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六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六
承前篇
动态逻辑的推理是随着参照的变化而变化的。空间首先以自己的定位为参照,时间应当以当下的时间为参照。有了空间、时间的参照那么基本就有了定位。就如“阴阳”必须确定是针对什么的“阴阳”。有了针对性,“阴阳”就可以被相对认识与相对确定。有了定位动态逻辑的推理就有了稳定性。定位是动态逻辑的关键。没有“定位”,或“针对性”那么动态逻辑会混乱不清。西方人不懂动态逻辑的参照“定位”。所以就理解不了中文的这种逻辑思维方式。
如:去。
《说文解字》:“去人相违也。从大、凵声。”。
《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人张开两手两足之正面形是大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凵,张口也。象形 。”。受物之器象地体承载形是凵之字范式。
大、凵两范式叠加。如人受物器承载离此或到彼是去字之范式。离开自己的位置,或到达一个远离自己的位置。“人乘舟则必然要离开此地,或将向远离此地的目标行进。”便是去字的形象。(当然可能不是舟或许是车或别的。)
去字的表达是站在此处的立场,表示离开此处或到达远离此处的一个目标。比如:“我要上班去了”。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如果以站在自己以外的地方,那么就可以表达到达属于自己地方。比如:“我要回家去了”。目标是自己家里,离开的是现在的处所。
“去”的本义是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也就是说只要表达的是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那么逻辑上都是成立的。那么即使从别处回归到自己的一方。因为这个别处为自己现在所在的地方,而到达的是未来的自己的处所。语境以现在为主要,所以并不违背逻辑。
从自己一方到别处。与从别处到自己一方。逻辑是相反的。但因为语境的作用,以语境我参照那么逻辑就可以改变方向。而出现一致的表达。
如:“有空,到我家里来玩。”,“有空,到我家里去玩。”。来、去本身的意思是相反的。但是由于我们在潜意识里调节了语境的参照。来、去变成了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有了“到我家”为语境参照。那么“来、去”只是一个动作过程。动作过程不重要,实现目标是最重要的。
又如:“我要到北京来玩了”、“我要到北京去玩了”。“来、去”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有了“到北京、玩”为参照。那么“来、去”这个动作过程只要能到达目标,怎么做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