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的端午节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们往往会在家门口挂几株艾草,由于艾草特殊的香味,人们用它来驱病、防蚊、辟邪。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小时候生活在老街,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门口两旁的门柱狭缝中,一定都会插上几支艾蒿,碧绿的菖蒲挂在艾蒿上直垂下来,形成端午节特殊的景观,就像春节在门柱上贴春联一样。
小孩子盼望过端午的心情不亚于盼过年。端午节孩子们胸前挂着一个用丝线编成的小网兜,正好可以装一个蛋,或茶叶蛋,或咸鸭蛋。有的是外壳染红的熟鸡蛋。还有的孩子胸前挂着4个粽子,一个大粽子三个角各挂一个小粽子,俗话说母鸡带鸡仔。女孩子还有一个特殊的待遇,可以在脖子上挂一个丝绸或棉布制作的心形香囊。里面装着一些芳香性的中药粉末,从医学上讲,也有祛病驱虫的效果。
当然,端午节的重头戏是看龙舟竞渡。我家乡毗邻信江,每年端午节前,就有农民三五成群,抬着木雕的龙头,挨门挨户的募捐,一般都是给几分钱意思意思,走了一拨又来一拨,就当是提前买看龙舟的门票了。端午节前,有的村里的龙舟队会在信江上热身训练,敲锣打鼓,口号响亮,吸引着很多居民在岸边码头观赏。
现在的端午节是越来越不像是端午节了。除了电视台为了宣传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放几条各地赛龙舟庆佳节的“新闻”之外,龙舟竞渡活动正在逐渐消失中,正如其它节日风俗一样。个中缘由,不说大家也知道。
小时候我家住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铅山县河口镇。我家隔壁是全镇最有名的饭馆,名为“长安市”。这家的饭馆的肉包子非常好吃,河口镇居民有端午节吃包子的习惯,一到端午节,天刚亮,“长安市”门口就排起了长队买包子。我家房顶和“长安市”挨着,我家要买包子,大人就站在门口对饭馆伙计使个眼色,饭馆伙计一扬头,彼此就心照不宣。于是我家大人就上了屋顶晒台,“长安市”的伙计就在联通的晒台上交接热气腾腾的包子。这就是我至今记忆犹新的“开后门”。
“长安市”早没了,我是天天闻着“长安市”美味佳肴的味道长大的,现在,到哪去吃“长安市”的包子?哦,还有挂在脖子上的鸡蛋和粽子……
前天在已经破败的河口镇老街上陪同上海来的朋友拍摄古镇风貌,无意中发现还有寥寥几家住户门口挂着艾蒿,看上去好有节日的仪式感。我招呼着摄影模特走到这几家门口,我想用相机,放大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
第9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