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然:婆婆的土地
婆婆的土地
斐 然
走进白马寺小山村,便看到婆婆在田垄间清除杂草,手上沾满了泥土,但她的脸上洋溢着舒心的快乐。土地伴随婆婆一生,耕耘或收获她的幸福。
四十几株杏树,林立在家乡门外。那些熟透了的杏儿,在清风的抚摸下,滴滴东东散落一地,婆婆捏着杏子,晾晒她的满足、她的忙碌。尽管爱人很不高兴,嫌婆婆辛劳,再三劝阻,说现在又不缺钱。婆婆常常微微一笑,继续她的活计。我却理解婆婆,只要她乐呵且不至疲倦,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能滋润婆婆的日月。人最怕闲得慌!
自留地里的辣椒,火红火红,每根呈倒三角型长得又长又壮,而且贼辣贼辣,爱人最喜欢吃。每年积攒一些,冻在冰箱能吃一冬,感谢婆婆的土地、婆婆的惦记。不成林的几十株玉米,结的果实饱满而新鲜。咀嚼着婆婆土地上的香甜,透过树缝里的阳光,天蓝蓝,云好白,家乡真美。垄上紫黑紫黑的茄子,林立着手牵着手,好像在争相谁肥谁瘦?呵呵,田园风习习,草青青,婆婆摘着果实,满意她的收成、满足她的人生。
种的最多的是土豆,因为我们都喜欢吃。在家门亲戚及婆家姐姐、姐夫的帮助下,婆婆经营两大片地。土豆放到锅里一蒸,个个裂开了笑脸,吃起来又绵又香。婆婆喜欢她的鸡群,精心地喂养它们,偶尔来城里小住,总会念叨她的鸡群。担心桃子落了没人吃、絮叨梨熟了没人摘、核桃落了等主人、葡萄紫了不摘多可惜。在她强烈的惋惜声中,我们无奈送她回去,她就象个快乐的孩童,徜徉在她的土地上,喜笑颜开。
婆婆说,她的根在家乡,她的日月就是土地。看着家乡的土窑洞她亲切,听着家乡浓重的乡音她舒心。冬季婆婆基本住在城里,可你看她不下楼(嫌人生、楼高),整天无精打采,和见到家乡的她简直判若两人。有时候暗自思忖,是不是委屈了婆婆?不过,冬天一定要住在城里,家乡她一个人住太冷清。婆婆曾和我说,她不喜欢来城里,一出门就辨不清东南西北,成了睁眼瞎。二是没有她大院的空气好,整天出了房门进房门,在一个小圈子里走来走去,她闲得唉声叹气。有时候会爬在客厅玻璃窗上,呆呆地怅惘好久。那一刻,我好心疼好心疼她老人家。也是,如果换位,我们去住在家乡,那绝对会耐不住的。婆婆已经算做得不错了。所以她每年期盼春天快来,期盼播种她的希望。就象她说的,坐在家乡坡头,看着她的院落、果树、庄稼,都比住在城里闲着自由、踏实。
你看,那不,婆婆坐在地坎上正指挥孩子们,拿竹竿打核桃,小篮子里已经快装满了。家乡土地上,有婆婆成为新娘的喜悦、有她为人母的骄傲、有她为人妇的辛苦、有她为人媳的孝敬。也许正是偏远小山村的淳朴,造就了婆婆朴实无华的美。我是那样敬仰她,这些美德应该延续到我和我的后辈及更多后来者身上。山村的净土,散发黄土香。正是因为贫困,好多孩子刻苦学习,飞出大山、飞向城市,创造更开拓的未来。所有的农人,是值得尊敬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勤劳,我们能吃上那么多新鲜的蔬菜瓜果吗?(因此,如果去早市买新鲜蔬菜,从不和农人讨价还价,因为他们的汗水实在是太辛苦太辛苦。)
婆婆站在夕阳最红的午后,掸掸衣角的尘土,又在一簸箕一簸箕地簸着黄豆皮。踩着她脚下熟悉的土地婆婆踏实、自在,小鸡们在争相抢吃着什么。我连忙按动快门,留住了一张最美丽、最生动的“婆婆的幸福”。你看她,一脸的慈祥,连皱纹都让人倍感亲切、温暖。婆婆热爱她的土地,每每睡在席梦思上,免不了想念她的热土炕。
你看,婆婆又在吩咐孩子们,如何鉴别熟透的葡萄?如何小心地摘剪?和孙儿们说话时的疼爱,细心的呵护,流露着婆婆的慈爱。婆婆给孩子们在上实践课,她说人们生存离不开土地。正是,没有比这样的亲身感受更能教育、激发孩子们热爱土地了。
婆婆身板还算硬朗,就是胃怕着凉,偶尔不舒服,用热宝捂一会儿、吃点药就好了,这是我们最放心的。望着婆婆在她的土地上不辍劳作,几多感慨、几许欣慰。人,总是恋着自己的根。婆婆海红树下的身影,会悄悄落入儿媳的梦里,微湿的枕巾,深深的牵挂。年轮再转,婆婆依旧恋着她的土地,嗅着泥土的芬芳,我看到婆婆甜美地笑容,盛开在她只有自己能懂的幸福里。
【作者简介】斐然,网名紫桐落芭蕉,喜欢饱蘸善良孝顺包容知足的墨迹,用清丽婉约缱绻绵长的文字,扬洒人间风雨泥泞与灿烂微笑。经历了岁月风的吹拂,凝神静默,携素笔,盈美好,在和善与阳光中逐渐走向成熟。散文诗歌获得全国大赛银奖、一、二等奖,出版散文集《想你了就去晒月亮》。
感恩作者授权 绿 汀 文 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