火而无凉遏之弊;升麻得黄连,则散火而无升焰之虞。臣以丹皮凉血清热。佐以生地凉血滋阴;当归养血活血,合生地滋阴养血,合丹皮消肿止痛。升麻兼以引经为使。诸药合用,共奏清胃凉血之效,以使上炎之火得降,血分之热得除,热毒内彻而解。

【配伍特点】苦寒辛散并用,降中有升,火郁发之。

【运用】本方为治疗胃火牙痛之常用方,凡胃热证或胃经血热火郁者均可使用。以牙痛牵引头痛,口气热臭,舌红苔黄,脉滑数为辨证要点。《医方集解》载本方有石膏,其清胃之力更强。

【附方】

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又名泻脾散)

藿香叶七钱(6g) 山栀仁一钱(3g) 石膏五钱(9g) 甘草三两(6g) 防风去芦,切,焙,四两(9g)

上药锉,同蜜、酒微炒香,为细末。每服一至二钱(3~6g),水一盏,煎至五分,温服清汁,无时。

功用:泻脾胃伏火。

主治:脾胃伏火证。症见口疮口臭,烦渴易饥,口燥唇干,舌红脉数,以及脾热弄舌等。

【鉴别】

【一】泻黄散与清胃散皆有清胃热之功。

泻黄散泻脾胃伏火,主治脾热弄舌、口疮口臭等;

清胃散清胃凉血,主治胃热牙痛,或牙宣出血、颊腮肿痛者。但前者是清散并用,兼顾脾胃;后者以清胃凉血为主,兼以升散解毒。

【二】玉女煎与清胃散同治胃热牙痛。

但清胃散重在清胃火,以黄连为君,属苦寒之剂;配伍升麻,意在升散解毒,兼用生地、丹皮等凉血散瘀之品;功能清胃凉血,主治胃火炽盛之牙痛、牙宣等症。

玉女煎清胃热而滋肾阴,用石膏为君;配伍熟地、知母、麦冬等滋阴之品,属清润之剂;功能清胃滋肾,主治胃火旺而肾水不足之牙痛及牙宣诸症。

【方论选录】

阳明胃多气多血,又两阳合明为热盛,是以邪入而为病常实。若大渴、舌苔、烦躁,此伤气分,热聚胃腑,燥其津液,白虎汤主之。若醇饮肥厚炙煿过用,以致湿热壅于胃腑,逆于经络,而为是病,此伤血分,治宜清胃。方中以生地益阴凉血为君,佐之以丹皮,去蒸而疏其滞;以黄连清热燥湿为臣,佐之以当归,入血而循其经。仍用升麻之辛凉,为本经捷使,引诸药直达血所,则咽喉不清、齿龈肿痛等症,廓然俱清矣。(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医案举例】

柴屿青治满少司农讳兆惠,内阁侍读,同在军机处值宿,患重舌肿痛。问曰:曾服通经散泻火,而病不除,何也?答曰:火有诸经,岂可混治,诛伐无过?幸汝年少,未至大害。诊其右关洪实,胃火特甚。时已薄暮,清胃散一服,而次早霍然。(《续名医类案》卷十八)

拓展阅读:《名老中医方剂医案》

唇风

刘某,男,27岁。2005年5月25日初诊。

诉唇部红肿,痛痒灼热,皲裂结痂,脱屑1周。经西医内服抗生素及抗过敏西药,外搽激素及抗生素软膏近1周,病情无缓解。

现症见:双唇部红肿,痛痒干燥,灼热,皲裂,结痂,脱屑,口干苦燥,大便干结,小便色黄,舌质红,苔薄黄燥,脉弦。诊为唇风,证属胃热血燥,复感风热。方选清胃散加味:

黄连10g,升麻15g,牡丹皮15g,生地黄30g,当归10g,生石膏50g,生大黄15g,麦冬30g,玄参15g,防风15g,苦参15g,蝉蜕10g,甘草5g。

连续服用10剂而治愈。

按:口唇为脾胃所主,唇风多因阳明胃热脾经血燥或复感风邪,风热相搏而成。唇部红肿灼热,痛痒皲裂,结痂脱屑均为胃热上攻夹风热犯唇所致。方中清胃散清胃凉血,防风、蝉蜕、苦参清热祛风止痒,生大黄、麦冬、生石膏清胃通腑滋阴,药证相符而治愈。[黄其兵.清胃散临床运用举隅.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4):26]

鼻衄

王某,男,14岁。2004年7月10日初诊。

患者两天来鼻衄常发,量多,血色鲜红,伴心烦、口苦、口干欲饮,唇肿,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脉滑,舌红苔黄。此胃热上升迫血妄行所致。投清胃散加减:

升麻15g,黄连10g,牡丹皮15g,生地黄30g,当归15g,生大黄15g,白茅根30g,甘草5g,生栀子15g,生石膏30g,知母15g。服1剂鼻衄减,3剂后诸症消失。

按:衄血者多属热证,热邪内迫,血不循经而外溢,由鼻窍而出者名鼻衄,刘河间云:“衄者,阳热怫郁,干于足阳明而上,热盛则血妄行而为鼻衄也。”张景岳云:“衄血之由因内热者多在阳明经,治当以清降为主。”本病鼻衄量多色鲜红,且伴口干渴、口苦唇肿,属阳明经热上冲,热迫血妄行所致,故治疗按张氏之说以清降为主,投以清胃散以清胃热。白茅根、栀子以清热凉血,大黄、石膏、知母加强清胃热的作用,兼以通腑泄热,使胃火降,鼻衄止。[黄其兵.清胃散临床运用举隅.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4):26]

急性胃黏膜病变

李某,男,38岁。2002年5月21日初诊。

胃脘疼痛反复发作2月余,服雷尼替丁、三九胃泰等,时有缓解,近1周来胃脘疼痛又作,不能进食,食后呕吐,吐出物中常夹有血丝,腹胀,胃中灼热。舌红苔黄,脉弦数。胃镜示胃黏膜糜烂并有点状出血表现。证属脾胃郁热,郁久化火,灼伤胃络。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清胃散加减:

生地黄、牡丹皮各15g,黄连、升麻、当归、白芍、延胡索、枳壳、竹茹各10g,吴茱萸3g,生甘草5g。水煎服。

10剂后,诸症消失,上方稍加出入,续服半月,再行胃镜检查,示胃黏膜红润规整,病告痊愈。

随访1年未再复发。[边瑞宏,贺兰英,张闽华.清胃散临证举隅.浙江中医杂志,2005,(6):252]

反复头痛头昏

女,22岁。1999年1月13日初诊。

患者近6年来因学习紧张出现头昏头痛,时轻时重,近1周因考试临近,头痛加重。

刻诊:全头重痛,昏沉不清,视物稍久则加重,伴焦虑,思想不集中,重时偶有脑鸣,平素胃纳甚佳,尤喜食煎炸油腻,舌红苔黄,脉滑数有力,诊为神经症。

辨证属心胃火旺,上扰清空。治宜清心胃之火。拟清胃散加减。处方:

生地黄15g,黄连10g,牡丹皮10g,升麻5g,当归6g,生石膏20g(先煎),蔓荆子12g。水煎服,每日1剂,共服3剂而愈。

按:患者胃纳较佳,多食煎炸油腻,胃中素有火热积结,加之劳心过度,心胃之火交蒸于上,扰动清空,故而头昏头痛。治宜清心泻胃。选清胃散加减,使火不上扰而清空得宁。方中加蔓荆子意在清头目、愈脑鸣,并有引经之效。[花亚历.清胃散新用.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0):622]

热哮喘

患者,女,22岁。1997年8月10日就诊。

患支气管哮喘6年,每年发作1~2次,皆在夏季。10天前,由于过食辣椒而感胸闷不适,继而引发哮喘。

刻诊:患者面色红赤,烦躁不安,气促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苦闷欲绝不能平卧,咳痰黏稠,色黄白,排吐不爽,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诊断:热哮喘。

治法:清胃凉血,泻热平喘。清胃散化裁:

黄连10g,当归10g,升麻10g,牡丹皮12g,石膏30g,桑白皮15g,黄芩12g,地龙15g,大黄10g。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上方服6剂后哮喘已基本稳定,后随证加入全瓜蒌、杏仁、麻黄等药继服12剂而愈。

按:患者胃中素有积热,进食辛辣而致胃热上冲,气逆上迫于肺而致哮喘发作。故此例哮喘当从胃论治,因此选清胃散以清热凉血。方中加入桑白皮、黄芩、地龙、杏仁、全瓜蒌等药泻肺中之热,化肺中热痰;大黄通腑以利肺平喘。如此标本兼治则胃热清,气逆止,卧得安,哮证愈。[徐辑明.李东垣胃病方治验.山东中医杂志,2001,20(12):755]

滞颐

赵某,男,3岁。1999年12月25日初诊。

患儿自6个月至3岁,经常流涎,仰卧时稍轻,浸泽颐间及胸前,颐部潮红糜烂,并有口角赤烂,面赤唇红,舌质红,苔黄厚,指纹紫。

证属脾胃积热,而致廉泉不能制约。宜清胃凉血燥湿。拟清胃散加减配合针刺治之。处方:

生地黄、当归各10g,牡丹皮6g,黄连3g,升麻2g,赤茯苓6g。

针刺选穴:

廉泉、地仓、合谷、阴陵泉、足三里等穴。手法用强刺激,不留针。

药进两剂,针刺两次而告愈。

按:滞颐俗称流涎,又名流涎不收。多因脾胃积热或脾胃虚寒,升降失常,不能收摄所致。牙龈为阳明经脉循行之地,胃火灼热,循经上攻而牙痛、齿龈红肿。上方用苦寒泻火法为主,但其泻火,正是为了升阳,所以在苦寒泻火药中加入升麻少许,以升清阳,故收佳效。[张丽华,李小林.清胃散的临床应用.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15(4):20]

本头条号有很多内容只对粉丝开放,如有需要,请加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