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宇平:别样元宵/淡淡的年味,还需要元宵做最后的注释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作者简介】封宇平,1971年5月28日出生于湖南省邵阳市,汉族。1990年参加革命工作,共产党员,纪录片导演,影视策划人。
别样元宵
封宇平
元宵节其实是正月的一半,恰如中秋是八月的一半。元宵团子和月饼的形状一样,只不过它的球体是立体的,月饼显得扁平。元宵多在锅中煮熟,或是油炸,月饼的吃法就没有这么多样了。
由于我健康的缘故,爱人本来不准备给家里买元宵了,但儿子希望用圆圆的元宵做春节的句号。小姐姐送来了一些,爱人便在小店里煮了,给儿子和侄儿碗里各盛了几个。动作像极了我的岳母。儿子欢呼雀跃,吃得格外香甜。
以前围坐在岳父家的餐桌边,大家都是用各自的饭碗装点元宵热汤。那时,家人们都团团圆圆的,我也能吃上各种馅的几个。现在没有了老人,仪式感没有了,甚至为了健康,必须拒绝这样的民间美食。只有看着儿子吃,爱人要破例给我一个,我还是坚决地摇了摇头。儿子似乎意犹未尽,还想要拿元宵做明日的早点。
从小店往家里走,后院的邻居几乎动员了全家人,在我们楼下的门面前,摆起元宵制作的摊子。老老少少3、4代人,搓的搓,摇的摇,元宵在他们的手掌间旋转,在竹匾里翻滚,尽管产量不高,但实实在在是手工制作的元宵,过路的行人和邻居们都乐意买他们的。大家不在意绿豆或红豆的馅料,仅仅他们这样全家上阵,人人参与的团圆劲,就已经很让人羡慕了。其实我从家里出发,就曾看到他们在做准备,现在看到他们还在忙碌,虽然不买,也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
之所以心情有些不好,一是女儿已经提前去长沙上班,家里人没有团圆;二是因为我异地上班,没能帮助爱人打理好披萨小店,做完元宵节的生意,马上利用双休日关店搬迁。爱人带着侄儿经营这个小店一整年,本来很兴旺,没想到去年7月的洪水,导致日营业额萎缩,撑过春节,再也没有必要亏本经营了。爱人2014年底从东北回来,就在小店工作,渐渐成为熟手,成为店长,当了一年的老板。我周末回来,就会陪她守店,搞采购,送外卖,客串服务员。饮料和矿泉水都是加油站易捷便利店搬回来的。披萨,意大利面,三文治,还有各种点心和奶茶。其实是给美食爱好者一个品味异国风味的城市小空间。于我,还有一个小阁楼,可以安静地坐着阅读,做萨特式的阁楼思考。
小店不也是一个元宵吗?包裹着一年的辛酸苦辣,包含着一年的奔波劳累,有对生活甜蜜的愿景,有粘稠的糯米,有芝麻和砂糖。这是生活的果实,温暖身心的食物。淡淡的年味,还需要元宵做最后的注释。对新的一年的憧憬,都在团团圆圆的球体里。
关店,就是画一个句号。标志着家庭的生活发生根本的变化,爱人不再起早贪黑地操劳,不再为经营费用操心,店里的设备卖的卖了,橱窗玻璃也为移出烤箱而敲碎。有些桌椅分散放置到家里、煤球房,算是小店的纪念品。我也再也不能从店里出发去新宁,也不会从新宁先回到小店。没有了这份业余的兼职。爱人选择去竹里茶馆实习,转行去做一个茶艺师。10天的实习期马上开始。
元宵之后的夜里,居然有了春雨,响了春雷。明前茶的营销开始了。放下异国的美食,找寻中国茶的真谛,随着爱人的转行,我与茶的接触,会和当年她开书店一样,多起来。我们因为书结缘,曾一起经营小书店10年,我守店时能安静地阅读,写作,狠狠写了10年故事。
现在她知道我爱茶,陪她到严晓的店里品茗听课,在家里也试验过沏茶,还认真地做了茶的学习笔记。茶馆不会像经营披萨店那样忙碌,期待她学艺渐入佳境,那时,品她的茶,会更有滋味。控制和规划我的饮食,是她的爱啊。
时过境迁,或许元宵是注定要从我的碗里消失,汤碗换成茶杯,随时喝到清新如意的茶,比油腻甜蜜的元宵更利于健康。那就作别元宵,端起茶,无论明前还是暖胃的红茶,岁月无情人易老,唯有杯中日月长。用茶和茶点取代元宵是完全可行的,只为儿子体验年俗保留他喜欢的甜食。
到新宁之后,又是一夜春雨,春天积极地表现着,为山野注入生机,山塘水井干涸的乡村得以补偿水源,开始筹划春耕,看到赤脚背孩子上学的母亲,早春街道冰冷的积水阻挡不了母爱的泛滥。孩子的手里赫然提着几个油炸过的元宵,那是他的早餐。我默默地为这涉水过街的母子拍了一张照片。恍惚看到的是爱人这么背着儿子。我的眼睛湿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