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 | 数千年发生的历次大战是否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本文字数:3908字

阅读时间:8分钟

历次大战为何发生?国际体系为何总是从相对平静走向这样一个转折点——各国不得不展开体系规模的战争或采取甘冒这种战争之风险行动呢?自修昔底德以来,大战之谜就一直是国际关系研究中最为重要但却最难解答的问题之一。本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数千年来发生的历次大战是否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01

[美] 戴尔·科普兰 文

摘自《大战的起源》

现实主义者的战争观

对于现实主义者而言,主导所有战争的因素只有一个,即实力。在历史上,所有的强国(除了几个世界性的帝国)无一不是在为其相对于他国的实力地位而担忧。在以往的论争中,较为盛行的现实主义理论主要有三种。

古典现实主义者认为,力量的平衡维持着和平、抑制侵略行为,因而只有当其中一个国家拥有压倒性优势时,大战才有可能发生。

新现实主义更加注重体系的无政府状态和极性。强调两极体系似乎要比多极体系更为稳定,这主要是因为这种两极性迫使各国更加自觉地维持力量的平衡。

霸权稳定理论则否定了古典现实主义的假设,认为各国之间的平等是危险的,因为那些正在崛起而力量大体相当的国家会采取攻势,以获得为原有秩序所不容的地位和利益。因此,只有当一个超级大国在致力于维持和平时,整个体系才是稳定的。

就这三种理论而言,每一种都面临着某些重要的经验异常情况。如古典现实主义无法解释在核子时代之前爆发的三次两极战争;新现实主义不仅难以解释两极状态下的战争,并且也无法为多极状态下发生的战争提供充分的证据;霸权稳定理论是以上三大理论中最难以自圆其说的一种。与其论断恰恰相反,在1600年至1945年发生的六次多极性条件下的大战中,有五次是由某个拥有明显军事优势的国家发起的。在本书中,我试图把三种主要理论的优势综合为一种可行的、动态的现实主义大战理论,以克服它们的诸多不足。

何时国家可能会发动战争

——国家衰退的三种形式

02

本书以预防性战争基本观点作为起点。何为预防性战争?

简而言之,就是正在衰退的国家为自己的未来而担忧,为了确保国家的安全谋划战争。造成他们担忧的因素,是正在崛起的国家对自身造成的利益伤害。为了确保自己未来的安全,领导人不得不仔细研究国家衰退的三种一般形式

一是某个国家因经济、技术和社会基础全面恶化而引起的衰退;二是某个国家相对军事力量上非常强大但在其他两种力量——经济能力和潜在力量上却处于劣势而出现的衰退;三是力量的波动问题,即其他国家的军备竞赛和结盟政策获得的短期的相对成功所引起本国在军事和地缘政治方面发生衰退。

对于第一种衰退,国家会采取一系列的国内改革措施,尽力克服这种局面。然而,要想逆转是很困难的。面临的任务越艰巨,领导人就会越期望发生严重而彻底的衰退,因而也就越有可能考虑发动预防性战争或采取冒险的危机政策。例如,在1618~1619年,长达20年的经济停滞迫使西班牙采取行动,使德国发生的局部冲突升级为一场“三十年战争”的浩劫。

对于第二种衰退,经济能力是指一个国家的总的相对经济活动(一般可用国民生产总值衡量)。潜在力量却包括所有能够转化为可度量的经济输出但却由于某些原因尚未转化的资本和资源,其中包括物力和人力两个方面。一个正在衰退的国家,如果在军事力量上占有优势,却在其他两种能力上处于劣势,就会对未来忧心忡忡。这正是德国在20世纪两次对俄国发动战争的原因。

对于第三种衰退,一场竞争中的列强双方必然会做出最大的努力追赶对方,但在短期内,一方的政策可能会更成功一些,这就有可能在相对力量上产生一种预期损失,正在衰退的国家在预见自身遭受短期损失之后,为扭转力量变化趋势而发动预防性战争。这种力量波动在冷战早期制造了许多麻烦,引发了柏林和古巴危机。

03

动态差异理论——大战的起源

动态差异理论,是综合现有的各种现实主义研究方法长处的全面的系统的大战理论。

论证的核心就是动态差异,包括差异程度和变化趋势两部分。即列强之间的相对军事力量差异的同时相互作用以及这些差异的预期趋势,分清和比较两极体系和多极体系中力量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作者还将力量的概念分为三种类型——军事的、经济的和潜在的,以便说明后两种形式的衰退是如何对那些在军事力量上占有优势的国家的行为产生影响的。

作者将力量差异、极性和力量衰退趋势融为一体,形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这一理论表明,大战主要是由那些处于优势地位的军事列强发动的、极性对这一法则起着重要的限制作用和国家为何要采取战争之外的手段。

关于力量的三个论断:第一,在任何一个体系中,假定每一个国家都是理性的寻求安全的行为体,并不清楚他国的未来意图。关于这些假定以及其他重要假定的作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作因果逻辑的约束条件),将在方法论部分进行阐述。正是那些处于霸主地位却正在衰退的列强最有可能发起大战。第二,在两极体系和多极体系中,对霸权国家的遏制程度是不同的。在多极体系中,只有当正在衰退的国家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时,大战才有可能发生;而在两极体系中,当正在衰退的国家在力量上大体相当时,有时甚至不过是二级列强,它也有可能发动攻击。第三,当认为衰退正在加剧且不可避免时,大战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因此,从整体上考虑经济能力和潜在力量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两种力量的水平和趋势对于确定军事衰退的程度和必然性是至关重要的。

论证的创新意义

04

首先,这一理论为相对力量的变化如何在两极和多极体系中产生不同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演绎一致性论证方法。其次,本书出于理论建构的需要,把能力分为三类,即军事能力、经济能力和潜在力量。

通过考察如上能力的差异和变化趋势,我们就可能确定正在衰退的军事列强什么时候会直接发动战争,什么时候采用战争之外的其他手段。甚至强调相对衰退问题的理论,例如有关预防性战争的论证,在解释某些衰退情形为什么比其他情况更不稳定时也会遇到麻烦。

因此,这一理论有助于回答两个长期争论的问题:各大国之间势力均衡还是不均衡时更可能发生大战?仅仅为了寻求安全的国家之间是否能发生大战,亦即是否存在着天生具有侵略动机的行为体?

05

史实举例

——德国安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准备

1904年开始,德国领导人就认为德国在整个体系中已经拥有绝对的军事优势。然而,对俄国这个拥有巨大潜在力量优势(领土和人口)和经济迅速工业化的国家正在日益增加的担忧情绪一直挥之不去。因此便引发或促成一系列危机,以巩固德国的地位。不过,在1912年,由于文职和军事领导人都一致认为,德国仅靠引发危机的外交努力并不能阻止衰退,因此决定必须发动大战。所以,他们便努力使德国的军事优势达到最大化,而同时又尽量避免过早地挑起全面战争。他们非常清楚,只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发动攻击,就会迫使俄国做出反应,于是每当发现俄国似乎要插手时,他们就尽量抑制维也纳军方在巴尔干地区的战争热情。到1914年7月,由于德国的相对军事力量已经达到巅峰状态,于是其领导人便改变策略:面对刚刚发生的巴尔干事件,他们纵容奥地利入侵塞尔维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迫使俄国有所动作,以便为德国谴责俄国并挑起自己需要的大战制造借口。

苏联的崛起才是把希特勒及其将军们推向战争的根本或者说主要原因。因此,1939年发生战争的原因与1914年毫无二致。德国领导人仍然面对着一个人口3倍于德国、土地40倍于德国的大国。苏联一旦完成了工业化,把经济能力转化为军事能力,他们担心德国可能成为第一个牺牲品。为了防止出现这种局面,德国必须在仍然拥有欧洲霸权地位的情况下与整个体系较量。这样一种霸权地位可以确保德国的潜在力量长期与其他世界大国相抗衡。他们认为,如果不采取行动,随着苏联的威胁日益增长,德国将注定被消灭。

德国领导人认为,国家想要生存,必须要进行战争,并且早打比晚打好,而这场战争应由德国率先发动。

(0)

相关推荐