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一)

我觉得很有必要把最近所读的书做个简单的笔记,以备今后会用到。

很多书,就像很多地方,我们是没有机会也没有时间去第二次的。笔记,可以让我们很方便的重回到书里面,找到熟悉的影子。

今年下半年开始,我看的外国文学多一点,最近三四个月看了多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被那种厚重深深吸引。这里要说的,不是诺贝尔作品,而是我看过的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套诺贝尔文学作品集。

这套作品集,出版社选取的角度不错,以诺贝尔文学奖来打出品牌,的确是出版方面的一个很好的思路,而且装帧也很气派:蓝色硬质封皮。但问题在于编辑不严谨,很不严谨。这么好的作品,里面错别字极多,给人一种盗版书的感觉。如果读者不慎,就会理解错,或者产生极大的误会。——这该是出版社最致命的失误。

在电子书籍强烈冲击的时代,纸质书依然被很多人喜爱的原因,就是它值得信赖的严谨态度和不一样的质感,否则,很快就被淘汰了。所以嘛,你看,事情就是这样的:牌子,要么你把它竖起来了;要么,就被你砸倒了。

说到这个问题,我联想到了这几天中国足球队召集队员,结果很多队员婉言拒绝。什么原因呢?不应该只责备球员不爱国,实在是“国足”的名气太难听了,那么臭的,谁还敢趟这浑水啊,又不是脑子让胡萝卜给戳了。

因此,白纸黑字的书籍,就更应该注意自己的牌子,不要砸在自己手里。这对我的写作也很有提示:慎重用字,认真炼字,不要随随便便地使用语言。

第二个要记述的,是关于《卡门》的作者梅里美的。

十九世纪的法国文坛,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巴尔扎克、雨果、左拉、缪塞等等的名字,光华四射。而普罗斯佩·梅里美(1803-1870)能比肩其中,与各位大家并列,名传遐迩,成为最受人喜爱的法国小说家之一,得益于他富含文笔洗练、叙事清晰、内涵丰富、节奏紧凑等特色的中短篇小说,堪称独树一帜。

梅里美不是多产作家,除初期的几个短剧和两个长篇之外,留下来的只有二十多部中短篇小说。他的作品虽然在内容的广泛和反映时代的深度上不是很突出,但他风格、技巧和艺术魅力却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地步。恰如他的好友、《红与黑》的作者司汤达所言,梅里美的风格和行文“干净利落”、“不事雕琢”。

梅里美的小说就像一位丽质天生,周身净净落落的精致少女,不必借助脂粉,便自然生出一股清雅淡净的韵香。比如《卡门》这部作品,就其丰富的内涵和曲折的情节,在别的作家笔下,一定会是一个数十万字的巨著,而梅里美却以洗练简约的手法,把它浓缩成了一个数万字的中篇。

梅里美的这种艺术天分,得益于他的家庭熏陶。他的父母均热爱绘画,他的父亲是位画家,而他个人也对素描有着特别的钟爱。素描的特点是线条清晰、意在传神而不加渲染,这渗透在他的文学创作上,便成了“文句洗练、语言简洁,不以篇幅取胜而以情节见长”的独特风格。

所以,无论在文学上,还是在其他艺术形式上,模仿初期看来是一条捷径,但长远看来却是一条绝径。这正如山以其高其力矗立,水以其柔其韧环流;又如冬蕴藉,夏的火热。特色是文学作品的生命力所在。

第三个要记述的,是关于合理利用零碎时间的。

《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是同事推荐给我的,前几天又看了一下。作者胡赛尼是阿富汗喀布尔人,11岁时随做外交官的父亲到了巴黎, 1991年苏联解体时,他们一家以难民身份留在了美国;后来他当了医生。有意思的是,《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是他在每天上班前抽出一点时间写作而成的。这本作品2003年刚一出版,即很受读者欢迎。你看,时间这东西多么神奇:小零碎也能做成大事情!

无独有偶。罗振宇说,2012年的一天早上6:00,他无意中在自己微信号里发了一段时长60秒的语音。他其实当时没有多少想法,就是想把自己每天讲课2-3万元的报酬,炒作成5-6万。第一天只有一个人点赞,第二天就是20多个人,一个礼拜后,好几百人,然后就是数万人数百万人。他早上6:00不发不行了,自己已经被听众的热情“绑架”了。怎么办呢?于是,他创立了现在的得到app公司。别担心路会带你到哪里去,只要专心踏出第一步,那才是你的责任。一旦你踏出这一步,就让一切顺势而行,其他的自然尾随而至。不要随波逐流,要让自己变成水流:有自己的方向,有自己的速度。

当我们真正决定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时间不是问题,而且零碎时间可能更有利用价值。所以,不要总等到自己有专门的时间才动手,只怕等你有时间了,黄花菜可能都已经结冰了。

有人说笔记是阅读的痕迹,我倒认为笔记是阅读的宝盒,把重要的东西库存下来,好在方便的时候回味。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户县人。文风力求散淡、干净、质朴。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吃搅团》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0)

相关推荐

  • 零点抢购石黑一雄的新书,是我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一次

    限量版三分钟抢光 仅仅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 今天零点,石黑一雄的新作<克拉拉与太阳>全球同步发售. 这是在201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首部长篇小说.满打满算过去三年 ...

  • 我读现代诗[附推荐书单](3)

    我读现代诗[附推荐书单](3) 三:理论 我最早留下深刻印象的现代诗理论研究是谢冕.孙招振.徐敬亚等先生支持.评析朦胧诗的文章,特别是谢冕富于激情,文字优美,评述又多有新意,加深了我对现代诗歌的理解. ...

  • 洗闲阁购书日志(2017年4月11日)

    万州夜景  洗闲阁购书日志(2017年4月11日) 2017年4月11日,星期二,阴有阵雨,气温15-19度.写完长文<我读现代诗>,又忪懈下来,除了继续阅读<金瓶梅>及吴敢的 ...

  • 莫言获诺奖作品是啥

    莫言不是只凭借<蛙>而得到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具体原因如下: 诺贝尔委员会给莫言的颁奖词为: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2012 was awarded to ...

  • 《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读书笔记(一)

    2021-06-16 20:00 今天分享的书籍是陆蓉老师的<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行为金融学结合了经济学.金融学,以及心理学对人行为的分析,指导人们在真实的金融市场做出正确决策. 第一章 ...

  • 得到《陆蓉-行为金融学9-14》笔记

    0.332018.11.28 00:11:54字数 8,116阅读 2,281 9.参考点依赖 认知和决策是两个步骤.认知是对单个对象的了解过程,决策是对两个或多个对象的比较选择过程. 即使你能准确认 ...

  • 得到《陆蓉-行为金融学15-20》笔记

    得到<陆蓉-行为金融学15-20>笔记 Steven_Zhao_ 0.332018.11.28 23:27:22字数 5,976阅读 2,785 典型交易错误 15.分散化不足 从这个模块 ...

  • 得到《陆蓉-行为金融学25-30》笔记(已完结)

    Steven_Zhao_ 0.9072018.12.16 19:04:13字数 6,098阅读 2,479 25.利用人们的错误 25-30行为投资策略 传统投研团队根据行业.公司来分配研究员,进行深 ...

  • 一篇带你全面系统了解行为金融学的干货文(陆蓉行为金融学讲义)书评

    42021-01-21 12:32:54 每次买了某只股票之后,它就开始跌,卖了却又开始涨? 天天都在关注股票涨跌,但买来卖去最终赚了个寂寞? 本想冲进熊市抄底,结果亏得更惨? 明明把钱放在了几个篮子 ...

  • 得到《陆蓉-行为金融学5-8》笔记

    得到<陆蓉-行为金融学5-8>笔记 Steven_Zhao_ 得到<陆蓉-行为金融学5-8>笔记 5.信息收集阶段的认知偏差 5-8节讲认知非理性 无论在投资前你认为自己对一家 ...

  • 《陆蓉的行为金融学》学习笔记及总结和应用

    模块一(1-4):行为金融学是什么? 1.传统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有何不同?     传统金融学从"应该是"的视角寻找长期均衡的规律:而行为金融学用"实际是"的视 ...

  • 阶层理论下的犯罪构成——《张明楷刑法学讲义》读书笔记

    阶层理论下的犯罪构成 <张明楷刑法学讲义>读书笔记 常看网上公开的起诉书和判决书,就会发现,有些案件的文书在释法说理方面是有些单薄的.当然,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我认为这可能仍然是我国法治 ...

  • 读书笔记之《古代中国文化讲义》

    ​读书笔记之<古代中国文化讲义>葛兆光 北大清华教授 天圆地方的观念与张骞"凿空"西域的讲法. 印地安人是流浪美洲的殷商后裔问"殷地安否"

  • 皮囊读书笔记,当没有倾听者时,它就是伙伴

    当没有倾听者时,你就与书对话,它就是你的伙伴. 书的前半段,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叫皮囊,皮囊应该写的是, 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 从前面几章阿太和父亲的皮囊中似乎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