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来自菊科植物黄蒿的地上部分,

青蒿来自菊科植物黄蒿的地上部分,具有清热、凉血、退蒸、解暑、祛风、止痒、止盗汗、防中暑等多种功效,是阴虚潮热证的有效退热剂,常用于治疗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暑邪发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等。

在《本草中国》电视剧中,重庆市酉阳县土家族许家女孩,采摘青蒿鲜叶,用来泡茶。阡陌交通,芳草鲜美。用这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的青蒿冲泡出来的茶,味虽苦,却有着清热解毒祛病保健的功效;也就是这种本草,参与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人的生命。

青蒿治疟效称奇

青蒿辛寒芳香,入肝胆,截疟之功甚强,善除疟疾寒热,是治疗疟疾的良药。早在东晋时期的《肘后备急方》中就曾记载:“青蒿一把,以水三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治寒热诸症。”

《活人方》中的青蒿鳖甲散,将青蒿与鳖甲、龟版胶、人参、黄芪、白术、生地黄、地骨皮、秦艽、知母等配合,清补相兼,治疗五阴虚耗、六阳偏盛、血热精枯,而见骨蒸内热或寒热似疟或朝凉暮热,渐至痰红烦嗽、肌消骨痿、夜多异梦等病症。《仁存堂经验方》治温疟痰甚、但热不寒,用青蒿二两,童子尿浸焙,黄丹半两。为末,每服二钱,白汤调下。清代医家王孟英治梁甫之仲郎患疟,素质阴亏、暑邪为患、热炽寒微、脉数舌绛,以青蒿与元参、白薇、丹皮、黄菊花、知母、花粉、金银花、淡竹叶、栀子配伍。进服数剂即病减,乃去青蒿、丹皮,加生地、甘草,数服而愈。《章次公医案》介绍,沈男,旬日前在乡间曾病间日疟,用斑螫膏药外治而愈。后因长途劳顿,风寒外乘,热又作,但不凛寒战栗。深虑病根未清,转酿他症。此热多寒少,治以清脾饮加减:杭白芍9克,柴胡5克,黄芩9克,草果2.4克,焦枳实9克,川厚朴3克,青蒿9克,甘草3克,知母9克,全瓜蒌12克,槟榔9克。

已故四川省名中医何克炽治疗疟疾,重用青蒿,配小柴胡汤加味,治疗30余例,收到满意效果。基本方组成:青蒿50~80克,柴胡10~20克,黄芩10~20克,法半夏10~20克,人参15~20克,甘草10克,石膏60~100克,知母15~20克,莲米10~30克。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青蒿有抗疟作用。青蒿乙醚提取中性部分和其稀醇浸膏,对鼠疟、猴疟和人疟均呈显著抗疟作用。体内试验表明,青蒿素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有杀灭作用;体外试验表明,青蒿素可明显抑制恶性疟原虫无性体的生长,有直接杀伤作用。

青蒿祛暑有良方

康熙年间,浙江秀水出过一个名医叫钱经纶。他一生清贫,素性正直,医德极高,医术精湛,鞠躬尽瘁地为乡里穷苦百姓治病。一年隆冬腊月,有个重病病人找到他,此人先后请过多名医生看病,终不见效。钱氏细察辨证后,断为伏暑病。当时正值冰天雪地,众医愕然:暑从何来?钱说,大家不信,就看我用药吧,保管药到病除。他用的就是青蒿一味药,加水煎煮饮用,竟得痊愈。

他这个方法其实并没有什么稀奇的,早在宋代的《圣济总录》就有青蒿治暑热、热毒的单验方介绍:青蒿叶一两、甘草一钱,水煎服,治暑毒热痢;青蒿一斤,取汁熬膏,入人参末、麦冬末各一两,熬至可丸,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后,米饮下二十丸,治疗虚劳盗汗、烦热、口干;青蒿、艾叶各等分,同豆豉捣作饼,晒干,每用一饼,以水一盏半煎服,治疗赤白痢下。

清代医家以青蒿为主药,组成经验方,而成传世良方

。如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青蒿鳖甲汤,用青蒿二钱、鳖甲五钱、细生地四钱、知母二钱、丹皮三钱,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治疗温病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又如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中的蒿芩清胆汤,用药青蒿钱半至二钱、淡竹茹三钱、仙半夏一钱半、赤茯苓三钱、黄芩一钱半至三钱、生枳壳一钱半、陈皮一钱半、碧玉散(滑石、甘草、青黛)三钱,功能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治疗少阳湿热痰浊、寒热如疟、寒轻热重、口苦膈闷、吐酸苦水或呕黄涎而黏、胸胁胀痛,舌红苔白腻,脉濡数。本方主治系少阳病证,不用柴胡,而用青蒿,何秀山曾有剖析:青蒿脑清芬透络,从少阳胆经领邪外出,虽较疏达腠理之柴胡力缓,而辟秽宣络之功尤胜,故近世喜用青蒿而畏柴胡也。

对于寒热如疟、胸痞作呕病症,舌淡苔薄白者用柴胡,舌红苔黄腻者用青蒿,可谓择药之秘

(0)

相关推荐

  • 清骨散(清热剂)

    [出处]<证治准绳> [组成]银柴胡5克       胡黄连3克  青蒿3克     秦艽3克  甘草2克          知母3克  鳖甲3克         地骨皮3克. [功效]清 ...

  • 秦艽鳖甲散(清热剂)

    [出处]<卫生宝鉴> [组成]鳖甲30克        知母15克   当归15克    秦艽15克  地骨皮30克   柴胡30克    青蒿5克    乌梅1个. [功效]滋阴养血,清 ...

  • 方剂学清虚热剂的简单归纳(含方歌)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 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 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组成] 青蒿二钱(6g) 鳖甲五钱(15g) 细生地四钱(12g) 知母二钱(6g) 丹皮三 ...

  • 青蒿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 蒿.草蒿.方溃.��蒿.香蒿.臭蒿.蒿子.细叶蒿.三庚草.野兰蒿.黑蒿. [来 源] 为菊科艾属植物青蒿Arte-misia apiacea Hance.及黄花蒿Artemisiaannu ...

  • 柴胡清骨散

    目录 3.3 摘录 4 <血证论>卷七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各家论述 附: 1古籍中的柴胡清骨散 1 拼音 chái hú qīng gǔ sǎn 2 < ...

  • 藿香蓟,来自中南美洲的菊科植物

    ★赏花地点:三明将乐之上河洲公园 藿香蓟看起来像是一丛野草,事实上我们在福建的很多地方都看到它们,山谷里.小径旁.树林边缘啥的都有它们纤瘦的身影,看着也是不太起眼的样子. 因为它的花是淡雅的紫色,偶尔 ...

  • 园林中应用的菊科植物图鉴

    菊科 被子植物第一多,分布极广用途多. 头状花序有总苞,舌花管花萼变毛. 五枚雄蕊常合生,紧抱一起称聚药. 下位子房珠室一,瘦果有毛随风跑. 菊科植物在园林中广泛应用,常在庭院.花坛.花境中应用,也可 ...

  • 绝对想不到,这6种神药都来自于植物!

    作者:李青 单位:天津市泰达医院肾病科主任 来源:李青科普 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让人没有想到是使一个老药氯喹意外走红.红了是非多,现在,又有人开始争论它是植物药还是化学药. 其实,许多药物都是从植物 ...

  • 每日一药之茵陈: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

    每日一药之茵陈: 茵陈:为菊科植物茵陈蒿的地上部分,性微寒,味苦.辛,归脾经.胃经.膀胱经,有清湿热.退黄疸.止痒功效,常配合其它药物治疗黄疸尿少.湿疮瘙痒等疾病. 含有茵陈的方剂有茵陈蒿汤.茵陈五苓 ...

  • 这2种降糖神药,竟然都是来自于植物!听药师说它们的前世今生

    大家都知道,我们当今治疗疾病都是以西医西药为主,许多人会认为,西药都是通过化学合成的,而中药都来源于植物,所以西药与中药比较,具有药理作用明确和起效快的优点. 这种想法并不能说完全错误,但其实并非所有 ...

  • 刘寄奴[菊科植物]

    基本信息 [拼音名] Liú Jì Nú [英文名]Diverse Wormwood Herb [拉丁名]Herba Artemisiae Anomalae   [别名]金寄奴(<日华子本草&g ...

  • 每日一药之牛蒡子: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

    每日一药之牛蒡子: 牛蒡子: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性寒,味辛.苦,归肺经.胃经,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等功效.常配合其它药物治疗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荨麻疹.腮腺炎.痈肿疮毒等疾 ...

  • 【一花一草】小痴带你认识耳熟能详的菊科植物

    菊科共13族1300余属,近 25000-30000种,今天小痴就带大家看看一些常见的菊科植物. 波斯菊 这花学名波斯菊,别称大花波斯菊.秋英.菊科秋英属.生命力强,忌肥,越是荒芜的野外越能开得漂亮. ...

  • 硬核科普 | 小谈 辣椒素和辣椒素受体 的研究,来自一线植物科研人员

    导言 我的老友(朱张生),一线植物科研人员,是少有的我所认识的具有极强科研业务素质与能力的青椒.我完全有信心,预见不久将来,他必然大有作为.一切只等时间.前几日,辣椒素受体相关工作拿了诺奖,而朱老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