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的那些“奇葩”考题
(朗读者:原野风)
近期,北京中考语文卷惊现“红圈圈”的题目,引起广泛热议。考题是这样的:
啊,陕北,生我养我的这片厚土啊,我愿像这信天游一样地高高飞起,化作装饰你的夜空的月晕,绕着月亮转( )。
1、红圈圈 2、一圈红 3、圈圈红
当得知,该题的答案是“圈圈红”,而不是大多数考生按照语法规则选择的“红圈圈”时,无数家长出奇愤怒!
“转红圈圈”是现代汉语中典型的动宾结构,怎么能说是错的呢?
怎么能拿陕北方言来考北京的孩子呢?
出这样的考题,到底是想考学生什么呢?
哪里找来的脑残出题专家?
我孩子一下子莫名其妙少了三分,名次落后了几百名!
真心劝家长们息怒。
这样出题有没有必要,我们不做讨论。其实,从古至今的考试是不乏各种“奇葩”考题的。今天我们就此聊一聊。
古时候的科举考试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的,类似于今天的高考。不同的是,古代科举考试分为文科和武科,分别选拔文臣和武将。
别以为武科举只考骑马、射箭、比武功,那些只是基本技能。最重要的是最后一个环节—— “策论”。这是一篇命题作文,用来考查考生的知识水平、组织能力、思维能力。
是啊,只会挥刀砍杀的莽夫是做不了大将军的。
小时候,耳熟能详的评书《说岳全传》中就有一段:岳飞与小梁王在考策论时,岳飞因用枪而做《枪论》,小梁王用刀,故做《刀论》。见过武侯祠里岳飞手书的《出师表》以及背过《满江红》的人,应当知道岳飞的文学功底。岳飞自然是洋洋洒洒一挥而就。而小梁王,草包一个,抓耳挠腮半天也无从下笔,最后还把题目错写成《力论》。
话说,科举考试从隋朝大业元年开始,直到清未出现了“两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才结束,持续了上千年。
光绪乙未年,朝廷会试。由于大清在前一年的战争中,竟然败给了撮尔小国日本,举国震动。这一年的考试,朝廷希望能选拔出力挽狂澜的千古名将。因此,武举考试的策论出现了一个异乎寻常的题目——《项羽与拿破仑》,其用意大概是要考察一下武举人们有无现代化的治军认识。
结果,诸多武举人们阅题后大惊,逡巡而不能落笔,盖因不知“拿破仑”为何物。
史载,一考生踌躇半晌而答曰:“夫轮难拿,而破轮尤甚。然,项羽力能扛鼎,拿破轮夫复何难哉?”。
试毕,诸考生武举人们知晓答案后,群议,皆以为考题范围超乎四书五经的教学大纲,和今天的家长一样极为愤慨。“朝廷考试毫无章法……”,“如此考题,究竟想考什么……”,“朝廷怎么选的脑残出题人?”。遂聚众大闹京师,酿成震惊中外的“公车上书”事件,云云。
后五载,光绪庚子,八国联军进犯北京。那些上了战场的武举们,不知道是否愤慨于,洋夷们为何不按照四书五经中先贤所述的规范来打仗?
试卷是有限的,知识文化是无限的。多少看似“奇葩”的试题,只不过是知识点的拓展而已。不知道“拿破仑”、思想狭隘的文臣武将们就意味着在战场上的失败。
“圈圈红”这题目是不是超出大纲,我没查询过,不得而知。然而,它是信天游唱词“山丹丹开花背洼洼红”的姐妹篇,存在于传唱千年的秦风古韵中,浸润于厚重悠久的中华文化中怎么想也不算“奇葩”题。
(本文内容纯属虚构,相关历史事件叙述并不符合史实。)
上一篇:一个兵:战场上的风云变幻
最后一个理想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