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我现在想和您多说几句话,您还听得见吗?
母亲生前,每逢见到我,都会望着我说:“你就不能跟妈多说几句话?”充满了渴望和恳求。我对不住妈妈。也怪,在黑板前,在百人甚或千人的讲台上,我总能神采飞扬、口若悬河。可是在母亲跟前、在姐妹们面前,我却总是口拙,木讷。
现在老了,有时间了,儿子和母亲说上一辈子要说的话……
说给母亲的话
辽宁省丹东市第二中学退休教师 张斌
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七个春秋了。十七年来,母亲的影子不仅从未在儿子心中消逝过,反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
母亲这一辈子,是和苦难抗争的一辈子。她常对我们说:“人活一口气”“宁让身受苦,不叫脸受热”。母亲用一辈子看似平常却最不平常、最坚忍的实践,让我们读懂了母亲话里的份量。
1
从我记事的时候,家就很贫困,贫瘠的土地,碱巴拉地上的小山村承载着母亲太多的劳苦和艱辛。父亲一年都不歇一个工,即或是除夕夜,都在队上劳动。可是一年的结算,竟入不抵出,年年“涨肚”。终年见不到一个钱。
尽管这样,人穷志不短,母亲也不曾让我们穿过飞边掉扇、狼撕狗扯的破烂衣服。我们的衣服,母亲总是浆洗得干干净净,缝补得整整齐齐。年年过春节,不管多困难,母亲还会給我们几个做上新衣裳。每年冬天,我们都能穿上母亲亲手缝制的新棉鞋——母亲从不曾让我们穿过开肠破肚、棉花翻露于外的滚蹄鞋。
上学了。买不起书包。母亲经心给我缝制了一个花书包。正面是母亲用多年积攒的花布角拼缝的,背面是一块白布中间绣个红五星,书包带是一块黑布条缝制而成。这个花书包一直伴随我读完小学。几十年过去了,那个花书包始终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里。它收藏着母亲的心酸,也寄托着母亲的希望。
作者和母亲
摄于1998年五一节。那年母亲78岁
2
我最怕每年的开学了。一到这个时候,班主任就会拿着点名册在前边发问“谁还没交学费?”自尊心极强的我,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回家就向母亲发脾气。
母亲知道儿子的委屈,勉强的宽慰我“告诉老师,再等两天就交”。母亲不顾长年不见荤腥的清苦,毅然卖掉好不容易养活的小猪,为我们准备学费。刚强的母亲,你是怎样拖着沉重的步履,仰着脸,看着人家的脸色,向人求借呀!
供我们读书,母亲承受的压力,岂止经济上的困顿?还有来自亲友乡邻的不屑和挖苦:“小孩子念什么书,人家的孩子都下来帮家干活了。”
母亲不听那一套。有难抗着,倔强地支持我们把书读到底。母亲用她的顽强创造了一个奇迹:在那个贫困的小山村,我们家的孩子最多,然而,我们家是唯一一个六个孩子都读完了初中的人家,我是唯一一个念完初中,走出小山村,到县城读书的人。
3
苦难的岁月,祸不单行,没钱还缺粮。难忘那个天灾人祸肆虐的年代,不要说挨到青黄不接,还不到年底粮食就所剩无几了。那一年秋天,母亲用一根绳把袋子底部的两个角系住,上面扎住袋子口,背在身上,见什么能吃,就遛什么。第二年刚开春,地刚开化,母亲又背起那个布袋子,扛着个小耙子,去遛冻土豆了。
一个星期天。我也随母亲去遛土豆。还没化透的地还有些硬,母亲用耙子一块一块地刨,老半天,也不见一个土豆。腹中无食,不到中午,我早已没了气力,手中的耙子,怎么也举不动了。我看母亲,她头上的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我央求母亲,回家吧。母亲不瞅我,只是喊了一句:“人活一口气,再挺一会!”一上午,母亲只遛到小半袋土豆。回家的路上,我两条腿酸软,像走在棉花上迈不动步。午间,母亲给我们做了小米粥。给我们每个人盛上一碗,放在桌子上,让我们吃。
母亲没有上桌,一直在外屋。等我们吃完那碗粥时,看见母亲已背起那个布袋子要走了。我说:“妈,你还没吃饭呢!”母亲回答说“吃过了”。我跟到屋外,母亲已走出了门。回头看见锅台上有一个小盆儿,装着不多凝固的米汤,一只碗放在旁边,我明白了:母亲是把带米粒的粥捞给了我们,她吃的却是无米的凉米汤。我的心不知是什么滋味,沉甸甸的。
那一年,母亲遛了不少土豆。去皮洗净晒干碾成粉,把甜菜叶子掺些大蒜剁碎,包成菜包。这乌黑锃亮的菜包子让我们一家逃过饥荒一劫。
母亲
摄于1998年
4
每当回忆起那不堪回首的岁月,母亲背上的布袋子,那乌黑锃亮的菜包子就不时在脑中闪现。
苦难的岁月,最苦的是母亲,她把能抗饿的饭菜都留给了爸爸,不多的好东西,总是留给我这根独苗,或给姐妹们分享,自己却薄衣粗食,习以为常。多少年后,回忆起当年的穷苦,母亲总是淡然一笑说:“人活一口气,宁让身受苦,不让脸受热,苦点难点算什么?”那一年过春节,我用在学校学得的写毛笔字的技能,写了一付对联。母亲站在我身边看,她不认字,问我写的是啥呀?我念给她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母亲不懂,我給她解释说,我们总有出头露日那天,到那时候,我们会见大世面,我们会让日子过得更美好。母亲乐了,说:“出头露日,好。”母亲多么渴望摆脱穷苦,过上好日子啊!
母亲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当我把一家接到县城时,母亲乐得合不拢嘴。我知道,母亲内心有多自豪多骄傲。母亲告别了穷困的小山村,对亲友和乡邻也有了个交待。
当我把粮食供应证的小本子交到母亲手上时,母亲喜不自禁,连声说:“我也吃上小红本了,我这辈子算是享福了。”供应粮虽然并不很充足,但母亲知道,再不用为无米下炊而发愁,为青黄不接而恐惧了。
5
苦日子终于熬到头了。命运多舛的母亲,一辈子和贫穷斗,和饥饿斗,和困难斗。好日子来了,可惜,没有几年,母亲却病倒了。一辈子不曾被疾病压倒过的母亲,那一回是真的挺不过去了。
我接到消息,匆匆赶回家。母亲已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半身不遂,不能说话,只有一只腿膝盖支起直挺挺地立着。
母亲见了我,呆呆地望了许久,现出欣喜的样子。连续多天,用药不见好转,最后连点滴也不能吸收了。干瘦的母亲,松弛的皮下鼓起了大包,充斥着药液,不得不停针了。
我坐在母亲床前,望着母亲,很是无奈,很是愧疚。中午,姐妹们都去吃饭了,我一个人守护在母亲的身边。母亲突然用她还能动的右臂一下子把我的脖子搂住,将我的脸紧紧地贴在她的脸上……
许久,母亲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胳膊轻轻地从我头上滑落。母亲不能说话,但我知道妈妈要说什么。妈妈有太多的不舍。这是妈妈和儿子的最后道别。
这一辈子和母亲有过无数次道别。以前,都是母亲默默站在我的背后。当我开门转身说:“妈,我走了。”妈妈总是摆摆手说:“走吧,走吧!”忠孝不能两全,妈妈,你懂得。当我走出屋,回望,妈妈总是站在窗前,默默地注視着我。妈妈开始期待着下一次儿子的归来。这一回,却是妈妈要走了,儿子不愿让你走,可儿子已没有办法留住你呀!我们母子相见再没有下一次了。
二00一年十一月一日二十时,母亲走完了她八十一岁的人生路程。坚强的母亲和死神抗争了一个月,她不肯屈服,她还有对儿女的无限眷恋和牵挂。她那条腿顽强地挺立着,昼夜不肯放下。当那条腿溘然倒下的时候,我知道,母亲真的走了。我们姐六个匍匐在母亲身旁,放声哀号,呼喊着妈妈,妈妈渐渐变凉,渐行渐远。我们的呼喊,妈妈再也听不到了。
全家福
摄于1996年春节
6
有妈,才有家;妈在哪,家在哪。二00二年的春节,我过得很茫然。像断了线的风筝,随风漂泊,空空荡荡。没有妈妈,我失去了扑头,哪里是归路?有妈,兄弟姐妹是一家;没了妈,天各一方。我的心好痛。
和苦难奋斗一生的母亲,用她柔弱的身躯扛起了一个家的艱难,扛起了我们姐六个人生的希望。没有母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給父母坟头立起的石碑上镌刻着四个大字“功德无量”。妈妈,这是儿女对你一生的评价和认可。这四个字在儿女心中永不磨灭。
妈妈,你身后没有留下票子,没有留下房子,你同困难斗争的傲骨是留给儿女受用终生传之后世的无价之宝。妈妈的精神刻进了儿女的骨髓,注入了儿女的血脉。
妈,我多想还像小孩子一样,躺在你的大腿上,向你掏尽一辈子的心里话。向你说说心中的烦恼,向你说说七十岁我的计划。告诉你,你的六个儿女各个过得像模像样;告诉你,你的孙儿、孙女大学毕业,事业有成,过得红红火火,兴旺漂亮;告诉你……
儿子要和你说的话,如鸭绿江水滔滔不息,妈妈,你听见了吗,那水声是儿子的絮语,是儿子的呼唤。
2018年清明节
编辑 齐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