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祭祖拜神过大年
(朗读者:自洽)
话说,前一篇文章写了海南过年的吃食,今天就说说另一件最重要的大事:祭祖拜神。
年底的日子总是在忙乱中过得很快,转眼到了阴历十二月初七。早晨阿美电话约:“中午我妈家过总结,去吃斋饭。”
“过总结?”这是什么日子,迅速搜寻记忆,还是一片空白。怯怯地问:“总结是什么?”阿美奇怪地说,“拜神啊,把过去一年的事情和神汇报,求新一年的保佑。”听毕,深深汗颜自己的无知。想想,这大致和内陆的腊月二十三祭灶差不多。
在海南村村有庙,就算是几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会有一个,简易的不能再简易的小庙或者祠堂。在这里祭祀是一年里最重要的活动,一年的开头和结束都是从祭祀拜神开始。
阿美说在海口一年中有7个大日子一定要祭神拜祖:大年三十、小年(正月十五)、清明、端午、中秋、鬼节(阴历十月初一)还有就是前面提到的总结(十二月初七)。
别看海南不大,各地拜神习俗也不一样,有村复杂有的村简单。比如阿莲的万宁老家,他们那里村子的祭祖就比较复杂,讲究要摆够十个碟。花生、瓜子、糖、水果、点心等,每碟里的东西不要太多,心意到了就好,但碟数不能马虎。
阿莲所在的村子临海,早年间村子里的人们世代以打鱼为生。众所周知出海的风险极大,出海前最重要的事就是烧香祈福,保佑平安归来。在这里,男人们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过去一出海少则几天多则半月,现在渔船条件好,一走就是一个多月。然而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船一驶出港湾,家里人的这颗心就开始悬在心头,天气稍有变化,马上跑到庙里烧香,祈求妈祖保佑平安归来。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的无能为力。出海的人们,在海上吃再多的苦,只想海神保佑,多多收获,回来卖个好价钱,一家老小的吃喝全靠它了。
女人们则在家里种田,料理一家老小的生活。男人们回来是不做家务和农活的,休养生息,等待下一次出海的日子。
阿莲介绍说,村子里最早是有一个很的小庙,“小小的一间房,三五个人进去都转不开身。里面的妈祖像也很旧。”近几年村里条件好了,出钱修了一个大庙,气派了很多,还有一个院子,可以坐下来歇息,妈祖像修的也高大了。落成的一段时间还好,渐渐地人气就不足了,村里的人们有事还是要去原来的小庙,“村里世世代代的人们都拜原来的神像,时间一长和有了感情,妈祖像也有了烟火气。”当地的老人们说。
祭祀活动,有的村子是从早晨开始,有的是从下午开始,各不一样。至于谁去谁不去的也没人强求。
现在村子里的年轻人很多都走出去了,或是上学、或是工作,但不管多忙,一年里的拜神祭祖的日子都要赶回老家,用卢先生的话说:“不祭祖拜神一年怎么开始啊!”
城里的祭拜仪式要简单。长辈们在家里常年供奉着佛像,到了日子,孩子们自然赶回,老人们会提早买好香,水果,煮好上供用的鸡和斋菜,时辰一到,摆上去,上香、鞠躬、磕头。俗话说“心到佛知,上供人吃”仪式结束后鸡和斋菜之类的吃食撤下来,当做午饭,水果则会多方些时辰。
1月中旬,我参加了一个万宁当地人的婚礼。在婚礼当天,家里的佛像前早点上了香火,摆了好贡品。一天的时间里,人们进进出出,会有家里人照看,及时更换。
离过年还早些时候卢先生已经在念叨,哪天回老家的事。说是,海口离万宁远,当天祭祀用的鸡啊菜啊都要麻烦当地的亲戚们备好,中午的那顿年饭也要麻烦表哥、表嫂。
现在生活好了,在老家的亲戚们都有了自己的房子,即便这样,祭祖当天还是要到祖屋老哪里。祖屋平时没人住,只有祭祖的时候打开。大年三十,家族的人们会早早过去,打扫庭院,摆上贡品。仪式开始,跪拜行礼。
除了祭祖活动,还要团团圆圆地吃一顿午饭,互相问候,诉说衷肠。
一切结束后,互相道别,各自回家,院子重新锁上,等待下一个再重新开启的日子……
上一篇:海南无鸡不成席
佳丽陪你一起看细水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