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念改变到课程改变——主题活动课程生活化的实践与反思

(以中班主题活动《要不要一起去露营》为例)

【摘要】虞永平教授在《生活化的幼儿园课程》一书中提出:主题活动是实现幼儿园课程生活化的重要路径。由此可见,将生活化的课程理念渗透到主题教育活动中,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背景,将经验的习得、能力的锻炼与生活进行有机整合能够有效推动儿童的发展。本文将结合教育实践中的案例,梳理总结生活化理念下主题活动开展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主题活动  生活化

【正文】

罗杰斯认为:只有当儿童察觉到学习内容与自己有关时,才会令身心投入,意义学习才会发生。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就越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儿童的学习就越有效。主题活动的开展亦是如此,我们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生活教育资源,让教育融入生活、主题之中,从不同角度促进儿童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习”。本文将以中班主题活动《要不要一起去露营》为例,谈一谈实施主题活动课程生活化的策略和方法。

一、生活化主题课程内容的选择:源于兴趣、贴近生活。

《要不要一起来露营》这一主题内容是孩子们阅读绘本《一起去露营》后引发的生活化主题课程。当他们看完了绘本《一起去露营》后开始了喋喋不休的谈起了自己的露营经历:“我特别喜欢露营,露营可以野餐、可以住帐篷”、“露营睡觉和在家在幼儿园睡觉都不一样,露营睡觉能听到小鸟的叫声呢”、“我也露营过,但是因为戴花冠的病毒,我已经很久没有露营过了”、“我家有帐篷,明天咱们在幼儿露营吧”......于是孩子们欢天喜地的约定好了要带帐篷来幼儿园进行露营。

西方学者威廉·史密斯指出,真正的课程综合中的学习情景必须考虑“与学习者有关的问题,必须关注学习者生活世界的主要层面”。由此可见源于幼儿兴趣与需要的主题才能够有效激发幼儿学习与活动的内驱力,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兴趣。案例中小朋友们津津有味谈论的帐篷、露营不仅是孩子们期待的生活化游戏内容,也是他们当前最关注、最期待的事件,这也代表了他们对露营这一事件的关注和进一步探索的渴望。因此,只有真正具有生活性的话题,才能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关系。

二、生活化主题课程的实施过程:追随儿童、提供支持。

(一)取之生活,用之生活的生活化材料:搭帐篷。

第二天,好几个小朋友就带来了帐篷,小朋友们跃跃欲试,恨不得马上就露营!可是,露营好像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面对这些庞然大物,小朋友开始有点不知所措......

帐篷到底怎么搭呢:“我见过爸爸搭帐篷,可是我不会”、“老师,您能不能帮帮我们”,看着孩子们企盼的小眼神儿,我决定帮帮他们。我们打开了一个小朋友的帐篷,一起看了说明书,小朋友带来的是自动帐篷,轻轻一甩,帐篷就搭成功了!小朋友们开心急了,纷纷趴在帐篷旁边,也更加迫不及待的想要搭上属于自己的帐篷啦!经过讨论,小朋友们决定到幼儿园的操场上去扎帐篷,于是他们自愿分组,准备出发喽!

儿童熟悉、喜欢的生活化材料是主题探究活动的催化剂。它不仅能够支持儿童更加深入参与主题探究活动,更有利于儿童的理解和接受,能够推动主题的进一步深化。帐篷就是孩子们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一种生活化材料,他们在生活中见过、用过,却很少自己动手去组装它,因此引起了他们极大的兴趣和冲动,此时无需教师刻意、主观的进行预设和准备,生活化的材料会带着让儿童带着兴趣主动参与。同时,生活化的材料在主题活动中也要追随儿童探究的深入不断的做出调整,促进生活化的主题探究不断深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有益经验。

(二)源于兴趣,源于需要的生活化问题:帐篷里的午睡

随着午饭的时间到了,小朋友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小帐篷,尽管我们约定了午睡后可以继续出来玩,但是小朋友们仍然有点失落,他们纷纷表示:如果能在帐篷里睡觉,就太好啦!于是,第二天又陆续有几个小朋友带来了帐篷。经过一番考察、讨论、寻找,最后小朋友们决定在我班旁边的空教室扎帐篷、午睡。但是一系列问题也接踵而来:

问题一:每个帐篷能够睡几个人?

小朋友们用自己的方式测试每个帐篷能够睡几个人,有的是几个小朋友并排躺进去进行测试,有的是一个人在帐篷里进行翻滚来测试,得出结果后孩子们进行了记录。

 问题二:帐篷够全班小朋友睡吗?

面对我们测试后的记录表,小朋友们表示开心又苦恼。开心的是我们知道了每个帐篷可以住多少人,但是这些帐篷到底够几个小朋友睡?面对着这些数字,小朋友们犯了难。怎样才能知道这些帐篷一共能睡下多少人呢?他们想到了各种办法去验证。

方法一:图示法

方法二:玩具表征法

小朋友们用自己想到的方式“算”出班中的7个小帐篷一共能够睡24个小朋友,不仅能够睡下所有小朋友,他们还兴高采烈的邀请老师一起睡多出的“2个床位”。

问题三:怎样让帐篷睡起来更舒服呢?

小朋友们在“试睡”的过程中,发现躺在帐篷上面硬硬的不舒服。于是,他们想到了把自己的被子铺在帐篷里,同时还用把自己的帐篷装扮的更漂亮。

一切准备就绪,帐篷午睡即将开始喽......

下午起床,很多小朋友都忍不住把自己在帐篷里午睡的美好经历画了下来。

幼儿在生活、游戏中遇到的真实的问题是促进主题开展及幼儿主动探究的动力与源泉。主题活动中,教师往往会预设各种问题来推动主题的进展、幼儿的发展。然而,教师主观预设,往往忽略了孩子需要和兴趣。其实,教师最应该做的是:把儿童放进他们生活的环境中去,让他们自己去游戏,用自己的方式解决自己游戏中的问题,,而不是去解决“老师的问题”。因此,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让儿童以解决生活化的问题为导向,是生活化主题课程中的促进幼儿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重要要素之一。

(三)源于期待,源于游戏的生活化内容:一起去露营。

帐篷午睡后,小朋友对帐篷仍然念念不忘,一天,源源拿着小“餐框”来到幼儿园,问:“老师,我们可以野餐吗”?很多小朋友也围过来,争相喊着:对呀,对呀,我也想野餐。孩子们呼声很高涨,看着他们兴奋的样子,我告诉孩子们,因为疫情的原因,能不能在幼儿园野餐需要征得园里的意见,于是孩子们决定写信给于老师,告诉于老师想野餐的想法。

于老师收到信以后,很快的就给小朋友们回信了,于是,我将信读给孩子们听,孩子们开心极了!通过于老师的回信,孩子们看到了野餐的希望,通过仔细阅读于老师的来信,我们发现想要野餐,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一下三个方面:

问题一: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

问题二:找一个温暖的天气。

问题三:准备好野餐的物品。

第一步:征得爸爸妈妈的同意。

版权声明:本文系王宁老师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