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个角落去发呆
(朗读者:赵朋)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场所,在路上走得久了,于这里歇脚,于这里疗伤。影星梁朝伟说过这样的话:“我就是个普通人,平常消遣也就打飞机去英国喂鸽子!”这也是面对现实,发出的一声自救吗?
“想找个地方发呆”忙乱的社会中,成了很多朋友的一个理想。我也无数次地憧憬:找个地方坐上一整天,或者想点什么,或者什么都不想,超然物外,眼前的山山水水、花花草草都不重要,可入目,也可不入。
找个地方发一个呆,这一度成为我的痴想,成了心理寄托。当年每到忙的不可开交,就会发狠:“老娘有朝一日买断自己,什么都不做,只坐着发呆。”
偶尔朋友聚会,聊到嗨处,也会说,“其实我对生活要求特别低,只想找个地方发发呆。”每次说出,周围反响各不同:第一次听到的发呆说法的人,会投来崇拜的眼神,觉得很高级。听说过的人,频频点头,更夸张点的会起身握手,视为同道中人,相见恨晚。
怀揣梦想犹如怀孕,会不断地成长。自从有了这个想法,欲望就着了火,扑都扑不灭。某一日,终于踏上了寻梦之旅。
跟团游很省心,想必会有更多的心情去享受山水,去发呆。事实怎样不必言说,聪明的看官也能猜到,整个行程只能用匆匆太匆匆形容。回来后,记住的多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这等俗事。还是来趟自由行吧。
与好友相约,订行程,做攻略,查机票,选酒店,全部搞定。这次时间宽松,线路可心,美食诱人,好友相伴,真个心旷神怡。一番行走回来想想,又觉得味道不对,忘记了发呆。呵呵。咎其原因:好奇心太重,话太多,太愉快,所以丢了发呆的情绪。
一日霍然醒悟,发呆应该是一个人的行为啊。找到症结,重新准备上路。去哪儿呢?看网络发呆地排名,厦门。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独自拉起箱子,傍晚到达预定的老别墅酒店,办理入驻的时候前台邀请晚上在大厅喝咖啡,于是和其他客人们天南地北一顿乱侃,直到深夜。
第二天去集美,遇到一位热心大姐,攀谈中告诉我,她是安徽人,在超市打工,儿子在厦门大学读书,学习可好了。“我虽然没文化,做事很认真的,勤快的人不受欺负。”备受教育。
走累了,在街边吃粉,老板热情,指导我要放点辣椒才好,还特意拿出刚腌制的豆腐干,质地鲜美。在集美大学长凳上坐坐吧,也会有校猫过来搭腔,插科打诨,一阵亲热。
唉,一个人的旅行怎么比有同伴还热闹,想真正发一次呆,也难。
看来国内不行,干脆到国外试试。
机会终于来临。前段时间到日本,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言,此时不发呆、还要等天亮吗?
坐在京都街边的小咖啡店里,放眼一望,全店只有两个人,一位上年纪的老先生,坐在一杯咖啡前,翻看着小开本的书。开店的奶奶70多岁,在吧台后面,不停地擦拭手边的东西。我坐在靠窗的地方,因为不认识字,本来想点一杯咖啡,错点成了红茶,也好。
等茶的时间,打量周围,几平米的小屋,三面环视打量,连角落里花瓶上的字都看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