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伤孩子的3种行为,这个居然排第一!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任何言行,犹如一本没有文字的教科书,每时每刻每个场景都可能潜移默化重塑孩子的命运。
我们每一位父母都爱孩子,但表现出来的,却并不一定是爱。生活中,父母的这几种行为,可能会伤到孩子。
经常吼孩子
初中有个好朋友,周末很少回家,每次问起原因她都支支吾吾的不愿意回答,直到快毕业后,她才肯告诉我:她觉得她父母一点都不爱她,在那个家、父母的眼里她就是个废物!
原来从小时候起,她的父母就经常吼她,不管是打碎了碗还是弄脏了衣服,都会迎来一顿劈头盖脸的责骂,小小的她看着父母扭曲愤怒的脸,就像看见了电视里可怕的怪兽...
即使是长大以后,父母也依然对她发挥着吼骂的教育方式。考试成绩差了要骂;买了自己喜欢的漫画书也要骂;就连走路慢了一点都要骂...
“我真不明白,大吼大叫真的有用吗?真的能让孩子乖乖听话,变好变优秀吗?至少我不觉得,现在的我对父母只有冷漠和怨恨。”朋友的这这句话,我一直印象深刻。
至少在我看来,是没有用的!父母所谓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其实就是负能量的输出,而孩子就是那个接收者,这种伤害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相对于吼,家长不妨试试低声教育,把孩子当做独立的个体来尊重,学会用平等的姿态和他交流,情绪平稳的降低声调,而不是居高临下的俯视他们,趾高气昂的去吼他们。
父母的语言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花。有时候,温暖的话语要比锋利的指责来的有效的多。
亲子边界模糊
《超级育儿师》中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初中男孩,每天沉迷于手机,回到家就戴着耳机看视频打游戏,对人总是爱搭不理,这让父母十分担忧。
后来,育儿师发现:在这个孩子卧室的门上有个锁眼大小的洞,父母时不时通过这个洞来观察孩子的动向。
育儿师说,正是父母的这一行为,让孩子感觉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他对父母的愤怒无处发泄,便内化到行动上。叛逆、不爱学习、沉迷网络世界,这都是对父母越界的一种抗议。
孩子再小,他也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应学会尊重孩子的界限感,不控制孩子,不做包办型父母。
只有父母有了清晰的界限感意识,孩子长大后才能会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儿,才能保护好自己的界限,并尊重别人的界限。
说话不算数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在全国调查中发现:中学生最不满父母的12种行为中,不守信竟然排第一。
在很多父母眼里,撒谎是孩子最坏的行为,然而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也没有做到诚实守信,说话算数。
做完作业,妈妈就带你去游乐场玩。
这次考试进了前10名,妈妈就给你买新鞋子。
为了达成某种目标,不断的给孩子一些承诺,但是一旦目的完成,承诺就抛之脑后。也许你只当这是哄孩子的一个策略,却不知道孩子已经走了心。
我们对孩子的每一次失信,都是在亲手毁掉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
答应孩子的事情,要尽力做到,如果遇到特殊情况,也请和孩子说明原因,并跟孩子说声对不起。
没有人生来就是优秀的父母。董卿说:“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先去做一个这样的人。”
亲子教育是一次携手旅行,孩子的健康成长之旅也是父母不断自我完善地探索。愿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父母!
在育儿过程中,你遇到哪些苦恼或者疑惑,都可以在下方和我们留言互动哦!我们都会一一认真为你答疑解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