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六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六

承前篇

动态逻辑的推理是随着参照的变化而变化的。空间首先以自己的定位为参照,时间应当以当下的时间为参照。有了空间、时间的参照那么基本就有了定位。就如“阴阳”必须确定是针对什么的“阴阳”。有了针对性,“阴阳”就可以被相对认识与相对确定。有了定位动态逻辑的推理就有了稳定性。定位是动态逻辑的关键。没有“定位”,或“针对性”那么动态逻辑会混乱不清。西方人不懂动态逻辑的参照“定位”。所以就理解不了中文的这种逻辑思维方式。

如:去。

《说文解字》:“去人相违也。从大、凵声。”。

《说文解字》:“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人张开两手两足之正面形是大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凵,张口也。象形 。”。受物之器象地体承载形是凵之字范式。

大、凵两范式叠加。如人受物器承载离此或到彼是去字之范式。离开自己的位置,或到达一个远离自己的位置。“人乘舟则必然要离开此地,或将向远离此地的目标行进。”便是去字的形象。(当然可能不是舟或许是车或别的。)

去字的表达是站在此处的立场,表示离开此处或到达远离此处的一个目标。比如:“我要上班去了”。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如果以站在自己以外的地方,那么就可以表达到达属于自己地方。比如:“我要回家去了”。目标是自己家里,离开的是现在的处所。

“去”的本义是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也就是说只要表达的是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那么逻辑上都是成立的。那么即使从别处回归到自己的一方。因为这个别处为自己现在所在的地方,而到达的是未来的自己的处所。语境以现在为主要,所以并不违背逻辑。

从自己一方到别处。与从别处到自己一方。逻辑是相反的。但因为语境的作用,以语境我参照那么逻辑就可以改变方向。而出现一致的表达。

如:“有空,到我家里来玩。”,“有空,到我家里去玩。”。来、去本身的意思是相反的。但是由于我们在潜意识里调节了语境的参照。来、去变成了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有了“到我家”为语境参照。那么“来、去”只是一个动作过程。动作过程不重要,实现目标是最重要的。

又如:“我要到北京来玩了”、“我要到北京去玩了”。“来、去”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有了“到北京、玩”为参照。那么“来、去”这个动作过程只要能到达目标,怎么做都一样。

(0)

相关推荐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 承前篇 中文有象形的字,其所象亦是宪象之形.象宪象之形的关键解码在于相与比述. <说文解字>:"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㞑之形.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二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二 承前篇 日月轮转变化.如果只看变化那就是一片混沌.认识变化的关键就在于找到参照.依托参照,那么变化就会清晰起来.我们所能依托最稳定的参照体系便是日月.那么观察日月轮转变化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四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四 承前篇 指事的范式在于建立认识事物的方式. 先设定一个参照物,然后与该参照物相与比述.就能达到"视而可识,察而见意,".而设定的这个参照物一定是大家熟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五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五 承前篇 学过物理的都知道要认识运动必借助参照.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对认识运动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比如有人从杭州带了一箱包装严严实实的钱从杭州坐火车到了北京.有人问钱动了吗?回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八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三十八 承前篇 变化逻辑与静止逻辑不同的是:静止逻辑的参照是相对稳定的.有的纯粹参照是无,无的纯粹参照是有.这是确定的,不可更改的. 变化逻辑的参照体系是在有机地转换着的.以太阳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十六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十六 承前篇 "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一步一个脚印,每个脚印都在传递信息.而识别这些信息需要经验.训诂就是试图从前人的经典中获得经验.将训诂作为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五十六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五十六 承前篇 再以沁.洋.济为例. <说文解字>:"沁,水.出上党羊頭山,東南入河.从水.心声.". <说文解字>有一个规律,凡氵旁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六十六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六十六 承前篇 金字旁的字大致分两种,一种是以"金"字整体来使用.如:"鉴"."釡"."鎏".&q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七十六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七十六 承前篇 继续用金属制品.与金属有关事或物构成的字示例.偏旁釒依据古人书法省笔规范简化为"钅". 镜: <说文解字>:"镜,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