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骨盆之骨盆前倾编
骨盆是支撑着中轴和上肢的重量,并且将力量从这些部位传递到下肢,同时也将地面的作用力通过下肢 传到脊柱。
骶骨左右外侧缘连接着髂骨,有着对称的骨性标示:髂后上棘、髂嵴、坐骨结节。

髂嵴、髂前上棘 、坐骨结节,是我们经常用来触摸骨盆的骨性标记,判定骨盆是否对称。骨盆的不对称,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骨盆错位,分别有骨盆前倾、骨盆后倾、骨盆旋转、骨盆倾斜四种情况。
我们本课题不是说骨盆错位如何去矫正,而是讲讲骨盆运动与软组织的关系。当下肢固定时,骨盆向前倾,将导致腰椎曲度增大,髋关节屈曲,骶骨抬头运动。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参与收缩的肌肉有股直肌、腰大肌、髂肌、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腰部的竖脊肌、臀中肌前部、臀小肌前部。
股直肌位于大腿前面皮下,它的上端附着在髂骨的髂前下棘,下端合并成股四头肌腱,附着在髌骨上。下肢固定时,股直肌收缩,使骨盆前倾。骨盆前倾时,股直肌是缩短的。

缝匠肌位于大腿前面皮下,附着在髂骨的髂前上棘,位于股直肌上附着点的上面,它另一端附着在胫骨粗隆的内侧。当下肢固定时,缝匠肌收缩,使骨盆前倾。骨盆前倾时,缝匠肌抽缩短。

阔筋膜张肌位于大腿前外侧,附着在髂骨的髂前上棘,在股骨上中1/3交界处移行于髂胫束,肌束的下端止于胫骨外侧髁。当下肢固定时,阔筋膜张肌收缩,使骨盆前倾,骨盆前倾时,阔筋膜张肌缩短。

腰大肌位于腹部的深层,上4个腰椎体和椎间盘的侧面,以及全部腰椎横突,与髂肌一起下端附着在小转子。当下肢固定时,髂腰肌收缩,使骨盆前倾。骨盆前倾时,髂腰肌缩短。

臀中肌前部位于皮下,后部位于臀大肌的下面,上端附着于髂骨背面,髂嵴外唇,下端附着股骨大转子尖端。在臀中肌的深面是臀小肌。臀小肌上端附着于髂骨的背面,下端止于大转子。下肢固定时,臀中肌和臀小肌前部收缩,使骨盆前倾。骨盆前倾时,臀中肌、臀小肌前部缩短。

腰部竖脊肌,当骨盆前倾时,腰椎曲度增大,腰部竖脊肌受挤压,使腰部竖脊肌缩短。

骨盆前倾时,上面我们谈到的肌肉都会缩短,我们在处理骨盆前倾,就必需先处理骨盆前倾产生缩短的肌肉,然后再去矫正骨盆,会更稳定。或都我们处理完缩短的肌肉,通过病人的运动,骨盆就自然回去了。不需要去再矫正它了。
骨盆前倾后,与骨盆相关的屈肌和伸肌的力量不平衡,控制骨盆运动方向,也对髋关节的运动功能带来不利的影响。骨盆前倾使腰曲增大,挤压腰椎后部的软组织,椎间盘后面的压力大于前面,腰椎小关节面受压增加,出现关节囊紧张,生产骨关节炎,腰背酸痛等,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下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